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历史论文观点大全摘抄初中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4

wengxiaop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历史论文观点大全摘抄初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jy716

已采纳
原创 本人为初三学生 希望采纳历史的长空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历史我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改变我历史观的话:所谓对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和弱点,一切言委卸于古人。这句话是我学习历史的基础与前提,成为我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古代史的繁盛与近代史衰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一度那段历史里的人和事迸发强烈的愤慨。但是这句话改变我历史观的话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学习那段历史时偏激的态度。它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应以一种平常心对待历史,应以一种正确平和的态度学习那段屈辱的历史。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曾这样说:“我们要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这种平和的心态是对历史的最好诠释。这种态度不是不爱国,而是要让这些惨痛屈辱的历史从绊脚石蜕变为我们今后路上的垫脚石。偏激的仇恨态度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会产生阻碍作用,太多的主观因素干扰,会让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历史。用平和的心态看历史对它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透彻,对它的评价才会更加客观。当今社会下的我们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历史,而应该以平视乃至仰视历史。不只是对历史,在当今社会也同样如此。北外大学美国研究室主任梅任毅曾说:我们要避免的是在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大国心态”对待历史我们也不应有“大国心态”,不要以为我们站在了历史的最高峰,这才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从多个角度品味历史易中天说历史人物皆有三个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而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会读到各种版本的作品。如:正史、野史、各种各样的文献让历史真相更为难以探求。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的思想更不能单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观点看历史、品历史、悟历史。例如:李鸿章,他被公认为是卖国贼。这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的。但我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就不免会对那一系列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产生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站在他自身的角度来看,或许为他的无奈发出感叹。而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则可以发现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而哪些做法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我们还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我们在他的处境下,我们如何做更为妥当。这不仅是学习、回顾历史,也是预习、讲述人生。从多个角度品味历史,会得到对历史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还会得到我们自己感悟出的人生启示。树立自己的历史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生活中的困惑,往往可以通过读史来解答。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可以让你深入透彻的理解历史,可以让你感悟到属于自己的历史思想,它会成为你学习历史道路上的一个路标,会成为学习历史的一块基石。树立你自己的历史观,以历史观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让你受益无穷。对历史,我们应有来自自我的主观看法,也要有对它客观的评价,让我们站在山脚下,平静地仰望那历史的天空。

历史论文观点大全摘抄初中

312 评论(12)

hdz189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平内乱,统蒙古,逐鹿中原,谁与争风!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戎马一生,搏击一世,在统一蒙古各部,出兵南下,挥师西征以后,就溘然长逝了。但是,他的战马的铁蹄留下的回声,却一直在震撼着人们的心;赞誉者有之,咒骂者有之,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的讨论一下。 首先,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改变了蒙古族的落后状态。当年,蒙古分为很多散乱的部落,争战连连,人民苦不堪言。铁木真败塔塔尔,退乃蛮,占高原,平四敌。大有:“英雄豪杰代代出,而今谁谓的枭雄?”的气势,纵横捭阅,周旋于部落战争中,逐渐统一蒙古。蒙古的统一打破了蒙古百年来战乱不休的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畜牧业和皮革手工业发展迅速。为了巩固政权,成吉思汗立即着手完成了对军队、法制和文化等诸方面的组建与改革。通过这些改革让蒙古跟上了时代的脚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其次,成吉思汗创建了人类历史上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为现代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正所谓:“破空而出,射八方原野。满目英雄是牛马。拍胡笳,叱咤风云失色,鞭未举,几个抬头敢惹?”成吉思汗从1219年起,他率军经波斯、伊拉克等地,绕过里海,越过高加索,击败札兰丁、古儿只、钦察和斡罗斯的军队,兵锋直抵克里木半岛。征服的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至整个东亚,成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成吉思汗的军事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 再者,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古语云:“汗血一生铁木真”,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铁骑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他善于治军,由他创建和统帅的蒙古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既善野战,又能攻守兼备。在众敌面前,善于利用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在战法上,善于扬长避短,巧施诈术,避实击虚,多路出击,迂回突袭,速战速决。重视以战养战的政策。这些宝贵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对后世的军事历史起到了知道作用。毛泽东曾多次运用他的军事思想,成为了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军事家。 然而,天之轿子,一代枭雄的成吉思汗也犯下了不可磨灭的错误。 其一,成吉思汗凶狠残暴,滥杀无辜。当铁木真年少时,为了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争抢食物,失手杀死了他。1206年他成为蒙古帝国大汗后,开始了残酷的远征,破金朝,攻西夏,逐鹿中原。铁蹄所至之处,不少繁华的城市遭到破坏,许多无辜的人被屠杀。他还支持士兵到处烧杀抢劫,连老弱腐儒都不放过。他曾说:“大丈夫最大之欢乐,在于镇压反抗者及战胜敌人,将他们斩草除根,尽夺其所有。使其有夫之妇哀号,以泪洗面。”成吉思汗利用民族矛盾进行复仇,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这是成吉思汗为实现统治欲望而采取的手段。由此可见他的凶狠残暴,冷酷无情。 其二,成吉思汗阻碍了亚欧诸国的发展。一方面成吉思汗远征亚欧诸国,凌辱和摧残了已经成为他的牺牲品的那些民族的心灵,压制这些民族的文化经济发展,使其经济文化陷于长期衰落状态。另一方面,成吉思汗在东侵中,掠民为奴,毁灭城镇,破坏农田,给中亚,西亚等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其三,成吉思汗激化了中国人民民族之间的矛盾。金,西夏,宋朝,蒙古都属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分支。成吉思汗利用各种计策谋略,挑拨离间,利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作为他的取胜的手段。他带领他的战争机器横扫了数十年,无休止的战争好似一双无形的修罗之手毁掉了无数无辜人民的幸福家园。葬送了无数天真儿童的美好童年,导致我们华夏子孙相互内斗了几百年,相互死伤无数,这是我们永远的痛,是不可磨灭阴影。
20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