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4

列迟暇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聊斋志异新颖论文选题意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spcoco

已采纳
“聊斋”: 蒲松龄的书房名 “斋”:记述 “异”: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新颖论文选题意义

130 评论(8)

阿苏大哥

《聊斋志异》的艺术意义?《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细按原意,当是指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所以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
183 评论(14)

2009310130

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但又简洁,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而且语言利落直观明了。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故事
186 评论(8)

耄耋禅师

《聊斋志异》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生动写照,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是近乎真实的生活的描摹。这类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聊斋志异》中数量相当多,质量比较高的是描写爱情婚姻的故事,这些出色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反抗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爱情婚姻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时门第观念起主要作用的社会里,作者希望能出现以真正的感情为前提的恋爱婚姻关系,这是作者反封建礼教思想的重要体现。作者描写的大都是人与鬼、狐、仙、妖的相恋,这样就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来展开想像,把崇高、美好的思想性格赋予在他喜爱的形象身上。在恶劣环境的威逼下,青年男女仍然追求着生死不渝、坚贞不屈的真挚爱情,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5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