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zhu2007
中医药信息队伍建设研究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300120)姬 颖�8�9高素质人才是高水平服务的基础,中医药信息服务要解决好今后的发展问题,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中医药行业信息人员而言,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图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中医药学基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现有中医药信息服务人员,大多只具备单一知识结构,缺乏复合型人才,难以满足现代中医药学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美国“信息学家”职业分析信息学家是一种新的临床卫生职业,受教育者个人通过高等教育或实践获得能够与医学和卫生专业人员合作或平等工作的机会,以满足医护人员和医学科研人员在工作中提出的信息需求。信息学家能与他人合作,善于解决问题,具备学习、预测、获取、组织、分析、翻译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003年在MLA公开论坛上,与会专家将信息学家称为“关联信息学专家(information specialist in context)”。1 信息学家应具备的能力信息学家的工作涉及到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包括知识的创新、评价、总结和应用等,还包括通过参加临床查房发现循证实践的信息、给相关人员讲授文献查找方法、对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提供多种形式的文献信息和研究结果、向病人提供信息、为临床和科研人员提供定题文献检索服务、为教育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等。信息学家不仅应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精通检索,具备整合和提供医学信息的能力。在日常信息服务工作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不同的信息,其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处理事务的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媒体的能力、观察能力等,除上述能力外,信息学家还应具备积极开展活动的能力。2 信息学家的资格信息学家工作在图书馆和医学两个领域,需要精通医学的某一专业。目前美国信息学家的教育主要有以下5种方式,一是在经美国图书馆学会(ALA)批准开设图书馆学与信息学课程的大学获得学位;二是在无图书馆学与信息学(LIS)培训计划的大学接受培训,或经国立医学图书馆批准的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以及在具备图书馆员培训资格的医学信息中心接受培训;三是在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卫生科学中心和医学或护理学院参加短期医学信息学课程或继续医学教育(CME)课程;四是参加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课程,主要有ALA举办的全美或地区级继续教育课程;五是通过医学信息学术团体、院校图书馆或信息学系以及美国医学图书馆学会(MLA)继续教育部门的远程教学课程。信息学家的继续教育,一种是针对医学图书馆员的教育,另一种是针对卫生专业人员或临床专业人员的教育。医学图书馆员和未经过正规生物医学专业培训的图书馆学毕业生需要学习经专门设计的临床医学、医学术语、生物统计等课程,而卫生专业人员和临床人员则需要学习处理各种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课程,并继续接受医学图书馆员所熟悉的信息工具和技术的训练。综上所述,成为信息学家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必须经过信息专业的培训,二是必须要有临床专业的背景知识。无论通过哪种途径成为信息学家,都需要学习基础医学概念、临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界评价和信息管理等必修课程,此外,还必须掌握检索、整合和提供医学信息的实践和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信息学家的培训计划应得到有关机构的认可和批准,接受培训的人员应获得国家有关机构颁发的证书。3 信息学家的作用专业知识跨越两个甚至更多学科专业的信息学家,其作用是在卫生专业图书馆与临床或研究工作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了解图书馆工作对临床和科研的影响,并分享临床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作为卫生保健小组的一员,信息学家通过筛选和整合已出版的信息,从中学到并掌握临床和科研的专业术语,对卫生和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在工作中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其主要职能是了解医护人员或科研人员需要参考文献的时间,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参考文献才能减少他们在诊疗或研究工作中花费的时间。这种分工使医疗或研究小组能够发挥其主要职能,而不会杂而不精或顾此失彼,同时也能够降低卫生保健的费用,并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总之,这种新的分工合作将导致社会对信息学家的更大需求及对图书馆专业价值的进一步认可,其无形价值是巨大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信息学家对医疗所起的关键作用对信息学家来说是一种肯定。在国外制药行业,实验室将信息专家请去参加药物开发的情况相当普遍。随着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发展,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小组开始招聘具有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知识或受过相关培训的信息专家参与其工作。2 对中医药信息队伍建设及服务的启示 
常用中文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第一节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第二节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 第三节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光盘板)(CAJ-CD)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收录了自1978年以来16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约300万篇文献,著录内容既包括简单的题录信息也包括引文在内的摘要数据。检索功能与时俱进,原文索取、定题服务、期刊定制、限定检索、副主题词扩展功能的增加;主题、分类、期刊、浏览查询功能的提出和新的主题分类词表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该系统以用户需求为发展,诚信用户服务方向的理念。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其检索以其年代跨度大、数据标引规范、加工手段先进、检索界面友好,功能与流行数据库检索系统相兼容,而深受医学信息领域用户的肯定的和欢迎。 十年中,伴随着中国医学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时代的来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坚持技术引路,积极开展前沿学科的研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造新了医学信息专业人才,也为CBMdisc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提高了数据加工的效率,增强了技术水平和含量,率先实现了二次文献数据库与异构数据库系统基于中文期刊文献数字唯一标识符和XML规范的全文链接。 文献计算机协助标引、联机标引以及文献相关性研究为开发新型数据库系统,实现从文献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跃升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简称CMCC)是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开发的中文生物医学文献目录型数据库,面向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所、医药工业、医药信息机构、图书馆和医学出版社提供长期稳定的最新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内容涵盖医药卫生各个领域,收刊全、更新快是该数据库的主要特点。CMCC自1994年创建以来在中国内地和港澳拥有广泛的用户,是国家卫生部门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之一,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共享、检索查新的必备工具。经过不断系统更新和数据扩容,目前已成为获取中国内地生物医学文献信息的重要信息来源,并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享誉甚佳。CMCC数据库依托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并可提供优质原文获取服务。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DATABASE ON CHINA MEDICAL ACADEMIC CONFERENCE PAPERS(CMAC) 多年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在中华医学会和各地分会的支持下,搜集了大量的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并建立了较好的收集渠道。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加医学信息量,建立了《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为目录型数据库,收录了中华医学会所属各专业分会及各省分会等组织1994年以来的全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的医学文献约15万余篇。该数据库与CMCC共享同一检索软件,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数据库半年更新一次。 ●数据库规模:CMCC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1200余种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约180万条文献记录,并以每年26余万条速度 递增,含盖中国内地全部重要刊和核心刊。 ●收录范围: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生物学,中医药学,药学,医院管理,医学信息学等卫生相关 信息。 ●更新周期:每半月更新一期光盘, 一年24期, 几乎与到馆期刊同步。 ●字段项目:中文题名,英文题名,全部作者,第一作者地址,关键词,文摘,文献类型,出处,参考文献数,资 助项目。 ●检索功能: →支持硬盘数据库镜像,数据库选择和多库联检功能 →浏览器模式全文检索界面 →支持Win98,Win2000和Windows-NT平台 →字段(文献著录项)限定检索 →字段浏览检索:对某一字段内容进行检索,其方式可以是:等于、前缀、后缀、包含、不包含等;可选取多个字 段内容检索 →通配符(*,?) 截词检索 →高级逻辑组配检索(AND,OR,NOT) →核心刊,文献类型,出版年代,摘要标记限定检索 →检索史的保存、修改、删除,检索策略的反复调用和重新组配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概况浏览查询 ●输出功能: →多种输出方式:联机打印,磁盘下载,在线摘录 →加输出标记,便于批量存盘或打印 →对输出文献按不同字段进行排序 →输出字段可任意选择 →多种输出格式,任意选择 ●系统特征: →采用领先的索引技术,使检索速度更快 →操作简便,方便维护 →简洁、流畅、图标驱动的用户友好界面 →中文提示 ●运行环境:单机版:WINDOWS95以上 中文平台 网络版:WINDOWS NT局域网 中文平台 ●CMCC在医学信息业中的作用: →医学文献检索,最新中文医学期刊信息浏览 →立题查新,成果鉴定及科研课题信息跟踪服务 →图书馆资源共享 →定题服务及主动信息服务 →专题数据库基础数据源 →科研产出能力评价检索服务 →配合临床提供相关信息 →编写信息通报,撰写论文选题 _bak/jianji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