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3

小小851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2022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的生活

已采纳
网上找一些论文,在找一些现实新闻

2022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315 评论(10)

handanpower

经济危机的产生与蔓延一、危机中的恐惧与机会 什么是危机呢?如果从汉字构造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可以发现很有意义的启示。“危”字为会意字,如果用小篆书写,可以明显看出“危”字的最上部分是“人”,中间是山崖,整个字形就像是一个人站在山崖上。《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危”字的:“在高处而畏惧”。 一般人站在悬崖上都会感到恐惧,这是人的天性,但是我想请诸位仔细考虑,人站在山崖上有危险吗?没有!只要你自己不往下跳,你可以在悬崖上永远站着。而且因为你站得高,视野开阔,只要抛弃恐惧静下心来,总能找到退路,说不定还会发现千载难逢的机会。 什么是危机,我认为危机就是人站在高高的悬崖上,要么战胜恐惧发现机会取得突破,要么被自己的恐惧所控制、煎熬,最终自己跳下悬崖。因此,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遭遇危机后作出错误的决策。 二、危机中的软与硬 那么应如何应对危机呢,一千个危机可能会有一千种解决办法。但成功应对危机却并非没有原则可循,关键是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软硬兼施。陈水扁当选台湾“总统”后,不断制造矛盾和冲突。针对台海危机,党中央采取的策略就是软硬兼施,一方面于2005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又通过进口台农水果、送熊猫入台等一系列民间活动增进两岸了解,缓和两岸关系。 三、公益行为与经济危机 《周易》中谈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的意思是说,积累善德的人,后世一定有享不尽的福。抛开因果报应以外,这段话正表现了老百姓希望“好人有好报”的朴素思想。 同理,当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的企业遭遇危机时,社会是不会漠然视之,见死不救的。关键是公益行为必须发自内心,必须作在平时,必须持之以恒。如果等到危机已经到来,再想通过所谓的“公益行为”涉险过关,往往为时已晚。 四、企业家应如何面对钱财与公益 对在座的大多数企业家来说,银行户头里再多几个零对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原始积累,已经体会到了创业带来的享受和快乐。那么,如何继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我觉得“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而从有到无,同样是种快感。”如何实现这种“从有到无的快感”呢,服务社会、热心公益就是最好的办法。 《道德经》中曾提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是说,圣人没有私藏,尽其所有来帮助人民,自己反而更富有;倾其所有给与人民,自己财富反而更增多。我们不奢望作圣人,但应该尽可能地多做一点事情,为了社会和谐,也为了我们心灵的充实。 ---------------------------------位领导、朋友们:这个新年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令人乐观。在西方,金融危机的阴云仍在聚集;在中东,短暂的和平被空袭打破;在南亚,一度缓和的局势又骤然升温;还有刚刚平息的希腊骚乱和再次出现在曼谷街头的示威人群……世界看上去真的有些让人担心。 面对局势不那么明朗的未来,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准确地预测未来,而是准确地把握现实,认真地回顾成功的经验。当今世界仍然处于进步之中,和平与发展还是主流。从经济层面 知道写的不好,请多多指教,后面的自己随便加,注意不要脱题就可
207 评论(14)

yuanningw

研究战争吧,军事不行,何谈经济啊
266 评论(12)

fengdi123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日渐复苏阶段,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平衡。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一是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恶化,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隐患。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开始受到怀疑,即使国债上限得以提高,仍只是权宜之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相关国家在政策调控和刺激经济方面顾此失彼,拖累经济复苏;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导致经济和贸易状况恶化,也使其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二是通胀压力逐渐由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扩散,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较大通胀压力,也使发达国家由去年对通缩的担忧转为较强的通胀预期,加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三是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到期,虽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但有可能导致美元走强和资本回流美国等新变化,给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四是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和日本大灾给国际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挥之不去。
16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