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017666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 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 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 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 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 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 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 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 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 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 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钢琴初级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学钢琴的孩子,大多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骨骼、体力、智力的发育时期,也是他们最初掌握钢琴弹奏方与技能的关键阶段。因此,这时学生的弹奏基础如何,方法是否正确,对未来的影响很大。如何教会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练琴的能力,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钢琴的初级教学,显得尤其重要。PoPiano钢琴博客'J HGQ+OJPoPiano钢琴博客8A4Yd8j8ZDf6zs/q一、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PoPiano钢琴博客)o+|o 0S 0x4slbCZ#|Qg0 钢琴的弹奏方法多种多样,采用什么样的奏法是根据乐曲的不同风格和技术需要而定的。在教授最基本的弹奏方法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五六岁学琴的孩子,大脑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他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性的,所以,教师正确的示范很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运用形象的、简单易懂的儿童语言来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讲弹奏时的手型时,可用“搭房子”来比喻,告诉他们,正确的手型是弹奏的基础,双手放在琴键上要像搭房子一样,房顶(掌关节)拢起来,柱子(手指)支结实,门(虎口)打开;讲连音时可用“走路”来形容,一只脚(手指)落地,另一只脚抬起,身体(手腕)跟着往前走,才能使声音弹得连贯优美;讲断奏时,可以拿拍皮球作比喻,手腕断奏像拍皮球,支球(手指尖)落地就弹起,触键时间短,有弹性;弹音阶像上楼梯,抬腿抬指)时身体前倾,力量往前送,拇指拐弯像小船过桥,桥(掌关节)要拱起来,不许塌,否则船(拇指)就过不去了;弹跳音像跳蹦蹦床;前臂断奏像滴水;弹乐句连线、分句像唱歌和呼吸一样等等,运用这些形象化的语言和比喻,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他们模仿。PoPiano钢琴博客"KIaEgw (z%~#l[-{fpO T'[%v d0 另外,还要让他们尽早地接触黑键,消除对黑键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孩子一看到黑键就会产生一种特殊心理感觉,变得紧张、慌乱。弹奏时,唯恐掉键或错音,手指总是紧张僵硬地按下去,而不是自然地随手臂的重量落下,产生不必要的心理障碍。所以,尽早让孩子弹一些带有升降号的小曲很有好处。在弹奏黑键时,要提醒学生手要放在靠近白键的位置,在弹奏白键时,手要放在靠近黑键的位置,不要使手里外来回移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破坏音的连贯。c9z+jR9a0ga d:Rv&L8HG0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t+HU"_$JN1q0 VJ-J!GK2YG0 开始学琴的学生,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音乐,对音乐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如何表现音乐了。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表现力,必须从开始做起。首先要求学生在弹奏时要唱着弹,要唱出音的长短、高低、强弱;还要教会学生认真地读谱,在弹奏任何一首乐曲之前,必须做到“三看三查”,即:看谱号,看调号,看拍号;查临时变音记号,查表情术语记号,查指法。学生要严格地按照乐曲的说明去弹奏,对待乐谱不能抱着似是而非的态度。即使在弹奏最简单的练习曲时,也一定要让学生唱着弹,而不要把音孤立地一个个地弹。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音乐的旋律和音的倾向性,弹奏出音的线条来,使学生会用手指来“歌唱”。h|h;`:]:wT*_7T0 PoPiano钢琴博客9mV W$M}(r0H%d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与层次感。内心节奏感是音乐感觉的主要部分,内心节奏不是像节拍器那样的机械节奏,它不是用绝对准确的时值计算就能表现的。如切分音,它的落点是长音,重音在弱拍位置,前后两个音都倾向于中间的音。切分音改变了拍子的强弱关系,这种节奏要靠内心的节奏来感觉。弹奏自由延长音时,更有它的微妙之处,延长时间的长短,更不是机械节拍所能完成的。在学生初学阶段,一定要让他们注意节奏的准确、统一,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内心节奏感,让学生学会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音乐。m)CB8Bp*a8rN0qak0 PoPiano钢琴博客w-RL~E 随着学生学琴时间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演奏的层次感。简单的复调音乐也要尽早地让孩子们接触,这种训练对学生左右手的配合、左右手的独立、左右脑的开发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弹奏复调音乐时,不论是旋律声部,还是伴奏声部,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要把旋律突出出来。旋律是永远都要比任何声部突出的声部,它是最重要的,主次旋律的关系要分清,既要使各声部有层次感、独立性,又要将各声部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对比,构成音乐的整体。d:Q)Y'u/d i,zn4@$DO0 PoPiano钢琴博客$J"m0uF_4ocH 在培养学生层次感的同时,要训练学生的听觉。开始弹奏复调音乐时,一定要让学生分手练,让他们听到不同的两个旋律。也可用四手连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听觉和层次感的训练,这种重奏的方法对多声部的弹奏是很有好处的。PoPiano钢琴博客Y3f M/Dp @6Yj`PoPiano钢琴博客8CIlH~5z三、正确辅导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PoPiano钢琴博客'c/ue8~w*Ud T(W 9cQ'G*J,sS0 要培养学生主动练琴的兴趣和独立练琴的能力。儿童学钢琴,陪练是必要的,有人陪练,孩子弹奏时就比较认真,陪练者还可以及时地提醒孩子注意乐曲的各种要求,错音、错指可以马上得到纠正,少走弯路。但陪练绝不能成为学生的“拐棍”,在任何时候,家长、教师、陪练者都代替不了学生自身。有些家长(陪练)对音乐知之甚少,陪练时,只会坐在孩子身边,训斥道:“弹一遍,再弹一遍,不弹够20遍不许下琴!”“要弹得连贯、完整、有表情!”学生便在“陪练”的指挥下,一遍一遍机械地弹琴,但是孩子弹奏过程中通篇的错音他们听不出来,造成孩子正确的东西没掌握,却巩固了错误,结果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所以,陪练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听辨能力和鉴赏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辅导。PoPiano钢琴博客'?t ] Al;wVV HPoPiano钢琴博客 ^/C^+aD'dw _ 也有的学生家长,上课时是从不缺席的“陪学者”,回到家是耐心的“陪练者”,而他们对孩子的辅导却不尽人意。他们在孩子练琴时不停地提示孩子.“要高抬指。手臂要放松。手腕太高了。手腕太低了。错音了。节奏太快了。速度太慢了!”等等,他们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陪着孩子练琴,一点点地看着孩子“进步”,但是却没有看到,他们的孩子在这种“陪练”方式的督导下,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更不要说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了。结果是,学生一离开“陪练”就坐不住,就不安心,读谱不认真,错音听不出来,对音乐没有感受,曲子一遍遍从头到尾机械地过,错音、错指、音乐表情术语,都要别人帮他找,自己不会听。这些孩子练琴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别人(教师、家长)的各种要求,为家长而练,为教师而弹,毫无主动性、积极性可言。所以,孩子学琴,必须用“耳朵”去听,用“心”去学,家长、教师、陪练者都代替不了学生,代替不了学生练琴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对学习的兴趣。d:~a"E2k(b L6O j2k0 ;a _X v-}0 孩子练琴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为此,教师要帮助他们安排一张合理有效的练琴表,上课时,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还要教会他们课后如何去完成这些要求。怎样读谱,怎样练琴,怎样用心去弹,怎样用耳去听,怎样表现乐曲的内容,怎样掌握弹奏技巧等等,必须让孩子从开始就有意识地去学习和掌握。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上课毕竟是两回事,家长陪练时要通过耐心、细致、具体的辅导,让孩子将上课的内容加以消化和掌握。比如,学生拿到一首新曲子,家长首先要让他们查看乐谱上的音乐术语,并要求学生独立地处理和表现乐曲,要让学生多提问、勤练习,了解乐曲的风格、流派、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及演奏中的技术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用合理的方法、策略唤起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M}+cx+^4sSUus0 PoPiano钢琴博客pKN K0n;g 总之,在钢琴的初级教学中,教师和家长(陪练者)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针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