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yifeng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一、我们的健康状况2006年6月11日的现代快报A7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报导: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血压偏高比例平均超过50%,高中生超过60%(其中高三学生超过66%),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疾病年轻化趋势正严重威胁着广大中学生们的健康(书后附有“肥胖检测计算方法”和中学生体质检测表,同学们可以对比着自查体质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而扬子晚报报导的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亚健康人口占80%,占病人的15%,而看病难和住房、教育问题并称压迫国人的新“三座大山”。这些都表明健康问题早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全民的高度重视,追求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明确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的概念有利于我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医学家和营养学专家对健康的解释是“无病、无残、无伤”。认为疾病是生命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因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免疫失调、遗传缺陷乃至细胞、染色体、基因畸变等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疾病是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测量的。亚健康是我们生命的第三状态,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头通向疾病,一头通向健康的桥梁。到底是选择走向健康还是走向疾病,权力掌握在你的手中,亚健康很难用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说明,因此很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潜伏在人的身体里是不被重视的,直到它显现威力时即已导致疾病的发生,它就象一名看不见的杀手时刻紧跟着你,随时准备对你下手。亚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凶恶的敌人。中学生营养与健康一、我们的健康状况2006年6月11日的现代快报A7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报导: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血压偏高比例平均超过50%,高中生超过60%(其中高三学生超过66%),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疾病年轻化趋势正严重威胁着广大中学生们的健康(书后附有“肥胖检测计算方法”和中学生体质检测表,同学们可以对比着自查体质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而扬子晚报报导的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亚健康人口占80%,占病人的15%,而看病难和住房、教育问题并称压迫国人的新“三座大山”。这些都表明健康问题早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全民的高度重视,追求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明确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的概念有利于我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医学家和营养学专家对健康的解释是“无病、无残、无伤”。认为疾病是生命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因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免疫失调、遗传缺陷乃至细胞、染色体、基因畸变等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疾病是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测量的。亚健康是我们生命的第三状态,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头通向疾病,一头通向健康的桥梁。到底是选择走向健康还是走向疾病,权力掌握在你的手中,亚健康很难用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说明,因此很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潜伏在人的身体里是不被重视的,直到它显现威力时即已导致疾病的发生,它就象一名看不见的杀手时刻紧跟着你,随时准备对你下手。亚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凶恶的敌人。二、健康是身体和压力对抗时所处的一种平衡状态今天,严酷的自然环境(水、大气、食品等)污染十分严重,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我们自身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构成了我们生存环境的压力,严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健康。我们之所以未被这些足以产生疾病的压力轻易击垮,那是因为我们身上还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另一股力量----生命力能使我们获得健康。两股力量的大小是否均衡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当压力大于生命力的时候,过度的压力则使生命受损,导致疾病。这里就存在着压力的临界点,它是两种力量在对抗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平衡是否被打破的标志。很多人知道这样一个比喻:我们往骆驼的身上不断地积压稻草,终有一刻当我们把某根稻草放在驼背上的时候,骆驼会被压死,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压力的临界点。人也一样存在承受压力的临界点。如果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心情不好,然后又吃了大量含有防腐剂的食品,遇上天气的突然变化,再加上作业又做错,挨了一顿批评,最后生病了。也许你会埋怨天气,也许会后悔与人争吵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关键,那至多算得上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威胁来自各种持续的压力没有得到适当的释放,导致累积的压力超过了你能够承受的临界点。要改变身体的状态使之始终走向健康的方向,就要学会两点:一是如何释放压力;二是如何增强生命力。人在受到压力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一种疾病,是身体对抗压力时发出的信号,是我们身体的语言。它告诉我们身体正在受到某种力量(压力)的伤害。如果我们能够读懂身体的语言,在压力尚未达到临界点时将之释放出来,那么我们就能够避免疾病的发生。呕吐、腹泻实际上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是把有害的东西排出体外,眼睛痛是身体提示我们该休息了,腰酸提示我们要放松一下我们的腰部了,打喷嚏、流鼻涕实际上是身体向我们示警,再不当心要感冒了。身体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用心去阅读……学习如何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更好地对抗压力。我们现在正是从营养学角度学习如何增强人体机能,对抗压力。三、最好的医生是你的身体,最好的药物是食物人类的任何创造都比不上他自身非凡的构造。骨髓每秒钟都会产生250万个红血球,满足全身各处细胞的供氧需要。体内的消化系统以10L/天的速度产生消化液来消化食物。每时每刻我们的身体都在进行新陈代谢,进行有效的更新。真正的治疗疾患应当依靠人体自身的自愈力。医疗是身体的助手,是配合身体的治疗方向和意图的手段。最优秀的医生往往用药最少也最简单,因为他们深知身体的力量。很多疾病是自愈的,就是说不管你为它们费多大劲,或者完全不理,它们都会痊愈。因此,最好的医生是你的身体。而身体的运转依靠的是食物中的营养素,所以最好的药物是食物。营养学实际上就是均衡膳食营养的学问,其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两者都注重营养素的浓缩提取技术。许多发达国家医院的医生用药十分谨慎,尤其慎用抗生素(在中国却普遍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严重损伤了人体的免疫力)。药物可以杀司细菌和病毒(地球上最早的居民,存活了几十亿年),当然也会杀死人体的细胞,从而减弱人的生命力。一些做过化疗的病人,往往头发掉光了,机能(说话、做事颓废无力)退化了,就是这个道理。绝大部分现代医药的“负面作用”之所以很大,因为它们是化工合成品,不具有生物活性,是人体的异类物质,人体排斥它;而食物营养素都来自和人一样有生命的物质,能够被人体细胞吸收和接纳,能够成为组成人体的原材料。但是我们并不能也不想否定医学的价值。很多意外的伤害(地震、车祸等造成大规模的伤害)和急性病(突发性感染、中毒等)如果没有医院和医生来控制损害的速度、强度,很多人会因此而丧生。其实医学和营养学是两条平行线,互不排斥,却相辅相成。医学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处理意外伤害和对急性病症的控制上,而营养学却强调扶正固本,长于调理慢性病症(尤其是一些人体必需依赖药物控制的疾病)。同学们,如果想拥有健康,那么首先你必须具备正确的健康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这一切都必须以一定的健康知识为基础,所以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学生的营养搭配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相对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营养不均衡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缺少人体内的必要元素,会造成学习工作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状况,严重危害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当前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取得优良成绩的根本尽管当前我国中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正逐步得到改善,但原来营养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严重的能量过剩问题又待纠正。可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明白如何合理搭配营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研究中学生的营养搭配,并且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给予家长们在合理膳食方面的建议。经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学生(13-17岁)平均每天应该获得的食物,供家长参考。中学生每日需求的食物: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500克动物性食物:肉100克、鱼虾类25克、蛋50克、奶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150克蔬菜和水果:水果100克、蔬菜300克烹调用油:食用油15~25克而在节假日中,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一日三餐原则,饮食要有规律。②粗细粮搭配,做到食品多样化。③不能吃过多油腻的食物。④每日喝200~250毫升牛奶。⑤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7克。⑥限制零食摄入量。进餐时不能喝过多饮料。 严禁饮酒。如果当中学生面临着考试时,我们也给予以下几条营养搭配的建议供家长参考①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安排考生的膳食,应该做到蛋类、牛奶、肉类、豆制品质不可少。(蛋白质是维持人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原料。)②保证主食供应:要粗细粮搭配,除以大米、小麦粉为主外,应配以适量的粗杂粮和薯类。③保证维生素与无机盐的供应:新鲜蔬菜与水果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良好来源。如橘子、 草莓、油菜、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无机盐。 
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过去,中国始终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由于供给不足,农业生产一直追求高产量,如今,计划供应转换为市场供给,食品供应由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然而由于对农产品质量疏于管理,食品安全标准过低。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农业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消费者、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加强食品安全建设刻不容缓。1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接二连三地发生,世界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而且流行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如比利时爆发的二口恶英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欧洲的口蹄疫等,以及国内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工业用油抛光毒大米事件、蔬菜中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等频频见诸报端,有关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恐慌,日渐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中国食品及农产品出口也因卫生问题而时常出现被进口国退货的现象。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60%-90%。一些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在种植蔬菜等农作物过程中大量使用,而且使用农药的休药期过短,有的甚至在收获前*天还用药,致使蔬菜上农药残留量浓度高,严重影响食用者的健康。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如常见的瘦肉精中毒事件,不仅加大了食用动物性食品致人生病的危险性,导致传染性疾病加重,新病种类增多,人畜共患病蔓延,而且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常见细菌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致使细菌性传染病严重。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来源于某些常见的产毒真菌、有毒动植物,随食品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导致这些系统的功能或脏器的实质性损害,引起相应的疾病症状,甚至死亡。人们比较熟悉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是肝致癌物,主要污染玉米、花生等。部分食品企业、无证生产企业非法滥用、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成分或有毒有害物等,如2001年发生在广东省的“毒大米”事件,就是发现掺了工业用油的“有毒大米”而造成食用者中毒。另外还发现在芥末油、玉米色拉油、食用油中掺加矿物油的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按照规定将转基因食品标明“身份”也迟迟未能很好地实施。对其安全性的不同见解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这类食品安全问题不同于前几类,有待于FAO和WTO专家组的联合评估,并最终由时间来验证。2食品安全的误区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农药残留、滥用兽药是最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但专家指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是今后监控的重点。二是认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才是安全的。专家指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等同于安全食品,事实上,食品只要合乎有关标准,就应该是安全的。安全性管理的重点首先是饮用水,其次是蔬菜水果、粮食及其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而这些食物或食物成分又是被污染、被忽略的重点。3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源对于食品安全,消费者往往关注的是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问题,如食品发霉变质、营养指标达不到要求等。然而,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属性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得日益紧迫,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业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滥用生长激素;二是养殖业中过量使用添加剂、兽药及抗生素,滥用或非法使用激素及违禁药品等;三是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可通过感染动植物而危及食品的安全;四是物质加工条件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要求,食品贮藏运输营销等环节的冷藏条件和卫生安全措施不当;五是环境污染,如水源海域污染、垃圾焚烧及空气土壤污染造成食物性病源,农药及工业废弃物污染常通过饮水和动植物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影响畜禽产品的安全。4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协调人类对食物的多方面需求,使食物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应有的保障,我们应加强食品安全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检查。 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建立可操作性检测体系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与监督 健全网络监督体系 研制开发生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