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jufq562
沿空留巷的巷旁支护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应用沿空留巷时,绝大多数都要设置巷旁支护。巷旁支护的作用是利用巷旁支护的高阻力去支撑冒落带边缘的顶板载荷,从而分担和减轻巷内支架的受载;当直接顶比较坚硬或顶板有周期性来压时,利用巷旁支护切断该处顶板,从而避免顶板沿巷道煤壁出断裂,同时利用它承受直接顶板冒落或周期冒落时所产生的动载荷;利用可缩量较小的巷旁支护去限制巷道与采空区交界处的顶板下沉量,避免巷内支架产生严重变形;利用巷旁支护去隔离或密闭采空区。当然,希望巷旁支护能同时起到上述四个方面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所采用的巷旁支护材料和支护形式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巷旁支护都能起到上述各方面的作用。而且根据矿山地质条件的不同,也并不要求巷旁支护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上述各方面的作用。巷旁支护的种类很多,按其力学特征可分为刚性的,有限可缩量的和大可缩量的。国内外应用较广的巷旁支护有木垛、密集支柱、矸石带、料石砌垛、人造砌块、硬石膏充填和水材料充填等。1木垛巷旁支护我国过去巷旁支护应用较广,其形式一般是单排木垛。现在为降低坑木消耗,使用越来越少。木垛作为巷旁支护的优点是:支撑面积大,稳定性好,用以挡矸比较有效;架设比较灵活、方便,劳动量少;后期支撑能力大。其缺点是:木材消耗量大,随煤层厚度加大此缺点更为突出;从力学性质来看,木垛属于晚支撑支架,承载过程中载荷增长速度很慢,且早期支撑能力太低,因而不能起到早期减少顶板下沉的作用;木垛的可缩量大,通常可以压缩到只有原始高度的40%一50%因而不能起到切断采空区顶板的作用,相反,常使脆性顶板沿巷道煤壁产生断裂现象,从而加大了巷道支架所受载荷;木垛属于宽幅巷旁支护类型,它使巷道控顶宽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巷内支架上的载荷,国外在应用沿空留巷时曾采用双排木垛作为巷旁支护,但效果并不理想。2密集支柱巷旁支护由于应用木垛护巷存在一系列缺点,故在许多情况下,采用了密集支护作为巷旁支护。所谓密集支护作为巷旁支护是指随工作面推过之后,在采空区边缘新架设的密集支柱。密集支柱属于刚性支护类型。与木垛相比,其优点是可缩量小,早支撑性能好,可进行切顶,架设工作量小等。木材密集支柱的缺点是木材消耗量大,并且一般不能回收复用;当顶板或地板较软时,密集支柱易于顶地板造成卸载,因而失去支撑和切顶作用;密集支柱的稳定性较差,在受到采空区冒落矸石的冲击时容易倾倒,同时,由于沿空巷道两帮下沉不均,通常靠采空区一侧顶板的下沉量大于煤体一侧,巷道顶板产生倾斜,故也会使密集支柱倾倒而失去支撑作用;密集支柱的工作性能常受到架设质量的影响,尤其当采高较大时,密集支柱不仅不易架设,而且也不稳定。可见。用木材密集支柱作为巷旁支护可以起到承载、切顶和隔离采空区碎研石的作用。它适宜在顶板岩石为中等稳定以上,顶板属于脆性,采高在2一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中使用。3矸石带、料石垛巷旁支护矸石带巷旁支护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我国在开采厚度为5M以下的层时大量应用。矸石带作为沿空留巷的巷旁支护,具有节省支护材料,隔离采区,承载面积大。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其缺点是砌矸石带的工作量大,工人体劳动繁重。从力学特性来看,矸石带属于宽幅、大可缩量和晚支撑的支撑物。于空隙大,压缩量达40%,虽然压实后支撑能力可以提高,但这时顶板己大量沉并失去稳定性,而且矸石带较宽,又增加了顶板的悬伸宽度。因此,除了韧大的缓慢下沉顶板之外,对于脆性顶板,这种顶板悬伸可能造成顶板沿煤壁断裂,并造成巷内支架上载荷增加。料石垛巷旁支护高强度有限可缩量特性,属于早支撑类型,实现了切顶卸载,巷道变形量小,支架完整。但由于料石垛内外两侧受力不均,故可能使石垛在载过程中出现各种形式的变形和破坏。4人造砌块巷旁支护人造砌块作为巷旁支护,是为了节约木材、克服木垛可缩量和承载晚等缺而发展起来的。近二十年来,这种巷旁支护形式在国外有相当的发展,国内也一定应用。这种支护形式的优点是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构件的刚性大,承快,压缩20%就达到最大载荷。我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研制的水泥、渣、锯末“三合一”砌块在阳泉及平顶山矿务局使用效果良好。5巷旁泵充填支护技术巷旁泵充填支护是巷旁支护技术的一次革命,它克服了上述巷旁支护方法在的支撑阻力不够、可缩性能不匹配、运输量大、劳动强调高等缺点。巷旁泵充填技术包括硬石膏风力输送充填技术和高水材料泵充填技术。德国的硬石膏充填材料主要由硬石膏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组成,充填料水固比为08一12左右,其工作原理是将配好的充填干料以压风为动力,通过充填泵和管道将干料输送到充填点,然后与水混合注入构筑好的模板内,连续充填构筑成密封墙。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分析按力学特性可将巷旁支护分为刚性、有限可缩量、大可缩量几种。传统的巷旁支护有木垛、密集支柱、研石带、混凝土砌块等①木垛巷旁支护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架设劳动强度小;缺点是增阻速度慢、可缩量大、支护阻力小、巷道控顶宽度大、留巷效果差,不能密闭采空区、木材消耗量大,适用于薄及中厚煤层。②密集支柱巷旁支护与木垛相比,其优点是可缩量小、早期支撑性能好、巷道控顶宽度小、切顶效果较好;缺点是可缩量小、支护阻力小、稳定性差,不能密闭采空区、木材消耗量大,适用于脆性顶板、中等稳定的薄及中厚煤层③矸石带巷旁支护的优点节省支护材料、稳定性较好;缺点是研石带的可缩量大、前期支护阻力小、顶板下沉量大,构筑研石带的劳动强度大,密闭采空区效果较差,适用于顶板韧性较大的薄煤层④混凝土砌块巷旁支护的优点是前期支护阻力大、增阻速度快、切顶效果好;缺点是可缩量较小、成本较高、构筑巷旁支护的劳动强度大,密闭采空区效果较好,适用于顶板中等稳定的薄及中厚、中硬以上的煤层传统的巷旁支护存在支护阻力、可缩性等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密闭性能差和机械化程度低等缺点,不利于巷道维护和防止采空区漏风与自燃发火,所以长期以来我国沿空留巷基本上只是应用在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条件困难或厚煤层中难以发展,多采用沿空掘巷3沿空留巷带支护设计由沿空留巷围岩变化规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规律以及载荷构成分析可见,沿空留巷支护只有在适应围岩变形规律的基础上控制围岩变形,因此对支架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适应沿空留巷条件下“支架一围岩”相互作用的特点,支架不仅要有足够的工作阻力,而且要有与围岩移近量相适的可缩量。根据统计,沿空留巷的支架工作阻力应大于巷道上方4倍采高的冒落带岩层重量。支架结构的可缩量,对于围岩中等稳定条件一般可为400一600~,对于分层开采的下部各分层应达到600一800~。加上临时加强支柱,较快的增阻速度,使支架可缩稳定、具有与巷道围岩共同作用过程中仍能保持支架本身的工作特性。同时,沿空留巷支护必须具有较好的封闭性,既能保证对顶板、两帮的支护和控制,又能很好地隔绝采空区和预留的巷道,最大限度降低采空区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采空区积水进入预留巷道,隔绝空气进入采空区,降低采空区煤层自燃现象。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存在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许多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薄煤层到厚煤层,从缓倾斜煤层到急倾斜煤层,都已有沿空留巷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多样,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复杂、巷旁支护技术还不十分完善,在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使得一些矿井在应用沿空留巷技术中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限制了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更广泛的推广。目前在支护设计思路、巷内支护、巷旁支护及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①支护设计思路问题以往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支护设计思路不合理,大多将工作面回采前的巷道掘进与回采后的留巷相互独立,没有统筹考虑,没有将沿空留巷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如在对需要保留的巷道掘进前,进行巷道支护形式选择和支护参数设计时,没有预先考虑后期沿空留巷技术的需要,从而导致沿空留巷后巷内支护体强度不能满足两次采动影响的要求、巷内支护与巷旁支护不匹配,使留巷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②巷内支护问题1)大量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巷道围岩强度,并正确选择合适的巷内支护方式是保证所留巷道在留巷后巷道稳定的关键。随着综采、综放采煤技术的发展,工作面采高逐渐加大,由于工作面一次采出的煤层厚度增大,上覆岩层活动程度及波及的范围相应增加,回采巷道压力随采高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己采区和工作面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的叠加作用,使巷道围岩应力增加,使得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距离加大,矿压显现剧烈,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随开采厚度增加而增大,在工作面前方附近,巷道断面收缩率较大,若不采取合理的巷内支护方式将所留巷道的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则很难保证所留巷道在下区段回采时能正常使用。以前国内沿空留巷巷内支护多采用金属支架,属被动支护,即使加大型钢重量、减小棚距仍难以维护所留巷道的稳定,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能主动提供支护阻力的巷内支护方式。2)巷内与巷旁支护方式选型和参数的选择上不够合理,造成巷内与巷旁支护不能共同维护沿空留巷的稳定。随着沿空留巷技术在中厚煤层和综合放顶煤中的应用,随着留巷断面的不断扩大,巷道围岩变形量增加、巷道维护越来越困难,原来所用的金属支架型钢重量不断增加,棚距日益减小,留巷支护费用和维护费用显著增加,而且施工、运输更加困难和复杂,同时由于金属支架属于被动支护,支护的可靠度不高,即使加大重量、减小棚距仍难以维护条件困难的留巷。③巷旁支护问题l)巷旁支护作为沿空留巷的一个技术难点,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巷旁支护存在支护阻力、可缩性等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密闭性能差和机械化程度低等缺点,不利于巷道维护和防止采空区漏风与自燃发火。所以,长期以来我国沿空留巷基本上只是应用在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条件困难或厚煤层中采用这种方式留巷成功率不高,大部分留巷需要翻修方可复用。传统的巷旁支护方式只适用于中厚以下煤层的低瓦斯矿井和无自然发火倾向的煤层。高水速凝材料与高水灰渣材料巷旁充填、硬石膏等风力充填,都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复杂的充填系统,而且充填设备性能不佳、充填材料成本较高。2)在薄煤层进行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一般较小,甚至有时不需要进行巷旁支护;但随着采高的增大,巷旁支护阻力必然大大增加。但不论是传统的木垛巷旁支护还是最新的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支护,它们都属于被动支护,只有当顶板垮落压在支护体上时,它们才会对顶板施加支护阻力,而不是在顶板垮落之前就主动对顶板施加支护阻力。而巷旁支护的初始阻力对顶板支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能主动提供支护阻力的巷旁支护方式,增加巷旁支护的初始阻力。④沿空留巷理论研究问题l)在巷旁煤体对沿空留巷顶板稳定的作用方面研究还不够。己往建立的沿空留巷力学模型,一般只考虑顶板岩层同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巷旁煤体仅作为刚性支座来考虑。然而,煤体的不同力学性质同样对留巷顶板岩层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控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沿空留巷“支护—围岩”相互机理时,应更深入地研究煤体与沿空留巷顶板以及支护的相互作用,不仅应考虑顶板、支护间的关系,而且更要考虑煤体与顶板岩层及支护三者间的关系。2)沿空留巷与一般的回采巷道不同,其巷道的一侧帮为煤体,另一侧帮为巷旁支护体,属大变形围岩,同时,还必须承受掘进和两次强烈的采动产生的叠加应力的影响,矿压显现剧烈,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技术,但到目前为止,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对沿空留巷所处的应力环境及其矿压显现规律掌握不够,构建的沿空留巷受力模型还不完善,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沿空留巷支护参数设计方法,不能很好的指导沿空留巷工程实践,从而带来以下两种后果:一是因缺乏理论上的正确指导,在沿空留巷支护设计时,认为安全系数越高越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在沿空留巷设计时,常因巷内支护和巷旁支护参数选择不合理而导致留巷失败,影响正常生产和煤矿安全,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5沿空掘巷特点由于沿空巷道的矿压显现与一般的实体煤中掘进的回采巷道不一样,在本区段工作面回采后,由于顶板冒落及上覆岩层的移动,围岩应力将发生重新分布,相邻区段所形成的固定支承压力和本区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叠加,其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变形量大。尽管采用了加大支护刚度等一系列措施,但巷道维护仍然十分困难,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90年代以前中厚煤层沿空掘巷多采用金属支架维护,包括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架和U型钢拱形可缩支架维护,90年代以后随着高强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中等稳定程度以上的综采煤层巷道普遍采用锚杆支护,沿空掘巷锚杆支护也取得了成功。6沿空掘巷支护类型1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有着支护形式简单、操作方便、取材简单、支护适应性强等特点。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采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时,由于支架与围岩接触不好,初期处于空松状态,支架被动等劲,随着煤体变形逐渐与支架接触,支架才与围岩相互作用。初期围岩受约束力很小,软弱煤体松动范围变大,煤体承载较低,造成支架载荷较大,由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的特殊性,在掘进期间基本能满足巷道支护的要求,但巷道施工时工人劳动强度大,巷道推进缓慢,管理较为复杂。在回采期间采用工字钢梯形支架支护时,由于老顶回转变形较大,破坏后的煤体挤向巷道空间,棚腿变形急剧加大,弯曲、折断较多,巷道有效断面迅速减小,支架变形严重,稳定性差,极易发生垮棚、冒顶、堵人等事故。当巷道位移量较大时、需要维修,同时过大的变形使支护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得不到根本保障。同时在回采期间替棚工作量较大,安全隐患增多,并且由于沿空巷道变形量大,支架产生严重变形,工字钢的复用率极低,造成支护成本加大。U型棚支护U型棚解决了梯形工钢稳定性差、不能适应围岩的大变形的特点,其适用范围较矿用工字钢梯形棚的大。但U型棚有也其自己的缺点:当采用U型棚支护时,由于围岩的应力大、蠕变速度不均而使得支架构件局部承载,常常出现支架顶梁弯曲、棚腿扭折、卡缆崩裂等现象,使支架失去承载能力,折损比较严重,巷道维修工程量较大。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用U型棚支护的回采巷道不能满足机械化开采快速推进的要求,特别是沿空掘巷的支护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制约工作面高产、高效的瓶颈。锚杆支护煤巷锚杆支护是我国煤矿自综采之后的第二次支护技术革命。自1996年以来,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数量上有了迅猛发展。通常使用的锚杆支护属于“主动”支护,在锚杆安装后及时对围岩提供支护阻力,而且随着围岩的变形,支护阻力不断增加,因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强化围岩强度,防止围岩早期离层和控制围岩变形,从而保持围岩的稳定。由于沿空巷道在回采期间变形量大,从支护与围岩运动统一的角度及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寻求防止支架因局部承载而遭受破坏、减少巷道维修工程量的沿空巷道支护方法是及待解决的研究课题。随着锚杆支护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锚杆支护在沿空掘巷中的成功运用,为推动窄煤柱沿空掘巷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锚杆支护与传统的棚式支护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其主要表现在::锚杆支护充分利用巷道围岩的自承能力将载荷体变为承载体,为主动支护,而一般棚式支护属被动支护;与棚式支护相比,锚杆支护更有利于改善巷道的维护状况,保持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在相同生产地质条件下,锚杆支护的巷道围岩变形量通常要比棚式支护减少一半以上;锚杆支护还可以节约大量钢材,减少材料辅助运输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还有利于快速掘进;锚杆支护的巷道能适应大变形要求,在巷道服务期间,基本不需要维修就能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在使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回采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减少了棚式支护巷道的替棚工作量,有利于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推进。7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在沿空巷道支护中,合理的支护形式对巷道围岩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支护体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成果证明:支护强度是控制巷道围岩剧烈变形的关键因素,只有在支护强度大于3MPa时,才能有效控制巷道的剧烈变形,而这是现有的单一支护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即使是U型钢支架,在支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支架支护强度也只能达到05一IMPa,不仅难以控制巷道的剧烈变形,而且在掘进期间会影响巷道的掘进速度,在采动影响期间,会造成支架的大量损坏,给支架回收工作带来困难。由此可见,仅仅依赖巷道支架本身的支护能力,很难控制巷道的剧烈变形,必须充分发挥巷道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实践证明,锚杆支护作为一种主动支护形式,对于改善巷道围岩结构特性,提高围岩自承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成本低,在世界上的主要产煤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掘进期间锚杆支护技术分析锚杆支护与传统的棚式支护相比,锚杆支护充分利用巷道围岩的自承能力将载荷体变为承载体,为主动支护,而一般棚式支护属被动支护,与棚式支护相比,锚杆支护更有利于改善巷道的维护状况,保持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且能适应大变形。当回采巷道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时,要保证巷道支护系统具有良好的支护性能,由于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剧烈程度与巷道围岩介质属性和上覆岩体结构关系很大,而巷道上覆岩体结构的载荷变化和结构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巷道在回采期间大变形的必然性,这就要求巷道支护形式能够适应大的围岩变形,实现支护系统的高强可缩,具有这样特征的支护形式只有锚杆支护系统才能满足这些要求。传统的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组合拱理论等锚杆支护理论是根据处于弹性状态的完整岩体提出的,而且适用于特定的条件。对于围岩处于峰后强度和残余强度的破裂岩体,上述理论不能解释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近期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了锚杆支护对岩石处于峰后的状态下的力学性质的改善和锚杆支护参数的改变对围岩稳定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l)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强度强化理论认为,破碎岩体中布置的锚杆强化了岩体的内聚力、内摩擦角、残余内聚力、残余内摩擦角和极限强度、残余强度,而且这些参数随锚杆支护强度的提高而增加,极限强度、残余强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保持围岩稳定。(2)围岩强度强化理论是发展高(超高)强度锚杆的理论依据,锚杆初锚力和支护强度对保持围岩的稳定性具有极其的重要性。锚索的作用是控制锚固区外部较高处的离层和防止巷道顶板两角的剪切破坏。(3)不同的锚杆布置参数所形成的锚固体的力学性态有较大的不同,短而密的锚杆群支护所加固的板,受剪而呈现高阻,表现出围岩变形较小而应力较大,也就是说支护体的刚度较大;长而稀的锚杆群支护所加固的板,易产生弯拉型失稳破坏,表现出围岩变形较大而应力较小,也就是说刚度较小(柔性)。从锚固体的围岩受力特征看出,破裂岩体的极限强度和残余强度随支护阻力的增加而不断强化,达到一定程度就能保持围岩的稳定。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支护阻力为O的情况,即围岩的残余强度很低,不利于沿空巷道围岩的控制,采用架棚支护就属于这种情况;当采用锚杆支护时,属于主动支护,在支护初期可以结围岩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支护阻力在22MPa时,围岩的残余强度增加数倍,这就是锚杆支护设计、支护参数研究的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综合分析基本依据。但当地质条件较差时,不能保证锚杆支护有良好的锚固性能时,要采用架U型棚或采用复合支护。2回采期间支护技术分析由于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的特殊性,由前面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沿空巷道在掘进期间围岩变形不太明显,围岩相对较稳定,但在回采期间,巷道的变形量较掘进期间大得多,实际工程实践中变形量数以米计,多数沿空巷道在回采期间破坏,要进行卧底、撕帮等维修后才能正常使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巷道超前加强支护范围过短、支护强度过低,对煤柱没有采取加固措施。合理加强支护范围合理的超前加强支护对保持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煤矿都是凭借实体煤巷道超前加强支护的范围来类比确定超前加强支护范围,超前支护的范围为20-30m不等,在巷道遭到支承压力影响破坏后才进行维护、加强支护,所以造成沿空巷道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制约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沿空巷道上覆岩层结构决定了本区段超前支承压力对其影响较敏感,主要是因为受采动影响,上覆岩层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煤柱本来呈塑性状态,其承载能力较低,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表现出大的位移,甚至整体向巷道内移。造成煤柱向巷道内整体移动的其它原因还有超前加强支护的范围过小、加强支护强度过低、锚杆布置不合理(许多矿井都是沿煤层布置)。因此沿空巷道超前加强支护范围要和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一致,确定合理的超前加强支护范围采用理论计算并辅以计算机数值模拟同时进行研究确定。加强支护形式选择大多数矿井沿空巷道的超前加强支护形式主要采用单体液压支护配合金属顶梁加设走向棚,然而煤柱变形和顶板下沉量仍然较大,从而在有些矿井认为沿空巷道只有进行撕帮、卧底等维修才能正常使用。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沿空巷道在回采期间的围岩的变形特征。沿空巷道在回采期间,其上覆岩层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状态,大结构发生回转变形,而巷道围岩小结构变形与大结构变形不同步,锚索的支护强度不够。同时由于煤柱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变得更加破碎,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表现出向巷道内大的位移。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沿空巷道超前加强支护的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巷道围岩的自身承载作用,在超前工作面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补打锚索,补强顶板锚固范围的围岩,使其与上覆岩层锚固成一整体,同时在巷道内补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加强棚。同时在沿空侧煤帮沿倾斜向上方向顶板补打帮锚索,增加煤柱的围压,以限制煤柱向巷道内位移,充分利用煤体的强度支撑顶板。 
选题原则:1、问题导向原则。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来展现的,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科学问题、工作问题、方法问题等需要解决,一篇学术论文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个小问题即可。在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的时候,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这篇论文要解决一个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一定要做到在下笔之前心中有数,否则,写出来的论文如果自己都不清楚写了些什么东西,审稿专家看了后更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2、科学性原则。论文是学术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位论文,不是领导的讲话稿,不是随笔,一定要让人看到题目就能感受到其学术价值含量。3、精准性原则。学术论文的题名要精准地将解决的问题、方法体现出来,不能太宽泛、太笼统。宽泛、笼统的题目只能说是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题目,学术论文的题名要聚焦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聚焦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4、适合性原则。这里讲的适合性,主要是从论文选题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要适合作者自己。好的题目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来的。你所选择的学术论文题目必须要与你的学科、专业相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须是你自己能够驾驭的、熟练掌握的才行。论文题目与自己的知识积累、智力储备和研究经验积累不匹配的话,“一切皆是浮云”。选题方法:1、浏览捕捉法。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2、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或思路,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选题范围,然后通过阅读别人的成果验证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是否对别人成果的简单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暂时还没有成果出版,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对这种“灵光一现”的思想千万不可轻易放弃,要反复阅读、论证。3、小题大做法。著名学者胡适主张从小题目做起,他说:“题目越小越好,在小题大做上可以得到训练。千万不可作大题目。”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选题有大小、广狭之分,大的题目可以大到需要众多研究生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小的题目可以小到只研究具体的工作问题,甚至小到一个指标的确定、变量的赋权等。只要研究深入,能提出新见解、采用新方法、提出新思路,小题目也可能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小题目反而能写出有价值的大文章,大题目倒难以驾驭,容易写得肤浅,没有价值。4、知识迁移法。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们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一般已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但有时候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成熟的理论、方法可能一时不能有效解决新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鉴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迁移。我们经常鼓励同学们跨学科阅读文献,就在于为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将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来感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迁移得当往往会激发同学们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5、旧瓶装新酒法。学术论文的创新一般体现在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三个方面,旧瓶装新酒法就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旧瓶指的是相对陈旧的选题,即针对同一选题已经有许多文章了,新酒指的是相对较新的观点、理论或者作者通过调研原始采集的数据和案例。扩展资料:论文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面临的一大作业,论文的基础就是选题。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十分广泛,各个学科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为实践服务,所以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首先,我们要注意本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所选的题目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这种问题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人民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第二,要注意主体的理论价值。上面说道我们要注意课题的实用价值,但是就不等于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不是提倡必须要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与总结调查报告有着本质的区别。
选择有现实意义的题目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反对那种脱离现实,一味咬文嚼字、繁琐考证、追求时髦毫无意义的东西,选择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才能有的放矢,写出的论文才会有价值。1、选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指与国民计生有关的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人民、民族的前途命运,因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例如,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2、选择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指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或期待解决的非全局性问题。例如,医疗体制、房价调控、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工资待遇等等关系千家万户的问题。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学生从研究现实问题入手,得出科工程参考的意见,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不要凑热闹,赶时髦。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客观条件等来选择热点题目。3、选难点问题难点问题,指有疑虑需要进行探讨和解答的问题。例如高校收费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选焦点问题焦点问题,指群众议论纷纷,愤愤不平,需要正确引导的问题。例如,先富或后富,分配的公平与否的问题,两级分化问题等等。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问题能够表示某种趋势,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类题目当然可以选择。写完论文 查重可以去早检测了解了解
1、选题应依志趣当着手写论文时,若是教授没有指定要写哪一类的题目,需要靠自己选择题目时,首先作者应考虑的问题,是必须对所选择的题目有其浓厚的兴趣,乐于作更深入的探讨。最简单的理由,是因为作者要花相当一段时间接触并研究这个问题,从看书、找资料,到分析撰写,如果没有兴趣,必定事倍功半。2、对所选题目应有相当准备作学术研究的人,对所选择的题目必须要了解适当的背景。在写论文之前,作者虽不一定需要对所选的题目完全内行,但必须有适当的准备。时要注意所选题目是否涉及外国语文,如果对所研究题目的外国语文没有相当基础,仅知道本国或地区的文字,以致材料不能蒐集齐全。则观点自然流于褊狭,研究时所遭遇的困难必然增多。此外,研究现代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都需要适当的研究工具,诸如统计方法等,如果从事这类统计调查资料的研究,没有适当的训练,必然是吃力而不讨好。3、题目宜切实,不宜空泛选择题目时切忌空泛而不切实。题目若太空泛,观念容易混淆,不容易得到明确的结论,也找不出重心所在,其结果必然言之无物,漫无目标,一无是处。这种论文不是现代科学中所说的论文,尽管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对于研究本身,却无多大价值。此外,有些题目往往不值得花时间去研究。我们常听说"小题大做",若干细枝末节的小题目,尤其是妇孺皆知之事,无须小题大做;但遇到要推翻一般妇孺皆知的公理时,不但需要小题大作,而且值得大做特做。论文选题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现实意义要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2、要注意选题理论价值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 用,而是要考虑有无普遍性的意义。3、难易适中,量力而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成果的综合性考核,选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经验相适应。考虑自己的知识积累,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考虑自己的资料来源,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难易适中,就要量力而行,题目大小要适度,一般来说是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千万别赶时髦,写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