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npian32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对待生于死、利与义的问题上,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孟子曾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此,舍生取义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进步的人生观被一代代仁人志士当作评估人生价值的标准。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一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壮士豪杰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真理和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如群星般在历史的天穹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终于血洒秦宫,慷慨就义;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留于后世的状元郎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作了最好的注解;直至近代,“一腔碧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火花凝铸于铁镣之中、迸发于刀光之上,流芳百世、永照后人。去年,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对我们的意志和勇气也是严峻的考验。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虽然许多年轻的生命因此而一去不返,但面对这些,没有人退缩,大家前赴后继,在逆境中不沉沦、在挑战前不退缩,终于,我们戴上了胜利的桂冠。这就是舍生取义!它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永不屈服的民族,艰苦和磨难只会把我们锤炼得更加坚强。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谱写出一支支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的精神之歌。 
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鲜明的特点。上古的尧舜禹时期,有其“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平等意识,战国时代,有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气,而唐朝则有其“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世景象。那么,这些时代特点让后世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的秘密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时代拥有奋发向上的思想。不断向前走的,不仅是时间本身,奋发向上的思想也会随时间一起迈着激扬的步伐,挺胸抬头地走下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人来演绎奋发向上的精神,践行奋发向上的美德,从而又给我们在历史的白纸上画出一笔笔美丽的图画。而我们,这些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就是创造时代精神的主力军。青年是标志时代的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及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时代责任属于我们青年,时代光荣也属于青年。在这次讲话中还做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比喻: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好比”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培养起奋发向上的精神,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脚踏实地的为学精神,在应该吃苦的时候,不要选择安逸,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选择逃避。当然,学习不仅是明白文化知识,更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以及高尚的品格,蔡元培曾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一个青年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他在社会中根本无法立足,更不要说去创造时代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建立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跟着时代走,把旧的陋习陋俗抛弃掉,多了解新鲜事物,从中汲取可取之处等。总之,这些做法对于价值观的养成是这样,对于一切事物,亦是如此。让我们广大青少年携起手来,共同用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创造美丽的中国!让这种时代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