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xb1989
回答
(一)题名(Title,Topic)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4.醒目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或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对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用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需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很多论文都要求有英文摘要,尤其是在高校里。英文摘要的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样,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但是,英文有其自身特点,最主要的是中译英时往往造成所占篇幅较长,同样内容的一英文来描述,其占用的版面可能比中文多一倍。因此,撰写英文摘要更应注意简洁明了,力争用最短的篇幅提供最主要的信息。第一,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不属于上述“四部分”的内容不必写入摘要。第二,对属于“四部分”的内容,也应适当取舍,做到简明扼要,不能包罗万象。比如“目的”,在多数标题中就已初步阐明,若无更深一层的目的,摘要完全不必重复叙述;再如“方法”,有些在国外可能早已成为常规的方法,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就可仅写出方法名称,而不必一一描述其操作步骤。 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内容方面的一致性,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两个摘要的内容”差不多就行”,因此在英文摘要中随意删去中文摘要的重点内容,或随意增补中文摘要所未提及的内容,这样很容易造成文摘重心转移,甚至偏离主题;二是认为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硬性对译,对中文摘要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敢遗漏,这往往使英文摘要用词累赘、重复,显得拖沓、冗长。英文摘要应严格、全面的表达中文摘要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删,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字也不能改动,具体撰写方式应遵循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符合英文专业术语规范,并照顾到英文的表达习惯。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是使摘要符合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的前提。通常情况下,摘要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都不是通篇一律的,而应根据具体内容而有所变化,否则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但这种变化又并非无章可循,其中存在着如下一些规律:
1、时态: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叙述研究过程,多采用一般过去时。2)在采用一般过去时叙述研究过程当中提及在此过程之前发生的事,宜采用过去完成时。3)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宜采用现在完成时。4)摘要开头表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及摘要结尾表示作者所"认为"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2、语态: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六)正文(Main body)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落即所谓逻个自然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七)参考文献[序号] 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提问
手写论文的题目需要上空一行下空一行那样写?还是直接顶格写啊?
回答
这样子
写完摘要两字,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内容。内容摘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需要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内容摘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
更多8条

一、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排列顺序(一) 封面:包括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包括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二级学院名称、专业、年级、论文总成绩、时间等。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二) 封二:指导教师评阅表。(三) 论文。(四) 封三:交叉评阅表。(五) 封四:答辩记录表。二、 毕业论文的打印和装订毕业论文(设计)一般用计算机打印,采用A4纸型,双面打印。(一) 页面设置毕业论文(设计)纵向打印,页边距要求:上(T):5cm。下(B):5 cm。左(L):5cm。右(R):5cm。装订线(T):5cm。装订线位置(T):左。其余采用系统默认设置。(二) 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论文采用宋体字,除特殊原因,一般不使用繁体字。外文一般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三) 段落设置行距设置值为5倍行距。其余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四) 页眉、页脚设置不设置页眉。页脚设置页码,页码采用小5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页。三、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结构与要求论文由前置部分和正文组成。(一)前置部分: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1、题名,即论文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不超过10个实词。居中,黑体三号字。2、作者姓名与单位。作者姓名与题目间隔一行,居中,宋体小四号字。单位另起一行,居中,宋体五号字。单位表述:(湛江师范学院××学院 湛江 524048)。3、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指令性,即不用阅读论文(设计)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主要是描述论文(设计)的观点或结论。不能有主观的评论,不能含有“笔者”、“我”等字句,300字以内。摘要与单位名称之间间隔一行,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仿宋五号字,“摘要”两字后用冒号起领,加粗。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达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另起一行排摘要之后,仿宋五号字,起行空两格,“关键词”后用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加粗。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5、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与中文部分对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二)主体部分: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1、正文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重点文句可加粗。英文、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1)标题层次理工科: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写;不同标题层次间用“”隔开(圆点放在数字的右下角),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如“1”、“1”、“1”等,编号要在左起顶格写。编号后若有标题,先写编号,再写标题,两者之间空一格;然后另起一行自左至右缩进两格写具体内容;编号后若没有标题,则在编号后空一格接写具体内容。文科:各级标题空两格左起。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五级标题为“①②③……”。若以一级标题作小标题,可以将一级标题居中,加粗,与前后段落间隔一行。(2)计量单位各种计量单位均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中文用全角标点符号;英文用半角标点。(4)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词,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名称。名词术语的简称必须是规范化的简称,论文中第一次出现应用全称。(5)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种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数字不能分开转行。(6)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公式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7)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8)表格和插图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名。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文末不用标点符号。一般采用三线表。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名。一般要求用计算机制图。文中图表须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序、表名、表注或图序、图名、图注。有国家标准的按照国家标准执行。2、注释注释置于正文的末尾;注释序号用①、②……表示。“注释”单独一行,空两格,加冒号,用五号宋体字,加粗。每条注释单独起行,空两格,用五号宋体字,转行顶格。注释及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按国家规定,以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标准S,专利P,研究报告R,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A,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数据库DB/CD,光盘图书M/CD,光盘软件CP/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具体格式见如下示例:☆专著:序号 主要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① [美]JD亨特著,安荻译文化战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出版年例如:① 田长霖21世纪高等教育的趋势与展望[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0,(3):6-☆论文集中的文章:序号 文章的主要作者文章题目[A]论文集主要作者 论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文章起止页码例如:① 季平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A]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60-☆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① 刘微流动人口子女到哪儿去读书?[N]中国教育报,1998-5-☆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例如:①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如:①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 881056073,1989-07-☆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如:①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ml,1998-08-16/1998-10- ①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 [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置于正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序号用[1]、[2] ……表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与注释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序号标法用中括号。当既有注释,又有参考文献时,注释在前,参考文献在后。具体示例:☆专著:序号 主要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1]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出版年例如: [1] 顾海兵高等教育仍是集权式管理[J]改革内参,1998,(19):24-☆论文集中的文章:序号 文章的主要作者文章题目[A]论文集主要作者 论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文章起止页码例如: [1] 季平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A]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60-。☆ 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 [1] 刘微流动人口子女到哪儿去读书?[N]中国教育报,1998-5-4、附录附录不与参考文献连接,另占一页。“附录”置顶,空两格,加冒号,三号黑体字。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四号字体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与正文相同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