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

wyy9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木sy

已采纳
1饼干、谷物类食品和面包等固体食物通常含有较高的食盐,用这些食物喂养幼小的婴儿会使他们在一生中偏爱咸味食品。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这篇研究论文表明,人们在生命的早期就应该努力减少食盐的摄入。论文的作者称,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在婴幼儿期存在一扇“敏感窗”,在敏感窗的作用下,接触到的某种食物和味道就会像编程序那样被编入大脑,日后便会渴望得到这些食物和味道。莱斯利·斯坦说,尽管婴儿一出生就明显地偏爱甜味食品,而且极为厌恶苦味食品,但在其生命的前几个月中对于咸味好像并不介意。当给两个月的婴儿喂盐水时,他们显示不出任何面部表情,这可能意味着婴儿没有喝出咸味,或者他们对于咸味毫不在乎。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斯坦及同事追踪了61名两个月大的健康婴儿的情况。如果孩子们已经开始吃饭,几乎有半数(26名)曾经食用饼干、软面包或谷物类食品,这些食物通常含盐量较高。在喝瓶水测验中,这些婴儿比那些没有接触过此类食物的婴儿多喝了55%的盐水。当这26个孩子到了学龄前的时候,再次了解他们对咸味的偏爱情况,发现那些早期食用富盐淀粉食物的孩子更加喜欢咸味。生命早期的饮食会改变咸味信号传输到大脑的途径,在生命的那个时段,大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表明早期的咸味饮食跟日后的咸味嗜好之间具有关联性。如果这一点属实,那么父母就有办法降低嗜好咸味的风险了。婴儿喂养的实践表明,如果让婴儿吃某种食物至少十次,他们就学会喜欢这种食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想吃这种食物,只是学会了容忍这种食物。研究还表明,甚至胎儿还在子宫里时,就可以通过妈妈的饮食了解味道,出生后通过母乳的滋味也可以了解味道。这种早期的饮食也能够帮助他们喜欢上其中的味道。2吃得太咸有损健康 “钠盐的过多摄入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降低人群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的发生,最终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高盐饮食可加重心脏、肾脏的负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人体对钠的生理需要量是很低的,成人每天需要氯化钠约为3至5克,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正常人减少盐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和死亡。如果食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我国估计每年死于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的人可减少50万。 揪出生活中的“隐形盐” “生活中看得见也摸得着的食盐,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可味精、熟食等食物中含有的‘隐形盐’很容易被忽视。一旦我们吃下去,它在无形中让我们的身体摄入了许多食盐。”成人每日最多摄入5克盐,其实已经包含了这些“隐形盐”,所以生活中也应当少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调味料,比如酱油、番茄酱、辣椒酱等。还应尽量控制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制品和咸菜、酱菜、咸鸭蛋等腌制食品,因为它们含盐量也特别多。 “应该提醒大家,某些甜品中也含盐。”比如饼干、冰淇淋等甜味食品也都含盐,因为奶酪、糕点成胚后储存发酵前,要在表面抹上一层盐来腌制,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吃的时候,盐味已经被那股浓郁的酸甜味掩盖住了,我们就没有感觉到盐的味道。 生活中控盐有技巧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有效控盐?一些控盐小诀窍: 吃完菜会把菜汤倒掉,这样能减少对食盐的摄入。有些人很喜欢喝菜汤,或是把菜汤倒入饭里泡饭吃,但炒菜时很多盐分都溶化在了菜汤里,菜汤里的盐含量是最高的,所以吃完菜最好把菜汤倒掉,可以减少盐的摄入量。 “烧菜时越晚放盐越好,既能保持口感,又能控制盐的摄入。”很多家庭的晚餐都会准备汤,最后喝的汤,尽量不要放盐,清淡入口,可以帮助清理肠胃。要做到少用盐,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多用醋,少放酱油,这样可以少放盐,改善口感。 “淡口味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菜里尽量别放盐,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1岁之内不建议放盐,2岁之后也要尽量少放盐,长大之后也要少吃薯片、话梅等零食,这些食品里往往含有很多盐。 “采用低钠盐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低钠盐当中的钠要比普通碘盐中的钠低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选用低钠盐就可以减少20%至30%的氯化钠的摄入。从味道上来说,低钠盐的咸味儿跟普通精制盐的咸味儿是差不多的,因为低钠盐中增加了氯化钾和氯化镁的量,氯化钾也是有一定的咸味儿,而且钾和镁对人体也是非常有益的。 广东人均日摄盐1克 世卫组织标准量:应少于5克 减盐迫在眉睫。省疾控专家指出,调查发现,广东人均日摄盐1克,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70%。“重口味”的后果,就是高血压患者群体庞大,“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50岁以上是1/2。”高血压又导致中风、心脏病、慢性肾病死亡率高,如果人均摄盐减至4~5克,专家推算广东每年因这些病死亡的人数将下降5万。 昨日,由省预防医学会、省盐业集团公司举办的广东省减盐行动正式启动,拟于三至五年低钠盐食用率达到30%左右。口味难改,因此,活动倡议“减钠不减咸”,以含钠70%、含钾30%的低钠盐,逐渐取代90%以上钠含量的传统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引,人均日摄盐量应少于5克;而中国营养学会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广东人、粤菜以口味清淡著称,摄盐是否达标呢? 省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然不达标,人均摄盐超标9%。她援引最新的广东省第三次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2010年,广东人均日摄盐1克;沿海居民爱食咸鱼,粤东居民尤喜腌菜,超标量更大;城市超标比例约六成,而农村则高达八成。 当然,与国内其他地区比,广东人确实吃盐少些:全国人均日摄盐量达6克。卫生部门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吃盐平均4克,农村地区更高达5克,总体而言“北咸南略淡”。 贪咸恶果 5个广东人1个高血压 “贪咸”伤不起。医学研究证实,高盐饮食可引致血压升高,因此限盐已经成为临床医学治疗高血压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手段。“高血压患者中,74%对盐敏感,也就是说高盐导致高血压。” 省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第三次全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显示,每5个18岁以上的广东居民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都是“贪咸”惹的祸,在吃盐更多的我国北方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 除了高血压,吃盐太多还会导致多皱纹,美丽减分。当然,高血压的危害更大,“要知道,我国居民85%死亡归因于这些慢性病,而心血管、脑血管病占40%,居死因首位,超过肿瘤。” 口味难改 低钠盐实现“减钠不减咸” 减盐迫在眉睫。在各种慢性疾病防治方案中,减少钠盐的摄入无疑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广东人均每日摄盐减至4~5克,全省每年这些病死亡人数下降5万人左右。” 不过,口味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专家因此推荐更为可行的“减钠不减咸”方案,低钠盐虽然钠含量减少35%~40%,但咸味差不多,比单纯减盐的可接受度更高。 不过,专家提醒,一般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等人群适宜吃低钠盐。而尿毒症、肾功能受损等肾脏病患者不适宜吃低钠盐。 吃低钠盐 每个人每个月只花2元 “我们是卖盐的,却乐于请大家少吃盐、吃好盐、健康用盐。”在昨日的广东省减盐行动启动活动上,我国不少地区已经率先启动“限盐行动”,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西藏等省(市)已向集体食堂、餐馆、家庭推广使用低钠盐;北京还明确提出通过三至五年时间,使北京居民低钠盐食用率达到10%。 低钠盐好过传统钠盐,属于优质食盐品种。改吃低钠盐后,会不会增加市民群众的负担?记者走访超市发现,400克一包的传统加碘钠盐为3元/包,250克低钠盐为9元/包,一个成年人吃低钠盐,一个月总量不会超过1袋,还不用花2元钱。 每天只吃一盖盐 一个啤酒瓶的盖子,去掉那层胶垫,装满盐就正好是6克;省卫生厅和广州市推广发放过控盐勺,那个小的容量就是2克,每天吃盐少于3小勺即可。 现在很多矿泉水、饮料瓶的瓶盖,都削薄了一半,这种瓶盖盛满了,就是4~5克。“足够了,因为面包、馒头、咸菜、油条等等都是有盐的。”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262 评论(11)

手机用户

1、盐与健康 盐,众所周知,一种调味品,“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说明盐是维持我们人体健康的必需的物质,它是我们吃饭时不可缺少的“食物”,我们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盐,我们做饭时会习惯性的加入盐盐成了我们人不可缺少的物质。 食盐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物质。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纳离子。他参与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均衡分布,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为使机体内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保证体液的正常循环,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人体不能没有盐,一般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维持生理基本需求。 摄入食盐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过量摄入食盐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如引发高血压、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研究证实,高盐饮食有升高学言的作用。饮食过咸时,大量的纳离子进入血液循环,大量水分就会潴留在血管中,从而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管壁收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据调查,日本某地区居民平均每天吃盐25克,患高血压的人占全体居民的30%~40%;在世界的另一些地区,每天吃盐只有5~15克,患高血压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每天吃盐量低于5克,几乎没有患高血压的。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每天食盐的平均摄入量为1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4倍。为了预防高血压等危害严重的慢性病,倡导清淡少盐膳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要超过6克(包括酱油、腌制食品中的食盐量)。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做到有效控盐。逐步改变口味过咸、过重的习惯,减少过量使用食盐和酱油。限制每天食盐的使用。可以用鲜艳捎来控制盐的摄入。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一般20毫升酱油中含有3克食盐,10克黄酱含盐1。5克,在用酱油和酱类时,应相应减少食盐用量。在烹饪时,使用少许食醋可以提高菜肴的鲜香味,满足口感的需要。还要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的摄入量。 我们了解了盐这种物质,还知道摄入过多的盐不好,那么我们就要做到有效控盐,相信有盐参与的生活会越来越有滋味,我们的身体会越来越好。 2、食盐与健康 大家好,你们知道食盐的危害吗?如果不知道的,可肯定会说:“你的说的不对,如果对的话,你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村人都说,我们只要多吃盐力气就会变大,所以我们要多吃盐,因为只有这样力气才能变大。啊?”许多农村人都说:“我们只要多吃盐力气就会变大,所以我们要多吃盐,因为只有这样力气才能变大。"下面,就让我给你们讲一讲盐的危害吧!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盐是人们的必需品。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诗句,有“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点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古时候,荷兰、瑞典等国对于触犯刑律的人,就规定在一个时期内不准吃盐,以作为惩罚。 但是,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有人调查过日本东京北部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他们平均每天吃盐25克,患高血压的人占全体居民的30~40%;在世界的另一些地区,每天吃盐只5~15克,患高血压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每天吃盐量低于5克,几乎没有患高血压的。因此,专家们建议,成年人每天的吃盐量,最好不要超过12克。 所以盐吃多了病也来了。 所以,我要呼吁:“我们大家都应该少吃盐,当然也不要多吃盐,只有一天不超过6千克身体才会健康,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健康,就让我们恰当的吃盐吧! 3、盐与健康 食盐是生活的必需品,“百味盐为先”,如果缺少食盐,再多的山珍海味也令人难以下咽。但是,盐到底怎样吃才健康呢?本来我对这件事不以为意,谁知,最近我查阅到的资料却令我大吃一惊。 原来,盐有这么多好处呀!如果用食盐和苏子根煎水洗脚,可以治脚气病;常用盐水擦洗皮肤,不仅可使皮肤健康,还能增强抵抗力;食盐有止痛作用,如热水烫伤了皮肤,擦点盐可以减少疼痛;天热喝点淡盐水,可以防治大便不通、喉咙痛、牙痛和腹痛;每天早晨喝一杯盐开水,更是可以避免嗓音发哑;如果一不小心误食了有毒食物,喝点盐开水,可以解毒;我最喜欢喝牛奶了,可是夏秋牛奶易变质,在牛奶中少加点盐,能使牛奶保鲜期延长;蔬菜瓜果食用前,先将其浸泡在淡盐水中20分钟,能去除残存的农药、寄生虫卵,有杀灭病菌作用;煎鱼前将鱼放在盐水中洗净,鱼就没有泥土和腥味了。 可是,盐能带给我们健康,是否能带给我们疾病呢?我查阅书籍,结果发现许许多多的人吃盐的方法都会影响健康。摄入食盐过多会引发高血压、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为了预防高血压等危害严重的慢性病,倡导清淡少盐膳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提出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要超过6克。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控制食盐量?在此我请教了许多对盐与健康有研究的人,他们提出以下几点:我们要逐步改变口味过咸、过重的习惯,不能过量使用食盐和酱油;限制每天食盐的使用,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每餐按量放入菜肴;一般20毫升酱油中含有3克食盐,10克黄酱含盐1。5克,在用酱油和酱类时,应相应减少食盐用量,在烹饪时,使用少许食醋可以提高菜肴的鲜香味,满足口感的需要;还要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的摄入量。 看来,吃盐也是一个大问题,值得每一个人仔细研究。让我们珍爱生命,唱响出于自己的“幸福”之歌! 4、盐与健康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天天接触盐,可见,盐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有些人,为了饭菜的可口,就多加盐,日积月累,就引起了许多健康问题,如引发高血压、骨癌、骨质疏松等疾病。据调查,日本地区居民平均每天吃盐25克,结果患高血压的人占全体的30%~40%;而在世界另一些地区,每天吃盐只有5~15克,患高血压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每天吃盐量低于5克,几乎没有患高血压的。儿童也应该减少対盐的食用量多数儿童食用盐量与成人一样多。研究表明,儿童期接受高盐饮食,日后更容易患高血压。高盐低钙饮食的儿童日后也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对于婴幼儿,高盐饮食非常危险,因此,1岁内婴儿饮食无盐。1~6岁儿童每天吃盐不能超过2克。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每天的平均摄入量为1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得2。4倍。 盐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再加之山东人口味普遍偏重,食盐量大,患高血压的机率就会增加。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出现,我们应倡导清淡少盐膳食,可以根据以下减盐方法来进行减盐行动: 1、逐步改变口味过咸、过重的习惯,减少过量使用食盐和酱油。 2、限制每天食盐的使用。可以用鲜艳捎来控制盐的摄入。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3、一般20毫升酱油中含有3克食盐,10克黄酱含盐1。5克,在用酱油和酱类时,应相应减少食盐用量。 4、在烹饪时,使用少许食醋可以提高菜肴的鲜香味,满足口感的需要。还要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的'摄入量。 5、少吃这四种食品:果蔬汁、关东煮汤汁、白面包和早餐麦片。 这四种食品的含盐量高,除此之外,吃一些低钠的食品。在昨日的广东省减盐行动启动活动上,我国不少地区已经率先启动“限盐行动”,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西藏等省。 向集体食堂、餐馆、家庭推广使用低钠盐;北京还明确提出通过三至五年时间,使北京居民低钠盐食用率达到10%。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少盐多健康。 5、少一分食盐,多一分健康! 关于盐与健康,大家可能稍有认识,甚至还有不了解的。那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吃盐才健康,让大家了解了解吧! 我们的生活中“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的身体里既不能缺盐,因为没有盐会没劲,甚至昏迷,但也不能多盐,多了易导致高血压。你知道吗: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纳离子。盐参与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均衡分布,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为使机体内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保证体液的正常循环,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人体不能没有盐,一般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维持生理基本需求,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因为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mg,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所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mg,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mg左右,因此,在每天食物的基础上,摄入3g食盐就基本上可以达到人体钠的需要。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渐渐意识到高血压的高发病率与盐有关,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每天摄入6克的盐就可以满足身体需求,我国防控高血压刻不容缓,另外,盐不单对高血压人群的生活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群还会出现盐敏感问题。60%的高血压病人是盐敏感者,而正常人中的盐敏感者也高达1/4,因此,在健康人群中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也很有必要。你们知道如何控制吃盐吗? 1、逐步改变口味过咸、过重的习惯,减少过量使用食盐和酱油。 2、限制每天食盐的使用。可以用鲜艳捎来控制盐的摄入。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3、一般20毫升酱油中含有3克食盐,10克黄酱含盐1。5克,在用酱油和酱类时,应相应减少食盐用量。在做饭炒菜的同时,使用少许食醋可以提高菜肴的鲜香味,满足口感的需要。 4、还要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的摄入量。 5、对老年人烹调中可以用醋、荠末和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来减少食盐的数量。 现在你们了解了吧!
140 评论(12)

zhwl

网上百度,你改改别的地方
24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