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00071425
1、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方法、议论文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的写法、议论文的种类等。 2、思想准备: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如果认识不清,你可看相关的书,《名人名言》《论点论据大全》可以说是个 捷径。 平时要注意积累,如每天背两条名言,即一个故事。 这样,你就会写好议论文。不知你对议论文掌握的 如何,不知下面的内容对你是否有帮助。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 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②开头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道理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 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 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 “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是等。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 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 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 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 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 作用。 初学这些议论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从模仿开始。以一篇文章为例。最典型的是吴晗的《谈骨气》 : 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 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论部分 :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 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 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 三个部分之间都有过渡:在引论和本论之间有“我们祖 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 事迹,还有他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出下面三个事例的叙述。本论和结论之间有“孟子的 这些话,虽然在两千多年 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他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间,有 “另一个故事”“ 还有个例子”进行过渡。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 论部分解答 “是什麽”的问题;本论部分解答“为什麽(又骨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麽办”的问 题。 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个事例的后面都有几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阐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把事 例紧 紧地扣在论点上,是论点和论据联系的纽带,否则就就事论事,论点和论据脱节了。 你初学写议论文, 可学习模仿这个结构。 本文选的事例很典型。从不同角度选取了三个事例:包容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 不同历 史发展阶段;三个人物形象代表了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从古代文官到现代知识分子。三个事例所表现 的英 雄气概,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时又骨气的”之一中心论点。 你再写论文时,如果用两个以上的事例,也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 书店有卖《论点论据大全》的,你可以买来,选一个专题,写前想清楚,模仿着上面的结构,列好提纲再动笔写。开始科写短文,选一个事例,一条名言,连缀成文。 你就用上面的方法试着写吧,一定会成功的。 
一、积累课文中的素材南大的徐雁教授在“经典阅读与人生成长”专题讲座中说到,“高考作文的高低往往是见识的高低,学生应真实而正确的反映个人的感悟。高考的高分作文往往是不同凡响的文章,而不同凡响靠的就是见识,就是日积月累的阅读积淀。”语文教材凝聚了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的写作注入了活力。由于人生阅历、生活经验的不足,不少学生在写作中难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巧妙引导和运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11/4页可用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学习《荆轲剌秦王》可用于“生命的价值”“正义”“责任”“勇气”“顺应潮流”等相关作文中,运用时既可以正面赞颂荆轲的“义”“勇”,也可以论证人应该顺应历史潮流,以一己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等。《劝学》中有大量的佳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联系实际应用这些佳句。二、利用教材仿,,朱熹曾经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模仿其本质就是在读和写中架起桥梁,谋求读和写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要素。仿写借鉴也是一种技巧,它可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修辞方法,常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仿写,语句方面,可以做句子结构仿写,整散句仿写,语段方面,可以是语段结构仿写,表达方式运用仿写,全句仿写,可以仿写范文的谋篇布局,仿写范文的表现手法等。人教版必修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艺术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堪称精品中的精品。通过阅读品鉴《荷塘月色》,总结文中的写景方法,巧妙运用语段写作能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基础。《荷塘月色》中最经典的画面是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是典型的写景语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解画面中的景物,这是写作的线索和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