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1

曾亚威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5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oe是丫子

已采纳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500字

122 评论(12)

宁馨儿zs

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搬到新房子以后,妈妈说:“家里的开销真大啊,每个月水电煤气还有物业费、电梯费要不少钱呢,要节约一点了,还是先去开通分时电表吧!”六个月以后,供电公司的电费账单来了。我问妈妈:“你开通的分时电表真的节约钱了吗?”妈妈说:“你自己去研究一下吧。”我打开账单一看,2009年1月到6月,我们家一共用了2724度电,其中峰时用电量是2060千瓦时,谷时用电量是664千瓦时,峰谷用电量比例是75:25。到底节约了多少钱呢?我拿出笔来一算,如果没有分时电表,我们家应该支付1439元,开通后,只要支付1388元。“妈妈,我们节约了51元钱。”我对着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喊道。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说:“分时电表确实节约了,不过,我们还要想想别的节电的方法。你和爸爸也出出主意。”爸爸说:“空调可以把温度调到26度,房间的门窗关严实了,可以节约不少电。”妈妈点点头说:“我记得有首儿歌‘高档启动低档转,慢慢转着就省电,风由凉处吹热处,蒸蒸暑气不愁散。’”我说:“妈妈说得真好,我老是不节约用电,以后我看完电视就及时关掉,上完卫生间一定记着关灯了。”正说着,家里的洗衣机嘟嘟嘟地提醒已经洗好了,我脑袋里灵光一闪:“洗衣机也可以晚上九点以后再洗啊!”妈妈笑着点点头:“确实是个好主意!”我高兴地对妈妈说:“节约了电费,我们就可以买别的好东西了。”妈妈说:“节约电费不仅为家里省了钱,更重要的是节约一度电等于节约4升水等于节约4千克煤,等于减少排放997千克二氧化碳呢!”我恍然大悟,原来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就是在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啊。我一定要节约用电。
81 评论(10)

西似小六

今天上午,我闲着没事干,妈妈说:“既然你没事干,那我就考考你吧?”“好呀,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 “第一题:有一只长尾鳄鱼,它的尾巴是头部长度的三倍,而身体只有尾巴的一半长。它的尾巴和身体加在一起是35米,问它有多长?”我开始计算:“可以想象把鳄鱼分成几等分,头部算一份。由于尾巴是头的三倍,尾巴就应该占三份。身体是尾巴长度的一半,因此身体应该占3/2份。这样一来,鳄鱼的总长是1+3/2+3=11/2 份,其中头部恰好占一部分,所以可以先把头长算出来: 头长:35÷(1+3/2+3)=35 ÷11/2=27/110(米) “照你这么说,鳄鱼的头长是27/110米喽?”“对等等,不对!”“怎么又不对了?”妈妈笑着问,“35米只是鳄鱼的身体和尾巴的长度,不包括头的长度。求头长时,应该用3/2+3去除才对。”我“嘿嘿”笑了几声,说:“正确的算法是: 头长=35÷(3/2+3)=35÷9/2=3(米) 总长=35+3=65(米)” 妈妈笑了笑:“想不到你还有两下子,再考你一道题。”“行!”我再次答应了妈妈。 “有一只大象,它很爱喝酒,它有3只装酒的桶,大桶可以装6升,中桶可以装4升,小桶可以装3升。一天,大象找到一桶6升的酒,它的老婆要5升酒,儿子要1升酒,它用这3只桶怎么分?” 我想了想,说:“先把6升的酒倒满中桶,这时大桶中还有2升的酒。再把中桶的4升酒倒满小桶。由于小桶只能装3升,这时中桶里还剩下1升。最后把小桶的酒再倒回大桶,大桶里就是5升了。把大桶给老婆,把中桶给儿子就行了。” “挺聪明,不错,今天给你买好吃的。”“耶!老妈万岁”
131 评论(14)

KinseyLiu

六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要做到“五个注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改倡导的“自主式”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教学方式,它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理念的完美体现。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学生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如何落实新的教学课改精神,才能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本文就围绕“五个注视”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一、注视激发“小主人”自主学习的心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做到“两个善于”:其一,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自主获取学习信息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求知探究。其二,善于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的思维方式。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数学思维的魅力所在,在自主探索中,学生才能自始自终保持当学习的主人的心态。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板书:5、50、500。问:“谁能联系这三个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位学生提出:“能在这3个数的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5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