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你
他走了,不是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倒在了探索高科技战争的征途中。 2000年5月25日凌晨,秦皇岛军分区原参谋长赵维克在刚刚完成北京军区赋予的战役地形勘察保障任务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以身殉职。发病时,他的书桌上摊放着《高技术战争大词典》、《军事学术》等军事专著,微机中一篇军事论文已写了一半…… 在赵维克的遗物中,在他的亲人、战友们的叙说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共和国军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这是一本发黄的《外军军事学术》杂志,上面登载着赵维克撰写的学术文章《论外军进攻战役突然性及其特点》,文中对中东战争、两伊战争、马岛战争的起因、得失,以及情报、电子、供给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做了详细的论证,为研究外军作战特点提供了依据。像这样发表在各种军事学术杂志和报刊上的论文还有几十篇,共150多万字,其中10多篇获得了学术奖。他主编的《外军研究》,成为军校学员爱不释手的参考教材。作为共和国的新一代军人,赵维克居安思危,始终关注着世界军事风云的变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 “在维克火化那天,我把他最喜爱的《军队凝聚力原理》一书,放在他的身旁,随他而去了。”赵维克的妻子胡晶对我们说。胡晶清楚地记得,这本书是维克在她休产假期间写成的。当时,部队给了维克半个月的假,让他回家照料。谁知,维克却把她和孩子交给了老人照顾,自己整天泡在图书馆查资料,不分昼夜地写起书来。在这本书里,维克用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定量的原理分析了凝聚力的特点和规律,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成为炙手可热的军事理论读物,被收入《中国军事文库》,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秦皇岛素有“夏都”之称,是外宾经常光顾的滨海城市。赵维克先后接待过菲律宾国防部长、埃及副总长、以色列国防军前助理副总长、俄罗斯边防总局局长等许多外军领导人。他能用流利的英语、法语与客人交谈。他的英语达到了6级以上水平。有人也许要问,赵维克又出书,又懂两门外语,他不是硕士也是学士吧?其实,赵维克1968年底入伍时,仅读了初中二年级。 赵维克的一位老领导回忆说:“维克的最大特点是爱学习、爱钻研。他曾告诉我,他一生要掌握4门外语,要直接阅读世界各国的军事书籍,掌握最新的军事信息。”赵维克生前常说,没有文化,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新一代军人,要追赶世界军事科技潮流,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他每天晚下班一个小时进行学习,记外语单词,阅读理论文章,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家里的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的墙上,到处贴着要背记的外语单词。维克的母亲捧着那本布满批注的《英汉词典》心痛地说:“维克每次从部队回北京看我,都要跑书店抱回来一摞书,全是外文的,垒在那儿,像码的砖垛似的……”在赵维克的遗物中,有南昌陆军指挥学院颁发的指挥专业专科毕业证书、石家庄陆军学院颁发的军事指挥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中央党校颁发的政法专业本科毕业证书,还有厚厚的一摞英语、法语、日语、德语笔记。书柜中摆满各种书籍,光自费订阅的军事杂志就有15种,许多书籍和杂志都留有他的墨迹。那3本毕业证书都是他自学获取的。 斯人已去,遗物犹在。一篇篇论文、一本本笔记,记载着赵维克30余年的奋斗、拼搏和追求历程。位卑未敢忘忧国。赵维克不是纸上谈兵的人,他把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军事本领全部用在做好军事谋略工作上,在军分区参谋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秦皇岛市作为沿海城市,战时容易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赵维克经过深入调查,提出人民武装建设要遵循“着眼需要、因地制宜、专业对口、平战结合”的原则。他依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人才密集型单位,组织成立了全省第一支民兵海上雷达侦测分队、民兵摩托化分队、民兵工程抢险分队和外语译报、计算机网络、气象报知、核生化检测、电子攻击、卫星通信等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开创了新时期民兵编组适应高技术战争的新路子,受到上级的称赞。 在赵维克的遗物中,一摞科技奖证书特别显眼。这是他立足民兵现有装备,发挥主观能动性,大搞技术革新的真实记录。他先后组织大家研制的“战备指挥系统”、“远程红外电子督哨系统”、“警戒管理电子系统”等12种新装备,在河北省军区科技练兵成果汇报会上做了展示,他的一些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军分区司令部的同志说:“北约野蛮轰炸南联盟时,赵维克了解到北约在战争中首次使用了石墨炸弹,给南联盟电力系统造成很大危害。他很快提出了‘建立电力系统防石墨炸弹电动战多层屏蔽网’的设想,并让机关同志多次到科研机构收集资料,组织攻关。他去世的前一天,还向大家交代寻求地方协作单位研制防石墨炸弹的有关事宜,并反复叮嘱必须抓紧时间拿出攻关方案。”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赵维克总是身先士卒,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1999年9月初,赵维克组织民兵雷达侦测分队在海上进行侦测巡航导弹演练时晕船呕吐,最后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守指挥岗位,直到演练结束。 “赵维克在与时间赛跑。他把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了事业上。”许多认识赵维克的人都这样说。让我们看一看,赵维克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样度过的:5月23日,赵维克带领大家完成了北京军区战役地形勘察保障任务。在这之前,他为筹划这项工作已高负荷运转了一个多月,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晚上11点多才回家。任务完成了,他让大家休息两天,而自己却没有停歇。 5月24日早上6点半,赵维克吃过早饭,妻子催他到医院进行每年历行的体检,他说:“新来的副参谋长情况不熟,我去找他聊聊。完了,我给你打电话,咱们一起去体检。”然而,这个电话他一直没打。 那天,赵维克的办公室人员进进出出,电话声不断,战友们数了数,他一天先后向有关人员交代了20多项工作。回家吃晚饭的时候,已经快8点了。 夜深了,妻子劝他休息,他说:“你睡吧,我上网看看就睡。” 妻子一觉醒来,一看表已是凌晨一点了,赵维克还坐在电脑旁敲打着键盘,正在赶写一篇军事学术文章。她心痛地说:“多晚了,还不睡!” “就睡,就睡!”赵维克头也不回地回答。突然,他感到胸口闷得慌,电脑没来得及关,就歪在床上歇了会儿,稍好一点,又拿起当天刚到的《军事学术》翻了起来。大约凌晨3点40分,他心口剧烈疼痛已无法忍受,被惊醒的妻子叫来医生,但已无力回天。赵维克因大面积心肌梗塞而告别了47岁的人生和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官兵们说:这两天是我们参谋长一生的缩影,因为他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赵维克的生平,记述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赵维克1953年7月出生在我军一位高级干部的家庭,1968年入伍,1971年入党,历任战士、技师、军校教员、研究员、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在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忠于党的事业,忘我工作,甘于奉献,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型军事指挥干部……”赵维克逝世后,河北省军区党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赵维克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北京军区政治部发出了《关于赵维克同志先进事迹的通报》,军委和总部领导对他的先进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 赵维克去了,但他那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顽强进取精神,为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而努力拼搏的崇高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中国的军事战略和理论"……坚决履行好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概 述中国的军事理论家制订了一项实施理论推动下的改革框架,以建立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军队这一理念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力量乘数的作用,从而使解放军能够在中国边境以外更远的距离上实施精确打击的军事行动通过汲取外国战争,尤其是包括"持久自由行动"在内的,美国领导的战役的教训,苏联和俄罗斯的军事理论,以及解放军自己尽管很有限的作战历史经验,中国的军事计划人员正在寻求改造整个中国军队这些改革的速度和规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解放军仍未在现代战争方面经受检验这种作战经验的匮乏使外界对解放军在实现其军事理论抱负方面进展的评估复杂化中国的高级文职领导人当中的内部评估和决策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基本上缺乏直接的军事经验,因而在发生危机时更可能会做出错误的估计这种失算同样会带来灾难,不论其所依据的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指挥官的建议,还是脱离现代战场现实情况的"科学"作战模型军事战略指针中国并不发表与美国的《国家军事战略》相当的文件因此,外部观察家对领导层有关动武的思考或影响到解放军兵力结构和理论的应急情况,都缺乏直接的洞察对权威性的讲话和文件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依靠一系列总原则和称为"军事战略指针"的指导来计划和管理军队的发展和动用解放军并没有提供这些"指针"的内容供外界研究学术研究表明,目前的"指针"很可能可以追溯到1993年"指针"反映出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和苏联解体对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影响,为10年来解放军的很大一部分改造奠定了基础然而,一次次讲话,权威评论和新的军事训练指导方法都表明,1993年的"指针"的一些内容最近可能经过了修改这些修正看来反映出中国对其所处的安全环境和现代战争(即"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性质的看法,中国军事现代化方面的进展和从中汲取的教训,从"建设"用于信息时代的现代战争的军队向为了"打赢"这种战争而训练的转变,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底色"指针"的作战或"积极防御"成分看来保持完好按照"积极防御"所主张的防御性军事战略,中国并不发动战争,或者进行侵略战争,而是仅仅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然而,北京有关对其主权或领土攻击的定义模糊不清在中国现代战争的历史所充斥的实例中,中国领导人都声称,军事上的先发制人是战略防御行动例如,中国将其对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的干预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类似地,权威说法还把与印度之间的(1962年),与苏联(1969年)和与越南(1979年)的边境冲突称为"自卫反击"这种逻辑表明,如果动武能够维护或推进其核心利益,包括其领土要求(例如解决台湾问题和尚未解决的边界或海上的领土要求等),中国就可能会发动军事上先发制人的打击,也许是在远离其边境的地方中国正在制订一项先发制人的战略吗 10年来,随着解放军从一支以步兵为主和力量投射能力有限的军队转变成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资源的比较现代的军队,中国获得了武器系统,采纳了使之能够在周边地区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攻击(包括突然袭击)的作战理念·截止到2006年10月,解放军第二炮兵的武库中有大约900枚短程弹道导弹由于获取了苏—30攻击机和F—10战斗机———两者都装备着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中国的进攻性空中力量得到了改进解放军还正在加强信息战,电脑网络作战和电子战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可以用于先发制人的攻击·解放军的作者们说,当遇到更加强大的敌人时,先发制人是必要和合乎逻辑的中国的军事理论材料强调,静态的防御不足以在现代军队的高速和破坏力基础上保卫领土其结果是,解放军的作战理念寻求阻止敌军集结和利用进攻性打击来掌握主动权,从而使敌人不知所措解放军的理论家们认为,有效的防御包括在敌人领土上,赶在其能够动用之前摧毁敌人的实力中国获得了力量投射资源,包括远距离的军事通信系统,空中指挥,控制和通信用飞机,耐久力很强的潜艇,无人战斗机(UCAVs),以及新的精确制导空对地导弹这些都表明,解放军正在形成采取先发制人军事行动的更强实力解放军的训练注重"出其不意的"远程打击训练或针对敌人海军舰只群的协调一致的空中/海军打击这也可能显示出,它打算赶在本地区爆发危机之前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选择根据解放军的《战役学》文件(2000年),一旦敌对行动开始,"'积极防御'的要旨就是主动歼灭敌人……虽然从战略上讲,要以积极防御为指针,但'在军事战役中'重点要放在掌握主动和积极进攻上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积极防御的战略目标"除了开发歼灭敌军的实力之外,解放军还正在探索动用有限武力的选择方案中国的战役理论把这种选择定义为武力的"非战争"用途———政治胁迫的延伸,而不是全面的战争行为1995年和1996年在台湾海峡进行的两栖演习和导弹发射就是武力的"非战争"用途的实例然而,这一概念还包括空中和导弹打击,暗杀和破坏等这种文章突出显示了中国做出错误估计的可能性,因为任何这种行动的打击对象,即使不是范围更加广泛的国际社会,都会视之为战争行为有关战争的一项全面观点20年来,中国的文职与军事战略家一直就现代战争的性质问题进行辩论这些辩论汲取中国战略传统及其历史经验内部的来源,以提供对"军事革命","非对称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看法这种辩论突出表明了中国对战争的非动能手段的兴趣,以及经济,金融,信息,法律和心理工具在中国的战争计划工作中的作用的增强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文件《军事战略科学》(2000年)突出表明了中国军方全面和多方面的战争观点文件说:"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而且还是政治,经济,外交和法律战线上的全面竞争"最近,中国的军事战略家对国际法越来越感兴趣,把它当作在战斗前对敌手产生威慑的一项工具在台海背景下,中国可能会利用一场信息战,把第三方的干预描绘成按照国际法属于非法中国还试图影响国际舆论,使之有利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曲解,通过在学术意见和国家观点中放弃长期公认的航行自由规范,而接受有关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其上空,可能还有外层空间享有更大主权的解释非对称战争确认和利用非对称性是中国战略和军事思维的一个根本方面,尤其是作为一支较弱的军队打败比较强大的军队的手段自从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和"联军行动"以来,中国的军事战略家一直注重采取非对称对策来利用技术上占优势的对手的弱点1999年《解放军报》的一篇社论明确阐述了这一点:"占绝对优势的强大敌人当然并非没有较弱的一方可以利用的弱点……我们的军事准备的直接宗旨必须是找到利用强敌弱点的策略"中国对非对称战争选择的探索可以在其大量投资于弹道和巡航导弹系统方面看到这些系统包括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水下作战系统(包括潜艇和先进的水雷),太空对抗系统,电脑网络作战和特别行动部队中国军事战略中保密性和诡计的作用中国军事战略中对在冲突中掌握主动权和使敌手不知所措的注重,带来了对在战略,作战和战术层次上采用诡计的重视中国的军事理论材料把战略诡计定义为"引诱对方形成错觉……并在造成人力和物资方面的最小代价情况下,以一种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方式产生各种假象,从而使自己获得战略上的优势地位"除了信息战和常规的掩护,隐蔽和诡计之外,解放军还汲取中国的历史经验,并从战略和诡计在中国的治国之道方面所起的一贯作用中汲取智慧最近几十年,解放军内部重新掀起研究孙子,孙膑,吴起和商鞅等中国经典军事人物及其著作的热潮这些著作全都包含有关运用诡计的戒律中国共产党对保密性的严重依赖与军事上的诡计共同作用,限制了国家安全决策,军事实力和战略意图方面的透明度然而,过度的信心可能是由于军事领导人迷恋于战略和诡计所带来的捉摸不定的好处此外,指挥官用来对付敌手的技能也可以用于掩盖解放军系统内部的坏消息的传播而这种传播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保密性和诡计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给中国的敌手,而且给中国领导人造成迷惑
15 求一篇军事理论论文,1500字左右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以及军队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