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一
论文的名称文件名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论文的名称一个是作者的名称 
1、如何投稿?投稿你需要找一个收集约稿函的平台,然后通过平台筛选出适合你的约稿函。尤其是新手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在投稿前找准你的写作类型,以及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公众号,否则很不容易过稿。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2、投稿的格式其实稿子并不是写完了就完了,格式的对错甚至关系到编辑打不打开你的稿件。来,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是个编辑,打开邮箱看到满满当当整页的邮件,还没开始看就觉得脑袋疼了。仔细一看的时候,发现有人直接放个标题就发过来,有人写了投稿两字就扔了过来,还有的发的是自己笔名,各种邮件标题五花八门,没几个按照约稿函的格式来发。如果是我面对这样不合格的标题,是绝对不会去打开这封邮件,更别说去看稿子了。文章的格式,尤其是的标题,是每个约稿函上都三令五申,说烂了的要求。所以如果你在投稿的时候,没有按照约稿函的要求去写邮件主题,那么就不要埋怨为什么被退稿了,因为很有可能,编辑都没有看你的稿子(摊手)所以说内容方面好是一方面的事情,门面上的问题也一定要注意。下面就来说说投稿的格式:正文内容格式邮件标题格式邮件正文格式一、正文内容格式正文内容指的是你写在word中,并以附件形式添加到邮件的东西。长的是这个样子很多新手会说,约稿函里并没有提到过文章的格式要调整什么样子啊?的确人家没有明确说。但是!有的约稿函会稍微提起一两句,不知道又没有人注意到:委婉一点的,可能会这样说:稍微详细一点的,可能会这样说:你的正文内容就相当于你的试卷首页,老师们老师们都说过,写的干净工整还有卷面分的,更何况你这个是要赚稿费的。正文内容乱七八糟,一点格式都没有,印象分就没有了。那么正确的正文的格式是什么样子呢?文章标题三号字加粗正文用等线或者宋体小四号字两端对齐一段不能超过手机屏幕5行行距为5或0段间距为两个空格键如果是投杂志稿,那么需要首行缩进当你这样调整好正文内容以后,整个页面就会变得很有层次结构了。另外这里再多说一句,要在末尾加上你的联系方式和笔名。如果你只是把联系方式加在了邮件,编辑把你的文章下载后,本来想通知你过稿,但是又找不到你的联系方式,邮箱里的邮件众多,他也一时半会找不到哪个是你,也许就会放弃了。所以我们要杜绝一切这样不利的可能。二、邮件标题格式邮件标题是编辑看到你的投稿的第一眼,至关重要。但是就是有很多人费劲巴拉写完稿子,眼瞅着就到最后一步了,结果不按照格式去写标题,因为这个原因编辑没有看稿子,简直亏大发了。而且很多约稿函里都清清楚楚的写出来邮件标题的格式是什么,比如下面两个约稿函。是不是很清楚?所以你只要复制粘贴然后做一下修改就好了。这一步绝对不能省,按要求写就完了。三、邮件正文格式大部分约稿函都要求,你的稿子放在word里添加到邮件附加,然后发送给编辑。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约稿函是要求将稿子粘贴到邮件正文,如果是要求粘贴到正文,并且邮箱标题没有要求联系方式,你需要文章结尾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编辑来找你。不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约稿函有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这做一个提醒。邮件的正文是在邮箱的发送主页,下图的位置。如果说,我们把word添加到了附加,又填好了邮件标题,但是留下这么一大块空白的地方,看着也挺不舒服的。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在这里填写个人简介,介绍你的是谁,稿子的名字,什么类型,是否原创,如果可以最好简单做个稿子的介绍,最后加上个人联系方式。话术要说的客气一点,这样编辑看见觉得这个人比较有礼貌。就算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步骤。个人简介可以这样写:某某编辑您好!我是XXX,我的投稿文章《XXXXXX》,是一篇干货/情感/情感类的文章,文章是本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稿子。如果有幸采纳,请联系方式:XXX。谢谢!最后在附件加上你的文章。投稿的格式问题我都说完了,看到这里你应该发现,里面的很多地方是约稿函没有提到过的。虽然很多要求约稿函里都写的清清楚楚,但是关于这些格式要求什么的,因为太过广泛,所以没办法全在约稿函提到,所以只有经常投稿的老手才知道这些规则。对于从来没有投过稿子的新手来说,不了解这些“潜”规则,虽然不能直接被拒稿,但是起码能在了解了以后可以提高过稿几率。希望小白们可以仔细看看这个文章,在下次投稿的时候,尝试着去这样调整一下文章格式。最后祝大家可以尽快成为上稿大神~
论文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作者署名首先应该从学术规范角度来考虑。一篇论文的任何署名作者均须有实质性贡献,且知晓论文的全部内容和投稿事项。一些期刊在收到稿件时,会给每名作者单独发信确认是否知晓自己是作者。未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如果是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成为作者,可能会被判定为学术不端。即使有贡献,在成为合著者时也需要谨慎,因为一旦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现象,那么所有作者可能都需要承担责任。接着需要考虑谁是第一作者和谁是通讯作者的问题。有多名作者时,人们可能会看重是否为第一作者,谁是通讯作者。严格而言,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有不同含义。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的真实含义从根本上来说,通讯作者在投稿出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第一个作者实际上是做研究和写稿件的人。作者的顺序可以按照最适合于研究小组运作的任何顺序排列,但提交出版必须由通讯的作者完成。也可以是你不属于某个课题组,想独立发表自己的论文,那么你很可能同时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义:通讯作者是在稿件提交、同行评审和出版过程中主要负责与期刊沟通的个人。通常,他或她还确保期刊的所有管理要求,如提供作者的详细信息、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文件以及收集利益冲突的表格和声明等都已正确完成,尽管这些职责可能会委托给一个或多个合著者。一般来说,通讯作者是在科学研究论文的提交和出版过程中有一些或很多经验的高级研究人员或团队领导。他们不仅对论文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有能力确保论文顺利、成功地完成出版过程。一名通讯作者应该怎么做?在研究传播的每个阶段,一名通讯作者负责几个关键方面——出版前后。如果你是第一次成为通讯作者,看看下面6条简单的提示,它们将帮助你成功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确保遵守主要截止日期准备好可以提交的稿件制作一个提交全文件包正确获取所有作者的详细信息确保遵守道德规范负责开放获取事宜简而言之,通讯作者是负责将研究(和研究人员)带入公众视野的人。要想成功发表,并且手握研究人员的声誉,通讯作者总是需要记住,一篇高质量的文本是打动一群同行评阅人甚至打动更挑剔的读者的第一步。谁该是科学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一作者通常是对稿件做出最重大智力贡献的人。这包括设计研究,从实验中获取和分析数据,并撰写实际的稿件。作为第一作者,你必须在提交和出版过程中给一大群玩家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首先,如果你在一个课题组,你就要抓住通讯作者的眼球。给你的稿件以应有的关注和你对通讯作者的信任的最好方式,是交付一份完美的稿件,无论是在科学准确性还是语法方面。虽然有以上严格定义,但研究生导师和团队领军人物往往会将自己列为通讯作者。由于人们可能会看重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一部分期刊允许声明多名通讯作者和多名共同第一作者。如果是学位论文工作产生的论文,研究生导师一般会将研究生列为第一作者。也存在资深学者主动将年轻学者列为第一作者的情形。最后需要考虑作者们的排序问题。对于多名作者的情况,往往会依据相对贡献的大小来安排作者排序,有的甚至在文尾部分的合适位置声明每位作者的贡献。在贡献大小区别不明显或者相互不在乎这种区分情形下,合作者可能选择“阿尔法贝塔”(α-β)顺序排序,即按姓的首写字母的顺序排名。这种排序往往暗示署名作者被视为同等贡献。排序,并不总是意味着排名。例如,你在A方面是专家,合作者在B方面是专家,两人用各自的特长合作了一份工作,形成了一篇结合A与B的文章,此时排序总得有左右,不管排序如何,同行还是会认同每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