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feng201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扩展资料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接踵而至的环境污染和极端事故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酸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件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均造成大面积污染和大量民众伤病死亡。这些事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1972年,以研究环境和发展问题著称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若世界按照现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我们这个星球迟早将达到极限进而崩溃”,引起国际社会极大争论。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第一,深化亚非合作。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亚非合作新格局。 第二,拓展南南合作。亚非国家要加强同拉美、南太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密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中方支持印尼方建立亚非中心的倡议。 第三,推进南北合作。要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缩小南北差距。
(1)①国家利益决定当代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中国倡导建 立亚投行符合各参与国的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亚投行,加强国际合作,符合时代主题,顺应多极化 趋势,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亚 投行,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有利于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 作,有利于提高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对当代国家关系还是让缓和了一下,而且让一些国家更加亲密。
中国是开放的 讲究合作共赢 说人类的发展 最终我相信国家的界限会彻底消失 真正形成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