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凡尘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惨遭遇,充分说明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这个问题的重点是通过《骆驼祥子》具体把握老舍对现代城市文明病的批判。 (一)社会批判 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祥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这是从社会分析的层面去理解作品。 老舍则传达了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忧虑。 (二)人性本身的弱点 祥子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赚钱,“不得哥们”;孤独,脆弱,最终向命运屈服,走向深渊;懒惰,贪婪、麻木、缺德,打架,使坏,逛窑子;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个人奋斗 (三)文明失范的结果 (二)祥子的堕落中的人性本身弱点的原因。 《骆驼祥子》中老舍思考城市文明病如何与人性冲突的问题。 祥子由一个纯朴善良的农民,最后堕落为无赖流氓,是被城市化过程中的腐败环境锁住,引发“人心所藏的潮湿与兽性”,是文明失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