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7890
成果要求具体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均应以第一作者身份且郑州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按下述要求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后方可申请学位。一、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理科各专业的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或2篇发表在EI收录的期刊上,或一项发明专利。 医学各专业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或有1篇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或有2篇发表在EI收录的期刊上。 工科各专业的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或EI收录的期刊上,或分委员会认定的一级学术期刊上,或有一篇国际会议论文被ISTP收录。人文社科各专业的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二、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硕士生应在核心期刊或各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基本要求由各分委员会自行决定,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三、其他说明:为鼓励博士生探索重要的学科前沿问题,从事原创性的研究,对于在所属学科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或以主要完成人取得的重大科学奖)的博士生,其论文发表数量不作硬性要求。研究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但发表核心刊物文章基本要求总数中,只能有一篇可作此等同处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或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排名前1/2,署名郑州大学)1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1项,相当于在SCI或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篇论文中至少应有两篇发表在省外核心期刊上。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直至在规定期限内(博士生毕业后两年,硕士生毕业后一年)满足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审议其学位。四、本要求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郑州大学公开评定的奖学金主要有“求是”奖学金(3000元)、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郑州大学奖学金,都是以学年为单位来评定的。 郑州大学奖学金又分为一等奖学金(该学年学费的50%)、二等奖学金(该学年学费的30%)、三等奖学金(该学年学费的20%)。学校大部分院系都有规定,除特殊情况,上述奖学金不可兼得。 各个院校的奖学金评定标准稍有出入,一般情况下, 国家奖学金和郑州大学奖学金都是两学期总学习成绩占70%,德育量化分和体育共占30%。 成绩是按各科分数乘以该科学分求和后,除以该学年总学分所得的平均成绩。德育体育量化分各个院系都有自己的评分细则,德育量化分中主要由辅导员老师打分、参与集体活动分(即所在班级同学评分)、学生干部加分、社会实践活动加分、宿舍文明卫生分、获得院级重大比赛或校级及其以上比赛荣誉加分等组成。1、参加例如校级文体比赛如青春风采大赛、大学生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都有一定的量化分加分份额,其中运动会加分份额较大。2、在院年级委员会、院团总支、学生会(任副部长及其以上职位,部分院系干事也有加分)、社团(社长、副社长)、年级(大班长、班长、团支书、及各班级委员)任由职务的学生有不同份额的量化加分,其中年纪长、团总支书记、学生会主席加分份额最大,其它随职务大小逐级递减。3、部分院系党员及预备党员有一定的量化加分,份额较重。4、取得有校级及其以上科研及学术荣誉,如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辩论赛等的相关荣誉者,有一定的加分份额。5、获得校级优秀个人相关称号的学生有一定的加分份额。6、篮球队、排球队、啦啦队等成员加分奖励。 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规则和上述差不多,但参考个人的家庭的贫困状况。 求是奖学金是由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合作资助创办的,评定的时候会参考男女比例。评定完全依照个人该学年两学期的平均绩点(即教务在线上显示的平均绩点)来评定,资助名额一般男多女少。 国家奖学金和郑州大学奖学金是主要的证明自己在校期间优秀程度的代表,值得你关注,但由于郑州大学奖学金在上一学年金额缩水50%以后,很多人更愿意选择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对研究生新生来说关注和取得的奖学金主要有2类:“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1)学业奖学金 直接抵扣学费(学费7000专硕学硕一样),A类(7000元)免交学费,B类免交一半学费(3500元),C类(0元)全额交学费。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两类:A类免交全额学费,约占85%;;C类自筹学费,约占15%。现在貌似没有B类了,之前有。(2)助研奖学金 分为三等,获奖面达85%。一等奖学金6000元/年,占10%;二等奖学金5000元/年,占60%;三等奖学金4000元/年,占15%(其实一等三等四等都很少,二等是最多的)注意:(1)研一阶段的学业助研奖学金是由初试复试成绩决定的,研二研三阶段重新评定,标准当然是学习成绩和学术成就结合,比例还是这样的。(2)学业和助研奖学金的比例只是参考,很多学院其实是比这个比例高的,假设一个学院一百个研究生自筹学费的可能也就是两三个人左右,助研奖学金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比这个比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