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3

poorandrich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论文摘要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uzhengyuan2008

已采纳
请问是宿迁学院的人才么?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论文摘要怎么写

197 评论(11)

梦林木阳

宿迁的 总不能都交一样的吧 郁闷
299 评论(15)

dangdang_89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世界大国,与我国相接壤的从国家安全环境来看,过去传统的安全是指国土安全、国防安全、军事安全这种纯军事领域。现在讲国家安全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外交、资源、科技等领域的“大安全观”、“大国防观”。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国家安全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缘战略安全的挑战。从地缘上看,中国位于亚太的中心,是一个拥有5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特殊的文化体系,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周边大国:北有俄罗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东有日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西有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有东盟(与我国关系友好)。从表面上看,美国与我国相距遥远,但从地缘角度来看,它也仅仅是与我国隔洋相望的邻国。近些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及美国的关系改善得都较快。中俄关系一直较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贸关系近几年也发展得很快(去年两国贸易额已突破200亿美元);中美关系虽然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手关系(小布什上台后),“911”事件后,中美两国的关系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反对世界恐怖主义方面又成了反恐伙伴<,当前美中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和最稳定的时期;中日关系目前虽然已降到历史的低点,但还没有发展到冲突和严重对立的地步,尤其在经济上,中日贸易额仍然是较高的(据有关材料统计,到日前为止,中欧贸易额占第一位,中美贸易额仍位居第二,中日贸易额已退居第三);中印关系也在逐步改善,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升温,东盟各国正努力搭乘中国经济高速行驶的列车,带动各自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况无疑表明,中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要看到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崛起,美国与周边国家都各有担忧之处,“中国威胁论”始终是一些国家不愿放弃的口头禅。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因某些突发事件或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某些关节点上,出现某些周边大国联合制华的可能性。二是国土安全领域的挑战。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的周边陆海邻国有多个,由于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我国与不少邻国存在着领土、领海划界方面的争端和分歧。目前包括中日钓鱼岛归属问题,东海大陆架划分争端,与东盟一些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有关南海主权的争端,中印边界争端等。虽然目前周边各国都在积极谋求与我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愿意以合作的姿态和平解决这些分歧,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的国际背景下,一些国家有挑起争端的可能性。当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国也都存在国家统一问题,如英国有北爱尔兰问题,法国有科西嘉半岛问题,俄罗斯有车臣问题,日本有“北方四岛”问题等等,但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及台湾问题复杂,其复杂性在于:历史上台湾被外族统治达半个世纪之久;地理上,台湾是一座孤岛,孤悬海外,与大陆被台湾海峡阻隔,交通不便;经济上,台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加上美日的投资,使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大陆;政治和军事上,台湾与大陆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台海地区始终是亚洲的热点地区之一,最主要的是国际上的美国背景。三是经济安全领域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活力,但也面临着新一轮严峻挑战。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方而看准了我国的巨大市场,纷纷要和我们做生意;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他们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冲击我国的市场,并千方百计设置各种障碍和贸易壁垒来遏制我们的发展。这样一来,我们要拓展国际市场和资金、技术的难度将会增大。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增强。如水泥、石油、木材、粮食、铁矿石等。四是军事安全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大国军费开支增加引起的新一轮军备竞争。<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各国主要是军事大国加强军备的步伐在加快。2003年美国实际由国防部支配的防务开支已高达4017亿美元;俄罗斯受美国军备政策的刺激,2003年军费开支已超过100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法国2003年的军费开支增至310亿欧元;日本的军费开支近些年来一直不低于500亿美元。第二,核军备竞赛带来的挑战。自1998年印巴两国完成核实验以来,世界上的核大国已增加到7个美、英、法、俄、中、印、巴。此外,中国周边还集中了主要的“核门槛”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伊朗等。据媒体透露,日本拥有制造几千枚核弹的裂变材料,组装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搞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朝鲜实际上已具有核能力,美国更直接说朝鲜已有8枚核弹。受其影响,日、韩主张突破“核门槛”的势力也明显抬头。美国正式退除《反导条约》,加快研制、部署步伐,这对刺激大国核军备竞赛影响甚大。第三,高科技军备竞赛带来的挑战。近些年来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突出了现代高科技军备的威力,也突出了“数字差距”对国家军事实力优劣强弱的影响。美国的“数字化部队”的优势已引起了包括俄、欧在内的各军事大国的忧虑。因而各国普遍加大了高科技军备的投入。美国致力于提升远程投送、超视距精确打击以及太空战的能力,不断推出新型战机、舰艇和其他军事装备;俄罗斯为应对美国的新军事战略,大力加强核军备,计划在2010年前再部署>2-3艘新型核潜艇,对战略轰炸机进行现代化改装,积极组建航天军,开发天基反卫星系统,加强太空战能力;法国2003<财年购置新军事装备的费用较上年增长了11%,今后5年法国用于购置军事装备的资金估计将近千亿美元;英国准备斥资数百亿美元,着手再建造几艘新型航空母舰。第四,中国周边国家军备竞赛加剧带来的挑战。中国周边军事大国包括美、俄,日、印、朝、越等国已成为当前军备竞赛的重灾区,东南亚各国已动用数十亿美元更新海、空军装备;印度计划依托美、俄、法等国继续提高军备水平,扩大在印度洋的军事优势;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也在加紧推进军事现代化。当前,中国周边国家军备竞赛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美国背景加重;二是核军备竞赛阴云不散;三是水下竞争越演越烈。
87 评论(8)

hong0119

二、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   (一)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加剧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的1/3;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矿产和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3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将处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阶段。因此,节约资源、增强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特别是重视对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水、土地、重要矿产资源的储备和保护,成为我们今后要长期面对的战略性课题。   (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一是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就医难、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目前,我国有近1亿人没有获得医疗服务,有3000万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800多个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的条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人口的覆盖面不到10%。城乡卫生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占人口20%的城市集中了80%的卫生资源。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91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公正指数中,中国排在188位。   二是农村教育严重滞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文盲人口为8507万,文盲率高达72%,基本上是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40%低于小学,48%低于初中。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十分低下,中小学危房面积3700多万平方米,全国尚有431个县没有实现“两基”目标。   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我国人口总量庞大,未来20年,人口数量仍将继续增加,劳动力人口在2015年以前也将继续增加,一方面,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另一方面,也使就业压力增大。2002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3%,按国际标准,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已比城市更为严重。今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这一趋势将更加显著。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欠帐尚未完全弥补,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仍然狭窄;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不强,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够合理,管理成本过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相当薄弱;不符合规定的提前退休以及冒领养老金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在今后20年,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日渐高涨。而我国则是反倾销案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并已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损害最严重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构筑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阻止我国产品进入。目前,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强化,对我国未来出口的增长形成较大障碍。   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从制造业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技术水平方面,大规模集成电路、精密机床、数控机床及大型加工中心、飞机和汽车制造以及冶金、化工、采油、采煤、发电等大型成套设备,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二十年的差距。在经营规模和效率方面,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外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年产量均超过100万辆,通用和丰田更是分别达到400万辆。而我国汽车制造业布局极为分散,每个职工年生产汽车1辆左右,仅相当于国外的1/10左右。同时,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也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再从服务业来看,总体发展水平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竞争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现代服务业,如基础电信、金融、保险、咨询、会计、物流配送等行业,与国外相比,竞争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比如,2000年,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相当于GDP的2%左右(保险深度),远低于8%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这些差距都将使我们的企业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国家经济安全存在隐患   首先,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由1990年的8%提高到2003年的3%。与一些大国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还是比较高的。其次,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出现较大缺口,更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加以弥补。比如,去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氧化铝约50%、铜资源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第三,许多关键设备都要依赖进口。由于我国工业中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受制于人。据统计,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这些情况都表明,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将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甚至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今后一个时期,对我国的发展来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机遇只是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机遇期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必然走向繁荣昌盛。历史上因丧失机遇而。导致落后、走向衰败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就能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反之,机遇临而不觉,面对机遇而无为,就会延缓发展,造成落后。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10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