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丰~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商家的商标意识逐渐加强,但商品品牌包装意识方面仍然还不尽如人意。 品牌包装包括品牌的商标、吉祥物、标准中英文字形、代表色、辅助色、基本包装个性、产品展示识别等一切通过视觉、听觉、触角等可感的外在特性。它对维护产品质量、减少损耗、便于运输、储藏、销售、美化商品和提高服务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出色的包装是商品的终身广告,可以让消费者“动心”。据报载,国外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有 50 %-60%的消费者是受包装影响即产生购买兴趣,形成购买行为的。可见,好的包装对于推广品牌十分有利。 设计家洛维为美国斯特里克公司设计的烟盒堪称工业设计史上的佳品。1940年美国经济相当萧条,该公司的销售日益下降,通过洛维对烟盒改变外观设计,产品变得简洁明快、表征鲜明,具有强烈的现代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使产品销量在8年内稳步上升,高达500亿盒。 我国许多包装落伍,已无法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消费需求,无论是从视觉上、理念上、都无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些商品的包装粗陋陈旧,慧中而不注重秀外,犹如“出土文物”,不上档次,体现不出名牌企业产品应有的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包装简陋。单一或根本未经包装的商品尤其是蔬菜、水果等,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据报载,去年4月前后,山东省外经贸厅计财处处长藏耀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粗加工的保鲜 食品 ,深加工的比较少,大蒜、大葱往往只是去泥、去皮就装箱出口。因而大大降低了农副产品的竞争力,价格难卖,滞销积压,甚至造成损失,这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原因之一。 二是包装粗劣、档次低。例如,鄂州市有一种土特产品。平心而论,其品(味道)甚佳,但其貌(包装)甚差。6年前,农业部举行农副产品博览会,就因其包装粗劣而落选。有的超市(商场)一看包装就不愿进货,也有消费者因为包装不精致而拒绝购买农副产品。 三是包装粗糙, 色彩 图案不协调,甚至发生文字错误。一位朋友说他曾在鄂州市场上买了两盒武昌鱼,包装盒上印的毛泽东手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其中的“乎”应为“夫”。为了解朋友反映情况是否属实,笔者于当天上午专程到位于鄂州城区武昌大道、古楼街等地商城(超市)佯装购物,对陈列在货架上的武昌鱼 食品 进行了仔细察看, 结果证明朋友反映的情况属实。如“八宝武昌鱼”包装盒上和“正宗武昌鱼”手提式包装袋上均为“逝者如斯乎”! 四是还有一些产品贵的现象严重,尤其是保健品、 酒 、 食品 等尤为突出。无端地增加成本,使消费者产生买的不是产品而是包装。例如,某保健品公司为了与同行竞争,竟用极昂贵的材料包装商品,结果有的消费者买了该保健品后,将保健品扔掉,而只保留下盒子。有些厂家不是靠商品占领市场,而是靠包装取悦消费者,致使一些商品“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全国因商品包装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至少有150亿元,相当于100多家大型商业企业全年的零售额,而造成的劳动力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包装不过关,损失惨重显而易见。 应当指出,包装直接针对产品,但又是品牌形象的具体化、标识化。 包装设计 是品牌形象的直接传播与推出,印象的好坏直接作用于产品本身。比如,我国的鲜竹笋,销售价格不高,而日本进行精美包装后投放市场,其价格高出十几倍;吕梁红枣在市场上1公斤才卖3至4元,改进包装后1公斤可卖40至50元,包装使产品大幅度增值,可谓科学包装出效益。 生产技术的日趋接近,产品质量相当,因此商家的竞争着眼点就应该含括多方面,我国商品品牌包装之路还很漫长 
我国,绿色,包装,现状,推进,措施 正文开始 提要 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自由贸易理论的支撑下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迫于内外压力,我国发展绿色包装势在必行,并就如何发展我国绿色包装、实现包装与贸易环境相协调提出对策。 关键词:绿色包装;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包装的内涵 绿色包装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包装作为贸易商品的组成部分,包装工业作为社会一重要部门,与环境及资源危机又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包装在生产、使用、处置中的不环保、不安全因素加剧了人类对包装工业及包装物的关注。因此,在绿色浪潮的席卷下,绿色包装在国际贸易中应时而生。一系列环保条约出台,WTO日益绿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推行环境标志制度,这一切无疑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当这些包装措施“以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时,对市场准入、产品竞争力更是构成极大的障碍。 二、我国绿色包装发展现状 (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环保意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组织纷纷呼吁环保、各国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觉醒,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已不再仅局限于物美价廉、健康营养,他们开始关注商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环保产品顺应了这一趋势,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高涨,必然对作为商品组成部分的包装提出了要求,包装不符合本国环保要求的商品很明显竞争力将减弱,而带有环保标志的包装产品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不发展环保型包装就意味着在失去消费者、失去市场。 (二)当前我国绿色包装对出口贸易造成不利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主要贸易市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区域,它们约占我国外贸额的88%,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恰恰又是绿色浪潮最盛行、环境标准严格、法律法规多样的地方。因而,我国贸易不可避免地受到包装壁垒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可回收率低,对进口国的环境污染严重,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而无法出口。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包装要求或有差异,当我们满足了一国的规定,却未必符合另一国的要求,因此出口企业必须支付昂贵的包装费以符合不同国家的规定,故我们的包装达不到别国标准时,或为达到标准使成本增加到无利可图时,面临的将是退出市场。 (三)包装方面的法律规范仍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我国内容涉及到包装及其废弃物管理的仅有的法律。但这两个法律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它没有规定“易回收处理、处置或在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包装物”的具体标准,也没有明确按哪项“国家规定”回收、再生和利用;且得以实施的条件尚不具备,包装废弃物回收、存放、处理的相应配套机构与设施还很不健全。也基本处于政策宣传的层面上,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仅凭以上简单的规定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法律法规缺失或形式化,企业在生产上就会忽视绿色包装,从而在贸易中使得产品在包装上处于极为不利地位。 三、我国对绿色包装的推进措施 (一)加强包装的环保教育,经济手段调节,建立资金支持体系。首先,开展包装的环保运动,首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和树立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制定环境标志制度已经成为潮流,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也日益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开拓市场、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依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促使包装物生产商考虑环境成本,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包装物的产生;其次,政府通过征收包装物环境税获得收入,根据需要用于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处理的各项支出,从而使得促进包装物减量及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过程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走企业联营之路,实施绿色设计。我国很多小包装企业资金短缺,借款能力又弱,研发水平更是堪忧。通过联营,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工作当中去,有利于提高包装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通过合并,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保证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规模效益。更可实现风险共担,使企业平稳经营。另外,企业应坚持“设计是源头”的理念。坚持包装设计要减量化、小量化、力求与产品结合。在设计中,剔除有毒害包装材料的使用,尽量考虑环保型材料,同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坚持包装结构设计要合理。包装容器的结构设计要顺应消费者的需要,体现人性化原则,避免给消费者使用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要顺应出口地市场的要求,避免因结构不合理导致出口不畅。 (三)强化出口意识,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国许多出口商品达不到进口国的环保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进口国有关环保的法规条例、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强度等了解不够。在包装装潢、图案和色彩等的设计上要突出环保气息,以适应国外消费者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现代消费心理;在包装材料选择上,要大力发展轻薄、高性能的纸包装、竹包装、玻璃包装,改造塑料包装。实现绿色包装,消费者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攀比心理,拒绝使用过度包装、虚空包装的产品,这方面的需求转变了,企业也必将被迫转变设计策略;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随手丢弃包装物,尽可能地参与到包装废弃物回收中,从而减少包装污染,节约了资源,营造了和谐舒适的环境氛围。 (作者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小花,张晓慧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J]特区经济, [2]王利云绿色包装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