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靠
随着世界格局两极对峙的结束,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已在全球开始,这便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赛。展望未来的新格局或新秩序,与其说各国在预想或既定的格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不如说是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谋求适宜于自己的秩序。本文拟从反映世界经济最直接的国际贸易的变化出发,对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把握时势、因势利导。综观这几年国际贸易的变化,有如下一些初露端倪的大势之趋:一、国际贸易仍然是在世界经济的体系和逻辑之下演变,并且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集中表现。从总体上来说,世界经济体系还是在原先的商品经济市场体系之下演变的,即它是沿着市场化——社会化的途径发展,走的是社会化——一体化——国际化——区域集团化的道路。从世界经济演变的逻辑来看,“跨国思想”可以说是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新秩序”的核心理论。的确,二战之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通过它的全球化经营,既拓展了市场,又渗透于生产,使世界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国际贸易走向国际生产,从世界生产走向世界工厂,从而促进了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货币、金融、科技和商品市场等方面处于霸主的地位。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再生产着一种不平等的依赖关系,并企图使其久远地保持下去。 
截至2001年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累计合同外资额2680亿美元,占全国合同外资总额的97%。200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外金额1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35%。正是由于中国政府积极、合理、有序地引导外商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才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中国银行、保险、电信、商业零售以及旅游等领域吸收外资的一些基本情况及政策。 求采纳
1、 [国际经济与贸易]浅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开题报告+论文摘 要欧盟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摩擦不断升温,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纠纷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欧盟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原因,指出其反倾销制度使中欧双方企业都遭受到了重大损失,我认为应对欧盟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2 KB 日期:2008-06-18 2、 [国际经济与贸易]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开题报告+论文摘要: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经济集团,同时又构成了我国出口贸易三个主要的区域市场之一欧洲市场的主体。美国经济的减缓,日本经济的下滑,使得与欧盟贸易成为关系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0 KB 日期:2008-06-18 3、 欧盟反倾销制度与我国的对策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共同体。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原因,中欧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按理说这种互补性肯定会使得双方的贸易不存在什么障碍,双方会采取种种行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问题为世界瞩目,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进口额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7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磨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等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的进口贸易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及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外贸问题存在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合理调整进出口结构,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等相关措施和建议。关键字:对外贸易;进出口;顺差;经济发展 论文字数较多,以下为论文大纲!第1章 绪论第2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数据分析)(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特点第3章 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顺差的原因)(一)贸易顺差的理论分析(二)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外因(三)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内因第4章 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贸易顺差必要性(二)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弊端第5章 应对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研究(一)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结构调整(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三)适时调整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四)适时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五)合理引导外汇储备的使用(六)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贸易编辑委员会 2007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M] 北京:年鉴社,[2]李薇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浅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4]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5] 张生玲,林永生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再认识[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10-[6]李捷1950—2005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探索,2007,23(1):19-[7]翁曼莉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发展研究-对外开放2008,2:33-[8]刘丽进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3(108):86-[9]陈文玲,王检贵关于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认识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6,7: 23-[10]刘燕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