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3

wa01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2021中考历史小论文题预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月夜ztl

已采纳
热点素材一:1、最美妈妈:指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勇于救人的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后女童经抢救脱离危险。救人的年轻妈妈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最美奶奶:2011年8月12日下午,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柴小女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外村的4个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顾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当她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个孩子时,却再也没有出来。她被网友称为“最美奶奶”。3、最美姐姐:在弟弟身患重病的13年里,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张颖始终不离不弃,演绎着一个平凡却感人的亲情故事,被网友称为“最美姐姐”。4、春晚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中国美,悠久历史让人醉,让人醉;方块字,好风尚,好风尚,传了一辈又一辈,传了一辈又一辈。中国美,中国美,件件国宝透智慧,透智慧;长城长,黄河黄,历史篇章催人泪,历史篇章催人泪。中国美,中国美,迈开步子往前追,往前追;心大,人心齐,人心齐,梦想变成现实一起飞,梦想变成现实一起飞。中国美,中国美,太阳月亮放光辉,放光辉;飞船飞,国旗摇,锦绣前程美无比,锦绣前程美无比,锦绣前程美无比。关键词:美考题猜想一:半命题作文:“ 最美”; “ 是一种美”;“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 ,就在身边”;“与 同行”。全命题作文:最美的姿态;记忆深处最美的花朵;等等。猜想过程:话题(道德模范、传统美德、美育) 半命题(“ 最美”; “ 是一 种美”;“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  热点素材二:1、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事后,引发网络热议风波。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市民魏女士路过解放南路时,发现一名老太太倒在人行道边,嘴里还吐着白沫。来来往往的行人路过看见这一幕,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搀扶。 魏女士虽然很担心老人的情况,但也不敢走近,怕事后说不清楚,她站在五米开外的地方召集了七八名路人,让他们为自己作个“见证”,围观者多起来后,然后拨打了报警电话。110民警赶到现场后,联系了120急救车,急救车赶到将老人抬上担架送往医院。魏女士无奈地表示,毕竟老人年纪大了,“我要是自己把她扶起来,到时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怕会惹来麻烦。”(相关材料:彭宇案、许云鹤案)3、路遇老人倒地无人搀扶,高邮赞化学校女生管仲培挺身而出,被网友誉为“最美中学生”。关键词:良知考题猜想二:半命题作文:“我找回了 ”、“善良是一种 ”、“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猜想过程:话题(良知、冷漠、悲悯情怀、信任危机、道德底线) 命题(呼唤诚信、拒绝冷漠、守护良知、坚守道德底线) 半命题(“我找回了 ”、“善良是一种 ”、“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等)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链接:  提取码: z8t9

2021中考历史小论文题预测

209 评论(14)

是迪迪鸭

你好鸭,高中学习辛苦了!我高中也是文科生,祝你高考加油鸭₍ᐢ •⌄• ᐢ₎首先,作为文综试卷,这样的字体和整洁度基本没有问题!希望以后保持住。毕竟文综卷子上,整洁实在是太重要了,是有隐形加分的。第二,个人建议,论述题不要留空,有时间一定要写满(我河北考生,信我)。我的历史老师教导,说写论述题一定要大胆,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要怕答错。多多易善。第三,答题用语规范。我不太清楚你的课本类型。答题用语一定要规范化学术化,例如“重要”一词,显得很宽泛,能具体就具体。第四,建议在最后加一条综述。“总之”一类的逻辑用语,总结一下你的回答。哪怕是抄一下你原因的第一句话呢。综述最好要有。私人观点。如怕地域阅卷标准差异,最好咨询你的历史老师比较保险哦⊙∀⊙!目前就这些,如可当选最佳答案,不胜感激。
164 评论(14)

45度的仰望

可以,但是建议不要有划横线的地方,注意试卷整洁度。
335 评论(11)

凡心不想尘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在周遭平和的环境中,你是否也会有过痛心疾首的感受?然而我有过。我不能忘记在参观禁毒展后那种不可竭制的愤恨中夹杂的阵阵心痛。那种感受是沉重的,是刻骨铭心的。而不能忘记的还有那些千疮百孔的残躯,抽搐扭曲的表情和犹在耳际的呻吟。不愿接受,但事实却活生生地摆在眼前:在我们身边,在这片阳光之下,潜藏着的毒品犯罪正无孔不入地吞噬着我们的同胞。然而就在这些不幸者之中又有多少是正值风华的同龄人?而这一切又该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虑?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如果你了解这种白色瘟疫诞生至今所酿成的惨剧,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吸食毒品者被毒品所剥夺的也绝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沦丧,家庭破亡乃至生命消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为这白色恶魔所害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一个人做错事,甚至违法乱纪,世人社会都会公正地给他一个补救,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毒品犯罪者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公敌。毒品犯罪绝不是一般犯罪。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国,禁毒立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对毒品犯罪实施严刑峻法。然而更为严峻的事实是,作为一名吸毒者,自身将因毒品本身所具有的成瘾性特征产生对毒品身体,心理上的双重依赖,而无法依靠现代尚不完全的戒毒手段和个人意志走出深渊,终身成为毒品的俘虏,永远地失去做为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可以说吸毒者既是不可救药的罪人,又是无药可医的病人。 也许面对未知的毒品,我们的好奇心总是在叫嚣,但一次下不为例的浓度将注定人生悲剧的开始;也许有人说那是一种飘然欲仙的享受,但在罂粟美丽的迷梦里走向的却是不归之路;也许我们对自己的意志信心十足,但小视魔鬼的诱惑,在失去理智之后,终将失去自我……这样高昂的代价,年轻的我们又怎能轻易就范? 然而正因为年轻,无知、好奇、冲动、叛逆、天真、自负……任何一种不成熟的情绪,都是无形有威胁。而这一点也正被那个躲在黑暗中幽白的恶灵所利用着,根据我国禁毒组织统计,我国35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者已占到了吸毒者总人数的1%,如此之高的比例又怎不叫人为那些迷失方向的年轻生命心寒呢?然而,那些尚且纯真,尚未成年,还无法明辨善恶真假,还无法自我保护的孩子们又该怎么办呢? 唯有八个字应该紧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因此我们该做的很多,而且必须从小做起。然而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并彻底与其化清界限不仅仅需要若干的禁毒知识,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谨慎地择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觉和自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唯有将预防毒品从意识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上的拒绝升华为精神上的排斥,从生命的高度去抵制这中食人瘟疫的诱惑,才有可能做到远离毒品而不受侵害。 人生有的一次生命是无价的,也是脆弱的。它承载着你的亲人,朋友和整个社会赋予你的责任,所以它绝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负责任的冒险,所以请珍惜你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所有人——永远拒绝毒品!
15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