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2

myy178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论文题目怎么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杭州凯明

已采纳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这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因;一,近年来普通大学扩招使大学毕业生年年飘升,普通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二,部份大学生择业挑剔,高尖岗位又无法适应,造成低不成,高不就的状态。要改变这样的尴尬局面,主要还是当事人改变择业观念,理解"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用意,"北大杀猪佬"就是最现实的榜样。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普遍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高不成。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题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虽然中国的教育设计倡导素质教育,但评价体系唯分数论,最后执行结果成了填鸭式教育,注重孩子的知识灌输,孩子最重要的行为习惯、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得不到系统锻炼,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部是应试教育,包括985、211名校,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实习和毕业设计都是走过场了,学生进入社会,专业技能无法适应职场要求,自然就业就难了。2、低不就。现在大中城市中,有专业技能的蓝领收入比高级白领收入还高,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但现在许多大学生怕苦、怕累、怕脏,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用人单位不敢用,也用不起。而大量的职业学院和技校毕业生更受欢迎。3、不对口。现在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远远跟不上职场需求,专业分工太细,学生缺乏职业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职场需求不匹配、不对口,大才小用,高才低用,庸才无用的状况比较突出。4、易替代。现在企业用工成本高,随着技术突飞猛进,大量雇主采用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代替人工,不仅是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人群,甚至连医生、教师、律师、会计师、分析师这样复杂脑力劳动者也正在被机器替代,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和机器人开始进入试验室,很多博土的岗位也难保了。5、需求少。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由于产能过剩,中小制造业大量倒闭,大中型企业不断兼并重组,用工需求减少,而过去这几年又是扩招最快的时期,加之,大量留学生归国,大学生供过于求已是不争的事实。总之,大学生就业难是个系统复杂的老大难问题,要根本解决还是要系统施策,尤其是要加大教育的整体改革,改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人才。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论文题目怎么写

209 评论(9)

wcjgggkjj

一、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其实很早就出现了这个问题,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问题也愈加严重,简单来说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教育水平突飞猛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渐渐进入“大众化”的阶段,国家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不仅越来越多人能够读大学,同时读大学也越来越简单,但是,市场面临一个严峻的考研,由于扩招规模的增大,已经严重超出了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2、高校专业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真正的需求高等教育机构虽是培养知识人才的摇篮,但是,同样面临着很多不足,由于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市场信息不准确,造成高校专业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社会需求差距极大,而那些被高等院校热门追逐的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也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时,根本无法用自己所到的高等知识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所需,就业变得难上难。3、大学生就业观念需改变,不要觉得自己高成低就,这也是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所以,大学生也是个新手,也需要从基层做起。
94 评论(15)

First婧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向大众化,大学生已不再是昨天的天之骄子,但是,陈旧的就业观念依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阻碍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找不到符合他们期望的“好工作”。所以,从根本来说的就业观念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思想根源。2、大学生大多数毕业前对社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而有的学生的所学专业即是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好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与本专业无关的事业,重庆等地的许多大学毕业生回到职业学校或技校进行再充电,另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抱怨自己的大学是白上了,毕业后还不如一个技校的学生。所以说,高校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障碍。
283 评论(10)

球兄

缺乏自我认识: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别人认为热门的行业也就跟着别人的路线走,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于单位的性质、行政的级别和规模、中心的地理位置及待遇等等对于毕业生及家长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些想去大城市到好的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择业取向。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人才培养成本,缩短用人培训时间,加速上岗进度,对引进人才自身所带的经验要求就颇高。这一条要求就成为毕业生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211 评论(15)

cong_yn

1、大学生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首先,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强了竞争压力。其次,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下岗,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再就业,与毕业大学生也展开了竞争。最后,由于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不愿从事一些待遇相对低的工作,以致于不能让自己实现就业,而苦苦追求待遇高的工作,最终都因为能力不足,竞争不过而失败。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4、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360 评论(14)

豆瓣了民田

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没有经验,实际的管理能力。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大学生好高骛远,追求专业的统一,纠结薪资待遇高低。瞧不起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千军万马都去挤公务员,国企和高科技公司。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面窄,就业路不宽。每年大学毕业生成百万,而市场就业岗位却不能完全满足每年的应届毕业生,这就造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无形给大学生就业困难,造成了压力。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职场竞争激烈。大学生想要快速找到和专业对口的优质单位公司。光凭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还不够,还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公司和薪资待遇满意的公司,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大学生就业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叫个人的努力,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就业方面首先选择的是有发展方向的公司,而不是刻意追求薪资待遇公司。先就业后薪水再图发展。
21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