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8

管淑云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论文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安一书生

已采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论文高中

308 评论(11)

xhso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要从社会主义各种文明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因此,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充分认识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必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291 评论(11)

小麟那么大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的。十七大报告规定了我国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十七大以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个“高频词”,上上下下各方面都在领会、落实、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探索和讨论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随意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  例如,断言“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新型文明形态。”这种提法是否确切当然可以研究。但如果认同这种提法,那就是认为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等是同一个范畴。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或原始文明)、农业社会(或农业文明) m
25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