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9

zhangshimi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破格录用人才的议论文高中作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谁的撒哈拉

已采纳
因为高考的考生对甲骨文的研究十分的精妙,而且现在甲骨文也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各大高校录取也很正常。

破格录用人才的议论文高中作文

89 评论(13)

glorydays305

不拘一格降人才林治波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于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令人赞叹。今天看来,这一思想对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迪。人才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人才的评价标准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算人才?用什么标准去衡量、选拔人才?只有首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也才谈得上选准人、用对人。由于人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才工作的复杂性,确立和贯彻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并非易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偏颇认识和不当做法,往往和如何看待“格”有直接关系。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用人单位和部门常常以学历、资历为标准,把用人门坎定得很高,非硕士、博士不用,非具备某种资历者不用,结果将一些颇具才干、业绩出色的人才拒之门外。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而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应该体现“不拘一格”的精神。所谓“格”,就是标准。确定录用人才的标准,本意是确保录用人才的水平和录用过程的公正性。但如果过于重视学历、资历等硬件因素,甚至搞唯学历、唯资历论,“格”变成了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障碍,反而阻碍了人才的脱颖而出。人才工作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克服这一现象的重要思路,是有“格”而不拘“格”,确立以能力、业绩而不是以学历、资历为主要依据的人才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确立正确导向,扭转片面追求学历和论资排辈的倾向,从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选拔能力过硬、业绩突出的人才。在综合能力的评价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将创新能力作为人才能力的重要方面加以考核和评价,实际上是对能力、业绩导向的深化和延伸,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必然要求。当然,“不拘一格”绝不是没有标准或不坚持标准。选人无“格”同样会带来新问题,甚至使人才评价和选拔工作难以准确把握,被一些人钻空子而滋生腐败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回到单纯以“格”套人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要改革人才评价的方式方法,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在不拘一格或破格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重视群众意见,重视选人用人的程序规范,重视技术考评手段的运用。破格用人,既做到“不拘一格”,又避免滥竽充数,严格“破格”的标准。如此,方能强化人才评价标准的客观性,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减少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人才工作的一种高境界,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境界,需要观念更新,需要制度创新,需要方方面面的细致而艰苦的努力。我们应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306 评论(12)

姜璐莹

这就说明了,学习成绩优异并不是主要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做人方面,一定不要锋芒毕露,否则会遭到别人的嫌弃,同时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发展。
346 评论(9)

pying

士运论是高分作文不是满分,其次,它跑题了。破格录取这种行为名义上是不应该被推广的,除非有非凡之能,异人之才,然而毕竟这种人只是极少数。就这篇文章而言,古文功底确实扎实,但还没有达到能破格的地步。如果我是负责人我是不会破格录取他的。说到破格录取,很多人会拿民国对比,那时候清北两校不拘一格录人才,例如臧克家、朱自清、钱钟书、吴晗等等,传为佳话,所以有人觉得现在难出大师是因为应试制度,有才之人被埋没。其实不然,当时的考核制度并不成熟,所以破格录取可以理解为一种辅助选拔形式;今日则不同,考核严谨,考生数量庞大,一个人如果真有才华那么成绩必然出色用得着破格吗?如果再像当年一样破格成为常态,那不仅是对现有考核制度的破坏也是对其他考生的不负责任,也必然造成破格乱象,结果是破格之人良莠不齐,也很难说会有多少人成材。注意到一个现象:曾经的高校老师,顶着周围舆论的压力破格录取人才,如今的高校老师,顶着舆论的压力拒绝破格录取。滑稽,滑稽!还是把选择权交给教育者们吧,毕竟人才的培养不是社会舆论所能完成的!
176 评论(12)

jjtsabc2

因为他并没有很好的运用自己的天赋,在这件事情以后就开始膨胀,并没有真正的用心学习,让他的教授对他非常失望。
201 评论(10)

昊昊想上岸

2009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笑了,监考老师有点紧张,他没见过一个男生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   我感到有点搞笑,竟然差点猜到了题目。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对他的学生们唱起《隐形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长,带着对学生们的理解和爱,一同唱起自强不息的歌曲,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能到他的大学里读书,又将是一件幸福无边的事情。他老人,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我明白出题老师的一片好心,他们是想说,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鸭、灰姑娘和自卑者,都会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去实现你小心灵里满载着的梦想。只是这样励志的题目,给我们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从来都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谁让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老师们都非常爱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馆,还看了很多儿童剧。我那时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学生还在农村,我给他们捐过钱,还把我用过的文具送给他们。因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没有“翅膀”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在初中里,我的目标是上四中,那里的高三毕业班,会有一半人考上北大清华,那可能超过了一个省的录取数量,我对此深信不疑。   我和高中同学一块去奥体中心踢球,一块去颐和园春游,一块去国大剧院看戏,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的使命,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堪重负,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天生的赢胜者。我们也为外地人的遭遇担忧,为农民工、为小摊贩、为孙志刚、为邓玉娇的命运叹息,但那样的同情,与我们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同情非洲灾民,并无本质的不同。   看到一位三轮车夫被城管拦截,要夺下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我一瞬间也会有一些羞愧。他的车子被夺走之后,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也许就没法再上学,那也许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这是因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没有?所以我永远能比别人飞得更高?   说到现在,您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外地的中学经常出现高考舞弊案,这里几乎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因异地高考被查获,这里从来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创下复读的纪录,这里很少复读;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数惊人,这里的孩子还没考已平添很多分   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相反却时时感到自卑?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人?   2009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朝公路转弯处焦急的望,中巴车怎么还不来啊,都等了十多分钟了……   今天端午节,学校放了一天假,再一个月就要高考了,很累心里反而踏实,都成这样了,清华北大去不了,一般本科应该没问题吧,焦急的心情逐渐平静,每一次月考的成绩如同放电影般闪现。   “嘀嘀”,车,终于来了,人不是很多,可能是中午的缘故吧,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中巴车在山岭和平原穿梭,山上苍翠苍翠的树,路边绿油绿油的稻田,偶尔还能看到人背着药筒打药,经过一些人的时候,看到桃树上挂满了桃子,还有李子,院子里的竹竿上挂着开水烫过的粽叶。   穿过后山的橘子林就到自己院子了,大喊一声,“妈,我回来了。”妈妈从屋里走出来,手在围裙上揩了两下,笑盈盈地接过书包。中饭有鱼,有肉,有鸡蛋,还有妈妈采的野蘑菇,妈妈一个劲地要我多吃点,我也毫不客气,肉还没咽下鱼又塞到了嘴里,最后连肉汤都泡饭吃掉了,好撑。   下午三点多,我又要去学校了,这次要等高考完了才能回来。妈妈给了我400块钱。“只有最后一个月了,吃好点!”   “知道了……”我拖着长音。“放心好了,我一定给您考个本科!”   我背着包,妈妈提着做好了的两个荤菜,还拎了一袋桃子和李子。   “妈,我不要了,好重!” “放在车上,又不要你背。到桃源了打个的四块钱就把你送到学校了。”   小路上我走前面,妈妈走我后面,大路上和妈妈并排走。“妈,等我考上湖南师大,我们好好在长沙玩玩。”   “考都还没考上呢!”   “妈,我到时候找到家教,就把您接到长沙来住。”   “今天车怎么还没来呢?”,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妈妈拍打我身上的灰尘,整理我的衣领,又开始唠叨……   “嘀嘀”,终于,车来了,我挤上去,妈妈把东西递给我,然后站在那里,车门关了,风吹起妈妈的头发,裤管空荡荡的,我挥手,妈妈也挥手……   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西安的无奈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更新时间:2009-7-6 关键字:高考|作文|满分|西安   ■ 陕西考生   兔子弃长补短,以它的弱项代替擅长的奔跑,不禁令人哑然失笑。可你又何尝不是呢?我的西安!   巍巍的城墙是你千年不变的沧桑容颜;淙淙的护城河是你历经千辛,却依然盈盈的眼波;葱葱的骊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丝。周朝古拙的铜鼎是你坚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马是你卓尔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经是你闪烁的思想。   是啊!这些都是你的长项,是你屹立于世界的基石,是你赶超历史的滚滚车轮。   而你却忽视了这世人眼中的长处,你拼命地用冰冷的水泥建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用一块块玻璃反射着刺人眼睛的白光;用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嘈杂着人们的心。   你想像纽约一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你想像雅典一样用裸体的雕塑营造地中海风情的幻想;你还想像巴黎一样用柔柔的艳波聚一份浪漫……   你用别人的东西装点自己,自己却埋没在了复制当中……   看看吧!我的西安,眼底尽是无奈。满眼充斥着盒子一般的水泥大楼,偶尔冒出的两座古色建筑,似乎更像马戏团的小丑在舞台上取悦观众。   你是西安,十三朝的古都!秦汉的雄风,盛唐的繁华是你的长项,可你却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般地丧失了自己的传统和个性。   还记得当年的你吗?丰镐的国风唱得你意气风发;阿房的宫灯照得你熠熠生辉;未央的歌舞漾得你柔波婉转;骊宫的清泉洗得你铅华尽去。   你的长恨歌舞朦胧了世人的双眼;你的太白诗赋涤荡着世人的胸膛;你的剑挥出无数边关意;你的酒酿出不尽离别情。   威武雄壮属于你,千娇百媚属于你。   即使那半轮明月在你这里也别有千年的醇厚风味。   西安,这才是真正的你,如一杯茶幽香沁脾,如一坛酒醇香永久。   西安,多么希望你能脱掉那不属于你的难看的水泥外衣,换上一件只有你才有的古色古香却又历久弥新的宽袍大袖!   这才是真正的你,西安!   点评:考生能够选准合适的角度,巧妙与材料挂钩,使文章显得磅礴大气又不失鲜明的观点;语言华丽流转,思想也显得深刻犀利。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风景这边独好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更新时间:2009-7-6 关键字:高考|作文|满分   ■广西考生   江河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蜿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高大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柔韧;星星没有月亮的皎洁明亮,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世间万物,各有千秋,不必慨叹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风景这边独好。   人有十指,长短不齐,谁优谁劣,众说纷纭。只有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才会协调合作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能用大拇指和食指固定筷子,却不能用它们掏耳朵。就像擅长短跑的兔子,不让其发挥特长,而去学游泳,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抑其天性,反害其发展。   人亦如此。古今中外,名人志士,谁是十全十美的人?但他们的弱点,却不使他们身上的光芒黯淡,却令其流芳百世。   那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只是一介草莽,并无文韬武略,大智大谋,身份低微,却能振臂一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反暴秦,被载史册,流芳百世。他凭的是一颗敢于反抗的心,为天下百姓之苦而呼,一颗济天下苍生的赤心,发挥自己所能所长,手拿锄头等农具,也要与秦精锐部队对抗,这种仪情义骨成其为王,令太史公为其作传,颂其义举伟迹,令后世人所称颂。   如果陈胜当时只是一味认为自己是个耕田的下人,毫无优点、长处,恐怕只会没于乡间阡陌,不会有一展鸿鹄之志的壮举,历史便少了一段灿烂光辉的篇章。   还有那投笔从戎的班超,成就西域出使的传奇;那弃官归隐的陶渊明,成就文学一枝独秀,他们都是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特长,因此而注目于所长之处,风景这边独好,演绎出别样但灿烂的人生。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总说要全面发展,便注目于自己的短处和弱点,费尽心思,以求全面发展,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阻碍未来自我的发展完善。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能,社会才会认同你的价值,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天地。如那“不思进取”的韩寒,满脑子叛逆思想,但凭其出色的文学才华而成为文坛后起之秀;还有那年少轻狂、但却是世界台球天才的丁俊晖,他们不是所谓的“好”学生和“全才”,却依然创造出奇迹,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所以要扬我其长,拥有“舍我其谁”的自信,雄鹰就博击长空,游鱼就飞翔潜底,是颗螺丝钉就坚守自我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风景这边独好,顺乎自我本性,怀有一技之长,成就别样精彩的风景。   点评:此文能够紧扣题意,议论文特征明显,语言丰富灵活。观点鲜明,能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结构严谨,颇具文采。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赏析文章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09-6-24 关键字:  湖北2009年高考优秀满分作文赏鉴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名师点评: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文章来源:海峡导报 作者: 更新时间:2008-6-23 关键字:高考|作文|满分|地震|四川|民族|精神|材料|能力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人生的轨迹并非总如预设一般,朝心仪的方向驰往,你需要一颗清静如渠的心来从容淡定地面对未知的境况。   文革期间,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过。沈从文淡淡地告诉黄永玉:“要从容。”十年动乱过去,黄永玉说那三个字总会在其心头不经意地浮现。   的确,这是多么淡定豁达的一种生活态度啊!如水一般清澈,却如水一般坚定,永不止息。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种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淡定!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水也是一种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高的标准。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贵。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如水之交,不需要铜臭来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苟同而搅混它。与人交往,先哲已给我们树立榜样,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诗人李杜以诗会友互表敬意,等等。与人的交往,也与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谐,一般温润。和谐以共生共荣。   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面对江山社稷,面对黎民苍生,老子说:“上善若水”;杜甫说:“润物细无声”。   5月地震,四川震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默默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国家的赤诚!大爱无痕,大爱如水,滋润却无声。   渠清如许,这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与人交往的准则,更是为国家民族奉献的最高境界!   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静默,那,却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敬意!   点评   收放自如、潇洒行文、紧扣中心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开篇以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引入,然后从沈从文的“要从容”到对 “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另类解读,最后归结到“清水”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文章以水的清淡贯穿全文,同时又赋予了水丰富的文化内涵。材料新颖,黄永玉和沈从文的故事似不经意实很用心,四川地震这个材料也被作者巧妙地纳入到“水”的范畴,表现出作者对材料较高的驾驭能力。
18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