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6

max15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j910601

已采纳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指标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标志着这个居民即期的消费能力,他的收入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有多大的消费能力,看一个居民、一个家庭有多大的消费能力就要看这个指标,因为它是可支配的,他可以用于消费、投资,购买股票、基金,用于存款,这个指标增长得越快,就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越快,反映他的消费能力就越强,这是很重要的指标,它是国家决策很重要的依据。我看收入的高和低主要看这个指标,如果这个指标要比其他指标,比如和物价相比,如果这个指标高于物价的上扬,那么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是在提高的,如果低于物价的上涨,物价指数比他还要高那么也就是说人民的生活水平实际是在下降的

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论文

101 评论(13)

魏yy

庭消费支出结构调查分析 适度消费的含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 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合理消费的含义: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益 消费结构及其分类: (1)消费结构的含义:指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2)消费的分类:①根据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②根据内容分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③根据消费对象分为: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实物&劳务消费)④根据消费的社会经济联系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地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表现为: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消费结构的进步还突出表现在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就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所以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同时也成为反映一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1980年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9%,1995年为9%,1999年下降到41.9%,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2%,首次低于40%;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9%,意味着总体水平达到了小康,2002年为7%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更进一步降为12%,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趋势。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历史经验表明,恩格尔系数水平低于40%时是启动以居民住房消费和交通通讯消费为标志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因此,以恩格尔系数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的话,我国新一轮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来到。
18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