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o82-
得益于国家去产能的行动和打击非法产能的政策以及取缔地条钢的行动,钢铁行业近期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只要国家政策不变,抑制产能扩张的决心不改,打击非法产能的力度不减,取缔地条钢行动不收,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前景光明。 
钢铁产量逐年增长受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钢铁产量近年来快速增长。从钢铁主要产品的产量来看, 2020年全国钢材产量为25亿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96%;生铁产量为88亿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90%;粗钢产量为65亿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04%。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钢材、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29亿吨、21亿吨和71亿吨,较同期均有大幅增长。未来几年钢铁主要产品产量将逐年增长尽管国家不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进程,但由于生产设备等沉没成本较高,钢企为降低成本及亏损程度,选择继续生产,致使整个行业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背景下钢铁产品产量仍呈增长的态势。因此,基于目前国内钢铁生产装置量及近几年的钢铁行业的生产规模,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几年钢铁主要产品产量呈逐年小幅度攀升的态势。——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钢网钢铁行业钢材现状数据显示:7月中旬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跌幅收窄,正在历史的低谷中进行着弱势调整。目前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宏观经济形势复苏缓慢,钢材最主要消费行业房地产业继续下滑,汽车、机械、船舶、家电、五金等重要下游用户行业需求无明显增长,市场总体低迷依旧。与此同时,国内铁矿石市场也一直在低位小幅波动运行,且成交状况不佳,观望气氛浓厚,短期内市场或将继续处于弱势盘整状态。显然,上游成本支撑力量不足。而在资源供应方面,虽然前期钢厂自主压缩产量使得钢材库存量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担心过度减产可能会带来市场份额减小乃至资金链断裂等各种风险,部分钢厂又重新放量生产,进而导致钢材日均产量环比上升,使得市场资源供应压力居高不下。尽管如此,7月下旬钢价下跌之势将会继续减缓,部分品种(规格)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而另一些产品的价格还将继续滑落。总体而言,由于缺少需求的强力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钢材市场弱势调整的基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国内钢市将很难出现实质性好转,钢材价格虽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小幅反弹,但是仍然会回落。这将是一种在价格低谷中的“垂死挣扎”
钢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沙钢股份(002075)、山东钢铁(600022)、方大特钢(600507)、包钢股份(600010)、宝钢股份(600019)、南钢股份(600282)、凌钢股份(600231)、首钢股份(000959)、华菱钢铁(000932)、太钢不锈(000825)、杭钢股份(600126)、本钢板材(000761)、鞍钢股份(000898)、西宁特钢(600117)、韶钢松山(000717)、河钢股份(000709)、中信特钢(000708)、新钢股份(600782)、马钢股份(600808)、广大特材(688186)、本钢板材(000761)、马钢股份(600808)、广大特材(688186)、首钢股份(000959)、抚顺特钢(600399)、山东钢铁(600022)、鞍钢股份(000898)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结构、中国钢铁行业CO2排放变化结构等钢铁为我国碳排放最多的行业,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来看,“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排放口径”口径统计,钢铁行业占比17%,为我国碳排放最多的制造行业。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仍以碳排放强度高的长流程为主,粗钢产能约占90%。在碳中和承诺以及去产能的双重压力下,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降低需求、提升能效、废钢利用等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主要路径根据麦肯锡测算,如果要实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5℃的情景,到2050年中国钢铁行业须减排近100%,这是极具挑战的目标,需要从钢铁消费、生产、技术、供应等多个关联领域共同推进零碳转型。综合考量成本、技术成熟度和资源可用性,需求减少、能效提升,以及废钢再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气直接还原炼钢(H2-DRI-EAF)等技术的加速推动是中国钢铁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从具体技术路径来看,我国钢铁产业“碳减排”技术路径为节能降耗——流程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具体减排技术包括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钢铁行业能源管控技术、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等。钢铁企业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推进碳减排从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措施来看,钢铁企业可从“加减”两个维度,降低碳排放,提升效率、工艺水平与市场参与度。其中,“减法”措施主要包括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压缩粗钢产量;“加法”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升废钢利用率、发展氢冶炼等低碳炼铁技术、提升短流程电炉炼钢占比、开发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发展碳配额交易市场等。从代表性钢铁企业“碳减排”技术实践来看,国内钢铁厂从本世纪初开始实践钢铁低碳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在原理上主要包括三大类: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提高副产品利用效率、新近的突破性冶炼技术。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