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haoqi
这个是老板的事儿呀写论文最重要的是找资料,掌握了资料什么都能写,学图书馆专业的人要会找资料的 
这个不难做的,如果有时间的话您可以自己好好选一下资料,没时间的话,看一下下面我名字
一、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阶段 信息化建设项目按时序划分,一般经过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安装调试、运行维护6个阶段。 1、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别需求,对项目产品进行描述,确定分阶段实施的进度,从业务、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可行性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指出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确立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最后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也称为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为“系统说明书”,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系统说明书既要准确又要通俗易懂,用户根据系统说明书可以了解未来系统的功能,判断是不是他们所要求的系统。 “系统说明书”一经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评价和验收系统的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概括地讲,已解决了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则是系统“怎么做”。也就是说,根据系统说明书所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情况,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也称为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为“系统设计说明书” 4、开发和测试阶段 开发和测试阶段是按物理设计方案付诸系统实现的具体工作,包括开发与调试程序,采购硬件。 这个阶段的工作量很大。在这个阶段,开发工作要重视文档的建设,测试工作需要写出测试分析报告,包括功能“测试分析报告”和“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安装调试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包括:硬件设备与软件平台的安装调试,用户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安装调试阶段实现现有系统被新系统所替换,需要用户许多部门的参与或配合。为了使系统顺利转换,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统筹调度和协调。 6、运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经常性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程序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上述6个阶段,构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整个)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