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兰飘雪
                云兰飘雪
                
             
                      
     
    
  
    
    
        
        
        
        
        
        
            
               
                
    
                
                	                	                									
									                            								
																
									健康重于泰山——健康是易碎品,健康是第一财富:卫生部的报告称,15年间,我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疾病经济负担增速超GDP。2005年我国疾病总的经济负担为3968万亿元,而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218万亿元,疾病经济负担相当于GDP的1%。与1999年相比,2005年疾病经济负担增加了5倍,同期GDP则只增加了2倍。2010年,全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5至3的水平。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共计71亿人次,连续6年增加。在2001年时,医疗费用负担个人支付(全国平均)要占到60%,尽管到2011年时个人支付下降到5%,但仍有“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的阴影在。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低到15%至20%,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卫生部发布《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去年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2元,其中药费为8元,检查治疗费为5元,占医药费用的比例分别为5%和7%。具体来看,药费和检查治疗费分别从2007年的2元和5元,增加到2011年的8元和5元。在住院费方面,2011年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9元,其中药费7元,检查治疗费用7元,药费所占比重连续两年下降,检查治疗费用占比则连续3年上升。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们究竟从经济增长中收获了什么?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健康状况,赢得了世界,失去了自我,拼命挣钱有多少意义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不用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过去30多年,我国人口疾病死亡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其相对死亡比大幅度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及其相对死亡比迅速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经占到了因病死亡总数的80%以上,而这些慢性病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如中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蔬菜与粮食摄入量不足,肉类摄入过量从而导致了很多的慢性疾病,全国超重人口已经超过3亿,而肥胖人口也超过1亿。【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生命是一场不停向空中丢掷五个球并努力不让它们落地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其中,只有工作是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球。而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四个球是用玻璃做成的易碎品。一旦失手,留下的是无法挽回的损坏,难以复原。这四个玻璃球中,健康是1,其他的球又均为1之后的一个个0。没有健康这个1作保障,再多的0都只是0。【马戏团的小丑玩球,总是笑着下舞台,我们可别哭着提前离开人生舞台。】									
								
								
							 
                		                	                		                			
									                            								
																
									健康生活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跟生活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有正确的思想。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明辨是非。身体健康就是有强健的身体。生活健康就是休息、饮食有规律有计划。尊崇社会道德。干正确的事,干对事。不干错事儿,坏事儿。								
								
							 
                		                	                		                			
									                            								
																
									让生物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本着这一理念,只要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会,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呢? 让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做“小老师”。 因为生活经验来源于生活,亲切自然,所以在课堂上适当列举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生活常识,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听课并积极地参与思考和发言。通过发言,他们一方面可以让别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可展现自己知识的广泛性,从而树立学习生物学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观察家蚕的一生”。在集体备课时,我们都感到很为难,养家蚕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需要2周的时间,而学生是寄宿在学校的,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播放录像展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上课了,笔者想还是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吧:“同学们,老师想请教一下这节课该怎么上?”一个学生马上应到:“老师,我们家就养过家蚕,这节课我来讲得了!”这可是个调皮的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能放心让他来讲吗?“老师,我也见过邻居家养家蚕,我还去帮过忙呢!”真是出乎笔者的预料,这么多的学生有过养蚕的经历啊,这是多么难得的教学资源啊!于是,笔者立刻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把学生重新分了小组,每组调配了一名“养蚕小专家”给大家介绍家蚕的生活史。只见“小专家”们滔滔不觉、绘声绘色,不断回答本小组的同学提出的疑问,人群中时而发出惊叹声,时而传出笑声。笔者也不由地加入交流的行列中,学到了不少在课本里没有学到的知识……只要用心挖掘,每一节课的内容总能找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就能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个个都是小老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联系“生活情境”诱导启发、突破难点。 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容易让学生接受,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启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由此及彼通过联想和比较去理解和识记知识。例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时,很多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出热难以理解,笔者就引导他们联想在生活中的情境:刚收获的小麦如果堆成堆,过一会把手放进粮食堆里有什么感觉?学生立刻就体验到了,的确感到很热爱啊!原来是种子在呼吸作用时释放出来的!笔者继续诱导:如果把手放入晒干的粮食堆里,还会明显感觉到热吗?这说明了什么呢?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快作出了回答:“种子的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就越旺盛,放出的热也就越多。”笔者接着启发:在生活中如何储藏种子才能使其寿命更长?这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成了农业专家:“尽快晒干。”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例如,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后,要学生设计贮存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方法,说明地窖贮存红芋、萝卜、白菜应留通风孔的道理;利用茎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树上拴羊,啃坏树皮,造成树木死亡的道理, 加强对树木的保护;在微生物这一部分应联系食物的保存方法:冰箱贮食、腌肉、腊肉防腐的原因;酵母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蘑菇的栽培知识,霉菌中青霉提取抗生素,曲霉在制酱,酿酒中的应用等,打消传统的“谈菌色变”的观念,正确地辩证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还要指出黄曲霉素有使人和动物肝脏致癌的毒害性,加强防癌意识。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引导学生从传染病和人体免疫的原理中,找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并加强自身的防范,减少流行病的发生。 利用生物知识培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地影响。在生物教学中,要及时利用刚获得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主动改变不良习惯,这样他们非常乐于接受。例如,在学习“合理膳食”一节时,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迷恋洋快餐等不良饮食习惯,让学生写出近日自己的一日三餐,对照各项指标来评价自己的营养状况,设计出符合营养标准的一日食谱,引导学生合理膳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着骨、关节、肌肉的发育,有利于增高、健美,体育锻炼还能使心脏工作起来更有潜力,增加肺活量,使大脑充分得到休息,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结合“健康地生活”的教学内容,督促学生改变吸烟、酗酒、吸毒、生活无规律、长时间上网玩游戏、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行为。 带着生物知识走进农业生产。 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节假日经常参加农业劳动,针对这一点,笔者要求学生在回家以后,把我们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尽量地应用到生产中去,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一位叫张立志的同学,家里承包了几亩地的梨园,今年春季他带上同学们为自家的梨树进行了人工授粉,真的不简单啊!还有两位同学家里盖起了蔬菜大棚,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后,他们很专业地指导家人,夜里不能在大棚里升炉子,这样会降低蔬菜的产量;更不能在大棚里睡觉,因为夜间植物会和人争夺氧气的。总之,面对今天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他们往往会给我们惊喜,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课程资源。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去探究生物知识,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