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1210218
每当看到和平鸽在祖国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高飞,我就想起了“和平”二字,想起了曾经为了和平而不吝付出的革命前辈,心潮久久涌动…… 战争对于全人类来说是浩劫,无论你说的是什么语言,信仰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如何,但有一点一定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和平的热爱。而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受一定是相当深刻的,因为我们的祖国曾经饱受日军的欺侮。但中国军民为了和平不惜生命与其对抗,于是一大批歌颂抗战中英雄儿女的优秀影片诞生了,片片让人荡气回肠,部部充满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其中的《紫日》是近年来相当优秀的一部,那许多个澎湃激烈的情节让我记忆犹新。 影片的情节牵引着我的感触、我的思想。男主人公杨玉福与苏联女军医娜佳一开始对秋叶子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杨玉福的母亲无故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刺死,他的同胞被日本人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活活折磨死。但杨玉福在向秋叶子举起匕首之时,他想起了这一切。然而,在一声宣泄着巨大痛苦的暴吼之后,他还是最终放下了那只有侵略者才善于使用的屠刀。杨玉福是善良的,也是珍惜生命的,就算是报仇他也不愿意为此而夺取别人的生命。他放了秋叶子,并且在深思过后,决定带上她一起走,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单独走出茫茫的大兴安岭的。在后来的逃亡过程中,他还是经历了好几次思想斗争的,不过,善良的本性还是战胜了一时的冲动,他没有杀秋叶子,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救了她,苏联女战士娜佳对女学生的仇恨丝毫不亚于东北汉子,疼爱的儿子被日本的飞机大炮给炸死,自己的战友也因为女学生的缘故触动了地雷,仇恨也使她一度向女学生举起了枪,但僵持了一会儿,她还是没有下手。受好和平的人总是这样,他们厌恶战争,厌恶杀人,厌恶用子弹表达自己的仇恨。 我还被这样的情节感动着:当日本战败后,一些日军不甘心失败,便以为天皇效命为由,不惜屠杀在中国境内的日本国民,看到这一切,秋叶子感到痛心疾首,于是,她不顾杨玉福和娜佳的阻挡,毅然奔向正在屠杀自己国民的日本败军,同时大声向他们喊:“战争已经结束了,不用打仗了,我们可以回家了!!”然而,就是在这和平的呼唤声中,日本败军也对她举起枪。在枪声中,她手中和平的花环散了,发出和谐的、悠扬音乐的、那只日俑外型的音乐盒也滚落于地,秋叶子睁大着双眼倒下,眼神中还残留着希望。就是这双眼睛,在一刹那间,让千千万万的观众心碎了……但是和平的力影是伟大的!影片最后以紫日为画面结束,象征着法西斯侵略计划的破灭。 太阳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我们不要让它蒙上战争的阴影,鲜红的太阳只有在人们共同擎起的那一刻,才会把温暖洒向人间。所以,我们不要战争,战争的世界是个冷血的世界;战争是一个使家庭破裂的刽子手,我们应该制止战争。这正如影片所要传达的那样,让战争的太阳落下去吧,和平的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祈祷:和平鸽在天空自由飞翔,橄榄枝绿满大地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中国的两大时代主题。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要想和平,要想发展。那就要一个适合的国内国际环境。 在国内,第一,政府要保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要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政府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管理行政部门,而是广大群众利益的代表。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正确认识一个字:“民”。上到国家主席,下到各级村支书,都应知道,官与民是相对相统一的。无民则无官,若失去民心,官也就不再为官了。 第二,经济方面。这里我不用多说,国家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要千万注意,投资过热,避免出现泡沫经济。还有通货膨胀现象。另外关系到民生方面的三大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这三项,是共产党能否得到广大群众永久支持的关键。政府要发挥其经济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这也是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之一。 第三,教育方面,我认为国家应加强思想文化的教育。要突出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要让他们好好的学习历史政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不要像现在,教出来的学生,大多不了解国情。 第四,科技方面。下面会讲到,就不多讲了。 在国外,首先就要讲讲外交了。我个人认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应积极参与,充分显示中国作为大国的风范。要知道,现在的中国,不再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不是民国的内忧外患,也不是毛泽东时代的一穷二白,也不是邓江时代的韬光养晦。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都清楚的一个事实,故而才有中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所以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应当担负起我们应担当的义务,在国际事务中应当有所作为。 再者,对于亚太地区的形势,我个人认为。中日之间矛盾已久,想在几十年内化解是很难的。况且我们都应当记住日本人自明治维新后对中国的屡屡进犯。更应当记住八年抗战我们死去了五千多万同胞。所以对于日本,时刻不能放松警惕。至于美国,有人说中美会结盟,我不同意。中国早就倡导不结盟。如果同美国结盟,第一,会失去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第二,会损害中国的诚信形象,近乎变化无常了。 总而言之,在外交上,我认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应得利益中国不会拱手让人,对于不该得的利益,中国不参与。对于违背中国利益的举动,中国要予以强硬抵制。 要想和平与发展,那就要有军事实力作为后盾。中国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小弟了解不多。但是我知道的是。要保持陆军的神话。对于海军,国家正大力建设。海洋战略,我也不多说了。至于空军方面,我认为,天基力量不够,就说卫星导航体系,中国自有的是北斗,另外还用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我想说,如果哪天,美国破坏中国这方面的GPS,那我们就陷入只知家门口情况的被动防御当中了,所以要注意。 还有科技方面,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发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是当前除经济之外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带动经济,再装备于军事。以经济为军事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其他要素。再以军事保护经济的正常持久运行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战争的追溯——统一、发展、疫病、惨剧。它可以使社会更好发展,也可以使世界坠落。战争,如一杯注入鸩毒的葡萄酒,在其中有合作成功的蕴义,也同样能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战争,如一根细细的火柴,既能带来光明与温暖,也足以毁掉一片森林。战争,如一块石头,有时帮助人们跨过沼泽地,但也能成为一块绊脚石。战争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以带来民族以至整个国家的统一,但是所要付出的代价又何止一语能够形容。同样,战争是贪婪者“一统江山”的重要武器,也是“经济衰败”的源头。战争从石器时代的部落厮杀到近代的世界大战甚至于现在的反恐战争,似乎是无休止地循环着,进行着。战争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是统一的象征,是以和平天下、安抚社稷为目的的。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战争是和平的必经之路。”的确,纵览古今,曹操与蜀吴的赤壁之战、项羽与刘邦的垓下之战、浩荡的七国争霸、反对君主专制的巴士底狱之战,这些战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安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平、统一就好比包在石头里的金子,战争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削去束缚它们的土块和坚石,使他们闪闪发亮,永延千古。但是——同样在和平的年代里,始终有贪婪的人不满足眼前的财富,以种种借口挑起战火。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等,充斥着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令人发指的罪行,严重地破坏了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正如近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最终无论哪一方人民感到的都是强烈的悲痛。此时此刻,无辜的受害儿童们,他们呻吟着、哀嚎着。面对未来,他们只能在心底祈祷:“我们永远不要再有战争了——”这声音是那么声震山林,响彻云霄。战争如大雨,能缓解旱情,却又使万千的人们流离失所。战争如狂风,能吹走乌尘,却又使树木摧折、房屋坍塌。战争如大河,能带来充裕的水分,泛滥时却又吞噬众生。正如唐太宗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战争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