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中图的设计原则是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2

lucylulu339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中图的设计原则是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ngber_004

已采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与打印: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 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用仿宋体打印于学校统一的毕业论文专用纸上。 二、论文撰写主要格式及要求: 1、标题: 论文题目--黑体小二 2、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摘要"字样--加粗仿宋体小三号 摘要正文--仿宋小四 关键词--加粗仿宋小四 3、论文正文: (1)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 (2)论文正文打印要求: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加粗仿宋体字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加粗仿宋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加粗仿宋体字 正文用仿宋体小四号(英文用新罗马体12号) (3)论文页面设置注意装订线,页码一律用小5号字标明;正文采用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一、……、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4、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四、不同类别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及综合类等(文科类参照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其中工程图必须要有不少于1张是计算机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论文中图的设计原则是

293 评论(12)

modernsnake

图形是平面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故图形设计也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不论是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UI设计、Logo设计都离不开图形设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要数Logo中的图形设计,所以葱爷从logo 图形入手,总结了6个最常用的图形设计方法。加法是图形设计中最常见、最实用的方法,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加法操作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的图形拼接或组合在一起,得到的新图形中虽然含有加法中的每一个元素,但外形轮廓已不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图形,即它们都是新图形的子图形,这种相加的方式关键在于找到各元素可以巧妙连接的点,或者可以完美组合的方式。▲字母C与钻戒组合在一起。▲将树叶与咖啡杯巧妙连接起来。▲广州塔与“品”字融合在一起。▲字母U与H组合。第二种:将元素A融合进元素B中,得出的图形在外形上仍保持着元素B的大体特征,但是元素A也完美地融入在里面。即B是母图形,A是子图形,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元素A是否能完美地融入元素B当中。▲游戏手柄是子图形,河马是母图形。▲爱心是子图形,狐狸是母图形。▲海浪是子图形,树叶是母图形。实例:高音符号+眼睛由于高音符号中间的螺旋与眼珠造型类似,所以具备了做加法的前提,但要怎么组合效果会比较好呢?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首先我尝试了第一种方法,即把高音符和眼睛都作为新图形的子图形,如下图。虽然两个元素都得到了完好保留,但造型不太美观、简洁,而且这两个元素的线条并没有融合起来,而是简单、粗暴的相加。所以我尝试了第二种方法,把高音符作为眼睛的子图形,如下图。上图把两个元素完美连接了起来,整个图形比方案一简洁了不少,而且仍保有比较高的识别性,所以这个思路更靠谱,在此基础上用辅助线规范一下,这个图形设计就完成了。即把元素A通过变形或者增加一点辅助元素,使其在造形上向元素B靠近,但仍保有图形A的识别性,新得到的图形介于图形A和B之间。比喻手法成立的前提是,元素A与元素B在造型上要比较接近。▲通过变形把手掌比喻成鸽子。▲通过变形把字母V比喻成鹿头。▲通过在条纹状的“M”上增加一双筷子,把其比喻成面条。实例:把爱心比喻成桃子爱心图形在外形上与桃子本来就相似,所以我们只需要在爱心上方加一片小树叶就能达到目的。不过上图太过常规,没有设计感和独特性,所以我在爱心上做了一点加工,形成了循环的效果,如下图。大致效果还行,接下来,我们用辅助线把这个图形比较规范地画出来就可以了。正负形又称阴阳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太极图,即在一个图形中,填充了颜色的部分是图形,没有填充颜色的部分也可以形成图形,正负图形通常是包围式或半包围式的。所以正负图形设计的关键在于,既要使正形能清晰的呈现出一个图形,还得使正形的负空间也能成为一个图形,由于负形没有正形抢眼,所以负形的轮廓一定要尽量简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在Logo设计中,英文字母是最常被用来做正负图形的,因为英文造型够简单,且大多数字母都是包围或半包围式结构。实例:把字母D的负形设计成字母R由于字母D是一个包围式结构,刚好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负形空间,所以很适合用来设计正负图形,但从下图可以看出,线结构的字母R并不适合做D的负形。所以我们需要将R处理一下,使它成为一个面的图形,前后差别很大,但仍具有R的识别性。调整后的R就可以作为D的负形了,其结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包围式的,一种是半包围式的,从下图可以看出,方案二(半包围式的)更好看、更特别一些。同样,我们也需要用对该图形进行规范。外轮廓出来后,我们还可以在正形内增加一些细节,使其更丰富、更有层次。 还有些图形不需要全新创作,而是可以根据摄影图片描摹出来,比如很多logo图形喜欢描摹人物头像、雕塑、植物等图片。由于拍摄图片的角度可能不会太好,或者整体不是特别符合我们设计的需求,所以在描摹的过程中通常要做优化调整,比如稍作简化,去掉不是特别重要的细节,只保留比较关键的部分,或适当改变其外形等等。实例:“舜皇”头像描摹找到一张合适的图片之后,我们可以把它的明暗对比调大一点,然后在PS中执行图像-调整-阈值,把图片变成黑白两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阴影部分勾出来。 当然这个过程中要主动做一些优化和调整,让这个图形要保持着跟原图比较高的相似度,且整体干净简洁,细节流畅利落。勾出大形以后加上颜色和背景,这个图形就做完了。艺术源于生活,图形设计也是如此,但如果只是把生活中的事物直接还原成图形,未免会太过普通、没有特色,这一点在logo图形的设计中尤其重要。那么如何使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图形变得特别呢?其实不一定要加入其他元素,有一个很常用的方法是将原本不规则的图形几何化,比如把动物图形设计成圆形或方形。或者用几何图形把某个元素表现出来,比如用几何图形设计英文字母就很常见。
217 评论(9)

zytwhut

对于说明性、功能性和流程性等的图,我建议一般先自己在纸上手绘大框,这样方便设计、修改,等定型后,在用专业工具绘画,这样一般效果很好而且节省时间。另外,当采用柱状图、折线图等,优先用黑白色,然后是灰色或阴影的,最后才是彩色的。据说有大概10%的男性是红/绿色盲,因此要避免使用红/绿色,而且打印时候大多时候是黑白的,所以,在采用颜色标识的同时,尽量加一些标识性的线条标志,要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对于这些性能分析、对比等,在解释时候一定要尽量说明图的形成原因,并包括数据。如与谁相比,能效提高百分之多少,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第三,作图工具一定要专业,尽量避免用excel等做,通常做的不是很好看。图的质量一般是300dpi以上,所以如果可能,尽量用专业工具作图,然后粘贴。在论文录取后,尤其期刊论文,一般需要提交高质量的图片,尽量是jpg和tif格式的。最后,论文排版要尽量和论文要求一致,直接使用投稿对象的模板。如果latex等熟悉的朋友,尽量用latex,排版的质量非常棒的。除了图,论文里面还应该有公式、算法、证明、定义等。一定尽量用专业的东西编写,这些地方尽量不要用图片。整篇论文要尽量用多种元素说明,避免整篇大片大片的文字描述。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论文做图要求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也欢迎关注本平台。
269 评论(8)

yyzhang2008A

学术论文结构的设计原则有思路畅通、纲举目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过渡严密、转折自然。1、思路畅通、纲举目张。撰写学术论文时,作者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和条理性,这样才能构建起严谨细致的逻辑结构。同时,还要纲举目张,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要举其“纲”,既要有中心论点,以统帅各分论点;要张其“目”,即要有一个确定的思路,贯穿各个分论点,决定论述沿什么途径展开。要“纲”“目”结合,清楚地分出各个论点并列的或从属的关系,分出亲疏远近,以便有秩序、有层次、有步骤地表现中心论点。2、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学术论文的框架设计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区分原因与结果、主体与从属、现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正确地反映客观上存在的秩序,把要表达的思想恰当地排列,以避免行文中的“主次不分”“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等乱象。3、过渡严密、转折自然。学术论文整体框架设计要前后浑然一体,说理有节奏,没有断裂痕迹,使文气贯通下来。学术论文基本类别:1、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2、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3、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8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