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lu1984
男,中共党员,教授,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1941年2月生于重庆市。1964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建设专业(五年制)。1964年7月至1978年1月在江西建筑设计院任技术员,从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1978年2月至2001年在江西建筑工程学校任教,并先后担任教研组长、专业科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等职,至2001年2月退休,但仍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2月,受聘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2004年8月,受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2006年7月,受聘南昌理工建筑工程学院,担任教学副院长。社会兼职先后有:建设部中等学校建筑、城规、园林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教育部中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土木工程协会科普委员会主任。主要技术职称:1981年1月评为城市规划工程师(赣工字第90496号),1988年8月评为房屋建筑学高级讲师(赣中专职证字1988年00396号),1996年11月评为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注册号96360031)。主要获奖:1991年5月被授予建设部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96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政府特殊津贴96第9360058号)。主要论著:发表论文《“道”与建筑艺术》(科学中国人1999年第7期)、《论佛教寺院中国化的途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创刊号)、《浙冮古建筑中的牛腿》(南昌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8月)等。主编教材:《建筑初步》(200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设计》(与骆宗岳合作,199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胡国理、余延芳共同编著《农村建筑图集》(198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曾获江西省科技百花奖三等奖)。此外,还主审过多部教材。主要讲授课程: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材料、中外建筑史、城市规划、中外城市建设史、园林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构造、古建筑修缮、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等。主要设计作品:建筑设计作品有江西师范大学学生食堂、艺术系教学楼等百余项,主持的城市规划设计有东乡县开发区规划等十余项。主要业余爱好:文学。 助教 男 四川人 现担任常务副院长兼招生就业科长 
12795是属于南昌理工学院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南昌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南昌理工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历史沿革学校1999年5月创建;2001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定名为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江西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定名为南昌理工学院。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9个教学学院和3个教学部,有6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学校理念学校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不忘初心,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南昌理工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继续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为把南昌理工学院建成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南昌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6年起与华东交通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十三五”、“十四五”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命名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位于江西省英雄城市南昌,以“航天科教,兴我中华”为办学宗旨,秉承“科学、求实、厚德、创新”的校训,立足江西,面向全球,着眼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关注社会人才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办学条件目前,学校形成了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和航空产业发展,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5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专业集群。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6万册,生均纸质图书22册;拥有电子期刊57万册,学位论文16万册,音视频53小时。学科建设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2个学科被列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教学建设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师资力量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专任教师近13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0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专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还聘请了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欧阳自远院士为学校荣誉校长,中科院王梓坤院士为学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南昌理工学院坚持以专家治校,专家治学,专家治教的理念。科研平台、成果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市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院)20个。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重大研编出版项目1项;江西省“双千计划”长期人才项目1项;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省部级以上立项600余项,国家专利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769篇,其中中文核心197篇,被SCI、EI、ISTP和CSSCI收录202篇。2019年,学校邱小林教授和张传军高工共同编著的《嫦娥巡天看中华》科普作品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傅修延校长申报的《The-ante-narrative-on-bronze-wares-and-the-Chinese-narrative-tradition》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学生荣誉学生在全国和全省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188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7项;在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中,我校师生代表中国队夺得四金一银四铜的好成绩,特别在火箭高度纪录项目和回收项目上,完胜俄罗斯队和美国队,赢得冠军。由于我校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及适应能力强,从事的岗位与所学专业符合度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均高出全省毕业生就业平均水平,连续5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逐渐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中间质量有保障”的喜人局面。优势专业及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英语(商务英语方向)、艺术设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军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