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4

limin_li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尾蝶312

已采纳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新媒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树立互联网思维,走全媒体发展之路;狠抓“五个融合”“体制融合、技术融合、内容融合、人才融合、管理融合”,创新媒体发展。 中国论文网 -htm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地方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谋求全媒体发展之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加快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并经历了“从无到有”“迅猛发展”的过程。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外,出现了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借助强大的技术和传播优势极大地冲击和蚕食着传统媒体固有的市场。榆林日报社积极应对挑战,乘势而上,在《榆林日报》的基础上,开通了《榆林日报――数字报》《榆林日报――手机报》《榆林日报网》《榆林日报――电子屏》,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也在逐步开通运营,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存的“报、网、微、屏”立体化传播新格局,步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二、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目前,不少传统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在新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步入一些误区:有的在发展的观念上存在“重建设,轻融合”的认识,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多、快、省式”的低水平融合,没有正真实现“水乳交融式”的深层次融合;有的片面地以为融合就是建网站、数字报、手机报,开通博客、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拼盘”的现象;有的简单地认为融合就是把纸媒内容搬到新兴媒体上,把新兴媒体内容嫁接到纸媒上,出现“大杂烩”的现象。榆林日报社如今虽然建起了网站,开通了数字报、手机报、电子屏,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也在逐步运营,全媒体采编发布平台建成,但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上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媒体之所以出现这种低层次的融合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树立互联网思维,在发展的措施上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技术、内容、人才、管理的融合,没有真正形成“立体化”传播新格局。   三、新媒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全新的理念是发展的前提,深层次的融合是发展的保证。因此,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地市媒体就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的基础上,走全媒体发展之路。   1、树立互联网思维,走全媒体发展之路   树立互联网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九种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用户思维要求媒体“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的理念,提供个性化新闻;简约思维要求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用“简约风格”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抓住读者;极致思维要求媒体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打造比较优势;迭代思维要求媒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进行创新转型;流量思维要求媒体树立“经营流量”的理念,做到“流量出效益”;社会化思维要求媒体以“众包”的理念,借力发展新媒体;大数据思维要求媒体建立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产品;平台思维要求媒体建立全媒体采编发布平台,解决不同媒体间技术障碍;跨界思维要求媒体树立跨界经营的理念,形成“报、台、网、屏、微”一体化传播新格局。   2、狠抓“五个融合”,创新媒体发展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从体制、技术、内容、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融合。   (1)体制融合。媒体需要消除制度障碍,进行“顶层设计”,重组内部组织结构,改革不同业态的媒体管理体制,构建符合全媒体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整合新闻信息、人力资源,建立起统一指挥调度的新闻编辑部,统一报道部署,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编发稿件,实现内容集约化生产、新闻信息产品多层次开发。   (2)技术融合。媒体需要打破各媒体之间的技术壁垒,建立起一个支持文图、音视频、短信等多种信息录入、远程写稿和编审发布,可以提供文字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和历史资料等多媒体数据,并集报纸、网站、手机、电子屏、微博、微信等为一体化的“信息终端”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3)内容融合。媒体需要按照纸媒、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特点和运行规律,形成不同定位、不同个性、不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纸媒突出本土特色、权威发布、深度解读、舆论引导;电视突出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网站突出海量化、专题化、个性化;新兴媒体强化互动性、及时性、分众化、个性化   (4)人才融合。媒体需要转变用人机制,建立全媒体人才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人才队伍融合。要培养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的全媒体新闻队伍,培养和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为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记者要成为“全天候”记者,既能采写文字、拍摄图片,也可录制视频。编辑要成为“全能”编辑,既掌握纸媒编辑技术,也掌握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体编辑技术,满足多终端传播的需求。经营管理人才要既懂纸质媒体运营,也懂新兴媒体运营。   (5)管理融合。媒体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薪酬改革调整各媒体利益,形成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管理模式。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把更多的资源向融合发展倾斜。要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围绕“专业化、品牌化”的经营主线,为客户搭建传播平台,提高报纸广告的吸附能力和全媒体运营的拓展能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论文

174 评论(8)

dreamee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就是全媒体融合的策略,主要是互动性,尤其视频直播的互动性,这方面走在前沿的技术服务可以参考下红云的全媒体融合,融媒体电视台等技术,而且能直接解决移动端互动的问题。
80 评论(11)

scupking

媒体是个人与企业对外界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关注与了解,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在使用工具上以及生活习惯上会有自己的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便捷途径的延伸。想要更好的了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先要从大众生活状态、商务模式、休闲娱乐方式上去研究,再加上所需与必备的交流沟通渠道上着手。一、大众生活状态结合每一阶段人群日常生活习惯,这里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日常作息时间; 日常参与的社会活动; 家庭生活模式,人员分工; 个人或家庭关注的热点与方向; 个人与家庭收入、消费模式等。二、商务模式这里默认是指工作方式,或是与外围接触的商业特色,新媒体关注的是商业发展趋势与方向。能把这一点抓住,则商务带动生活;这里切需注意的几点有: 日常人群工作模式; 大众企业营业方式; 商务人群管理平台; 日常任务反馈交流工具; 商务交流的便捷:快、有效、简单、多样化、以及节省时间等。三、休闲娱乐虽说现在人的生活层次上升了,但是各种消费也随之增加,想要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区分开,这里也自然少不了一些细节: 消费层次便捷,优惠多在新媒体上相对多于传统媒体; 口碑好、可靠、正规等是传统媒体体现出来的,中老年一辈们比较看中;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上的一种扩展与创新,想要新媒体更好的替代传统媒体首先得考虑年轻人的带动力。 传统媒体相对稳定,新媒体中或多或少的存着在一些不安全的现象,这一点在休闲娱乐分享上能直接体现出来; 为适合的人群推荐新媒体的同时,也要考虑传统媒体人群的正确引导,同时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难点与疑点。
324 评论(12)

流云毛毛

在当代社会,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媒介信息传播强势角色,新媒体作为能无限传播、具备互动性和应用数字技术的新形势媒体,其与传统媒体相比在权威性、交互性等方面各具特色,两者应融合互动,将资源有效整合,才能实现两者优势的互补,也才能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19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