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8

wallishw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癌症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bouy

已采纳
咸阳肿瘤医院中西医综合治疗不错。咸阳肿瘤医院李去病院长认为:1、肿瘤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也是一种慢性病,肿瘤实际是全身病变在局部的表现,它有别于入侵机体的细菌,借助抗生素就能起到作用。而肿瘤是人体自身内发的结果,不能单纯借助外来手段一去了之,手术治疗短期效果是成功的,但长期效果是失败的,他尤其反对大剂量过度的放化疗,认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将人体仅有的免疫力破坏殆尽,抗癌治癌更无从谈起。2、活着才是成功的,近年来,李去病大量临床研究后提出,应该树立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的观念,不要对肿瘤赶尽杀绝,要与其和平共处,通过中医扶正固本的理念,依靠调整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正压邪,遏制肿瘤继续生长。

癌症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242 评论(12)

oreset

专家给癌症病人的建议 “癌症病人1/3是吓死的,1/3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的,最后1/3才是治疗无效而死的。”这话虽无科学根据,但却说明一个道理:病人若能乐观对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行为,就可能战胜癌症,延长生命。 主讲人:刘鲁明,男,51岁,医学教授,从医28年。专长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治疗,尤擅长肝癌、胰腺癌、肺癌等消化道和呼吸系统肿瘤。先后承担的国家、部省级科技项目主要有:“以外放射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肝癌”、“参麦注射液现代化示范研究”等。1990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等7项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肝癌综合治疗学》。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博士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患上癌症怎样选择并进行治疗 【态度积极,乐观主动,是一切治疗的开始】 现代医学的进展表明,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治疗,有的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与肿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无事,只要按时复查,坚持“扶正”治疗,还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样享受生命。因此在正确认识癌症的发生与治疗后,癌症病人及家属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共同培养乐观、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必胜的信念,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中医学认为,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脏腑功能损伤,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现代医学心理学家的许多调查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有人指出:影响癌症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而忧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已有的研究还发现,死亡、离别的悲哀、忧郁和焦虑,在癌症发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见到。 临床上,许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会表现出恐惧与焦虑、孤独和抑郁、愤怒与仇视等等各种不良的情绪变化。有一种“想象疗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进行。病人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如:想象自己如何战胜了癌症,已经战胜了癌症,等等,这样有可能使体内的免疫机能得到改善。 平时,患者还应努力在生活中择其乐而从之,迂其忧而弃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带来的诸多变化而怨天尤人、厌世悲观,而应该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化和精神刺激,做到开朗乐观、宽宏大度,遇事“泰然处之”,使自己有良好的“应付能力”。心态如何,对治疗效果绝对是关系重大。 【不急不躁,制定五年“作战”计划】 对待癌症这样的顽固慢性病,患者需要平和的心态,医生也应该努力为病人制定全程治疗方案(暂且定为“5年治疗方案”),并将治疗可能的过程告诉患者,使患者获得最大自信心。战胜病魔需要的是时间、智慧及信念,还有各方的通力合作。 癌症患者其实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导者。如若把治疗癌症的过程看作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战役,医生只是参谋长和(或)作战部长,主要提供行军打仗的战略战术等谋略,并执行战斗命令;患者丈夫或妻子是政委,协助司令共同定夺进退大权;子女应是副司令或副政委;而患者本人才是统帅全军的总司令,掌管操控生死的兵权,选取参谋长的方案,根据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作战方案和作战部长,并且指挥作战。患者不要因为某些症状始终得不到缓解而丧失信心,而应在医生(参谋长和/或作战部长)的帮助下,统观全局,明白5年抗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卡、出现的变化,采取各种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种现代的治疗模式,让患者自己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担负责任,提高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加强参与感,真正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他们的情绪由低迷、消极、急躁转变为主动、积极、不急不躁。同时也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合作。 【病急不乱投医】 很多病人一旦患上癌症,病人和家属就自然而然地将所有的事情都拱手交给了医生,把医生当作了“神仙”。对自己的病情、以往的治疗过程、检查结果都不太了解,认为这些都只是医生们的事,只需告诉他们怎样服药,怎样治疗,生命还剩多久即可。其实这样难以与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患者应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的地位,担当起总司令的职责,选择并引导医生为自己看病。这就是历来所谓“求医”的真谛。 患者每一次就医时,都要抓住就诊的重点,向医生描述你当前最为困扰的症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疾病治疗期望值、经济上可以投入于治疗的预算、希望在哪里进行治疗等等。初诊的病人还可以选择时间相对宽裕的特需门诊就医,虽然挂号的价格稍贵,但比起有些外地病人买黄牛票要物超所值得多。特需门诊让你有充分的时间认识了解自身疾病,并与医生探讨最佳的、最适合自己的治疗途径。癌症这样的慢性病,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医患之间的相互磨合与了解,需要的是病人的毅力与忍耐,当然还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 患了癌症,“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自然在所难免,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的这种心理,受保健品市场巨大利润的驱使,利用漫天的虚假广告,蒙住消费者的双眼,欺骗癌症患者。 我们知道,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其中各种成分的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患者往往在保健品广告中看到与药品一样的成分,就误将保健品当作药品一样服用以期商家承诺的奇效出现。最终,癌症患者不但受到了经济上的损失,还因此耽误了病情,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癌症病人应该相信医院,相信正规的治疗。癌症目前没有特效药,这个世界也没有万能药,只有接受专业的治疗,才有机会治好。 【不向病人隐瞒病情,可抓住治疗良机】 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出于善意常会要求院方配合一起向患者瞒住病情的真相,将生癌说成没生,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也许的确是让病人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或平衡。但是且不说这种隐瞒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就是于治病而言也是害处甚多。在门诊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家属抢先进诊疗室向医生提出对病人隐瞒病情的要求,出于尊重与理解,医生一般都会答应。待诊治结束后,家属又先将患者支开,再告诉医生患者真正的病情,拿出事先藏好的真实检查报告,甚至还有记录着以往诊治经过的真实病历。这样的就诊过程,不仅扰乱了医生的正确判断,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掉以轻心,治疗的依从性降低。 另外,我们在临床中还发现,其实有些病人得不到家属及医护人员的真实交流,会误以为自己的病情比实际的重,反而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甚至还可能对治疗产生消极或叛逆心理而错失治疗良机,让人扼腕。所以,在就医之前,家属不仅应该向患者告知真实病情,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详细解释。这样,医生也能和患者更好地交流,不必躲躲闪闪,反而能更好地帮助其减少困难与痛苦。 正确对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在癌症的治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的任何一种反应都会让患者及其家属痛苦不堪,丧失继续治疗下去的信心。或者由于放、化疗在大规模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机体细胞造成危害,损伤正气,影响生活质量。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给药途径、体内的分布、组织内的活化速度及程度、组织内的灭活强度及速度等。同一药物由于使用方法不同,毒性表现也不一样。药物对机体的毒性还存在选择性,某些药物骨髓抑制重,但呕吐反应轻;某些药物呕吐反应重,但骨髓抑制轻。抑制骨髓的药物有些主要抑制白细胞生长,有些主要抑制血小板生长;有致吐作用的药物在发生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方面也多有不同。 多药联合化疗时,杀癌细胞率通常有所增加,毒性也往往增大。由于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药物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因此各种抗肿瘤药物都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不良反应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发生时间分类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按转归分类有可逆性毒性和非可逆性毒性;按影响器官和系统分类有造血系统、胃肠道、肝脏、泌尿系统、心脏、肺脏、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属器官、血管及其他特殊器官等;其他的还有变态反应、免疫抑制等; 中医药对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不良影响及毒副作用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独特的疗效。如化疗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可以健脾化湿、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佐以解毒法治之。调理脾胃宜药取:“轻灵性平味淡”,避免温燥壅补;对化疗造成的骨髓抑止可以补气血、益脾肾,佐以活血化瘀治之;对放射性肺炎在早治守方的情况下以宣(宣肺)、降(降肺)、通(通肺络)、化(化痰),酌用清(清肺)、润(润肺)治之,并注意调肺兼调五脏……均可收到较理想的疗效。其他,像癌痛、顽固性呃逆、呕吐、纳呆等,在辨病辨证结合的情况下,除了运用中草药,还可以通过针灸、火罐、敷贴等中医的物理疗法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解除肿瘤痛苦。 依靠自我康复治疗 【合理饮食与保健治疗】饮食调理对营养支持、功能恢复和体质增强有重要意义。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要学会科学地“吃”,并不容易。饮食不节,饥饱失调足以伤人,一方面,“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另一方面,“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癌症病人饮食偏食,不注意多样化的情形是常有的。在临床上曾遇一胰腺癌患者,病后连吃2个甲鱼,结果并发重症胰腺炎,抢救无效,活了不到2周。中医学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以养人,但偏嗜也可以伤人。通俗地讲,“杂吃”比“挑剔地吃”好得多。不少癌症患者经常问医生:“我多吃些什么食物好?”其实“多吃”与“少吃”都是有度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要强迫自己多吃些什么或少吃些什么,而应该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五谷杂粮多样搭配,蔬菜水果注意摄取,素食荤食适度调整并强调素食的选择,使饮食“活泼多样”。 所谓“忌口”问题,经常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注意。由于中医有“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之说,故有些资料提出了癌症的忌口问题,甚至过分强调忌口。笔者认为对此不宜太讲究,许多问题缺乏临床和试验研究。癌症病人应适当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少食油腻肥厚烹炸之物,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对待,以不偏嗜为要。过分强调忌口,不利于营养支持。 【起居有常,适度锻炼】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应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慎起居,适气候,避邪气。一要注意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动要多样,包括体育锻炼、气功、太极拳、舞蹈……等。静要“调神”,既要注意过劳则气耗,又要警惕过逸则气壅。二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要懂得欲速则不达。三要注意持之以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或病情有反复迹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疗或检查,不能盲目迷信锻炼。四要注意与情志调整相结合,把“练身”和“练心”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药物调理】癌症康复治疗中症状的康复,包括肿瘤治疗中的对身体某些损伤的恢复,还必须依赖药物调理。要让病人明白,癌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5年治疗)才能预防复发和转移。加上放化疗的不良影响及毒副作用,长期的药物调理必不可少。 癌症患者大多在治疗1年半后会出现厌治现象,这是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应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科学进“补”】癌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常常涉及“补”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少患者确实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另一方面,不少补药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扶正可以抑癌,因此使补法的运用比较广泛。 癌症病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补。有些病人一到秋冬季节,就要求医生为其进补,甚至自己“偷偷”地补,最后反而加重了病情。这就违反了中医理论中“虚则补之”的原则,补后使邪气留恋体内不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于尔辛教授认为,癌症治疗中,调补脾胃十分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癌症常常由于脾胃损伤而发生,癌症治疗过程又常常损伤脾胃。因此,癌肿的治疗和康复中,脾胃调理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调理脾胃宜选甘淡药物为主,“避壅补,远滋腻”,并应注意缓调,假以时日。 另外,还应注意“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道理。 在癌症治疗与康复中,科学、正确地使用补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顺利克服癌症,是医患双方都应重视的问题。
269 评论(11)

梦想回国

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法成为当下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那么免疫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靶向疗法有什么区别呢?肿瘤治疗方法比较一手术的局限性肿瘤如向四周侵润,边界模糊,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手术本身始终无法避免转移,源于肿瘤细胞转移早于病灶的形成。有些部位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极大。手术本身就是一次重伤,手术造成的炎症会促进肿瘤放、化疗的局限性放、化疗是一次无区别的杀伤、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一样有伤及,所以大剂量长疗程的放、化疗是非常伤及免疫系统本身的。靶向药物的局限性靶向药物只对具有特定基因靶点的肿瘤细胞有效,由于肿瘤细胞是多变异性细胞,进化能力较强,因此对靶向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内源性肿瘤免疫治疗内源性肿瘤免疫适用范围——实体瘤。在看待手术、放化疗、靶向等传统治疗手段上,内源性肿瘤免疫认为肿瘤的治疗应该围绕恢复免疫系统,依靠免疫系统,应该具有整体思维和个性化的视角;认为没有建立特异性免疫的肿瘤治疗是不完备的局部性治疗;认为手术、放化疗、靶向等方法的使用需要有利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需要从免疫治疗的视角去看待如何采用手术、放化疗、靶向等方法。内源性肿瘤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采用主动启动抗肿瘤免疫的方法--即先采用射线、化疗药物、消融、介入等方式,根据病灶大小,在体内杀死肿瘤病灶的全部或部分肿瘤细胞,破坏细胞膜,使肿瘤DNA片段或多肽流出,形成肿瘤抗原,采用免疫诱导剂等外来物质对T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诱导,进而生成具有识别自体肿瘤抗原为外来物的特异性T细胞,以激发肿瘤患者的自身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预防肿瘤扩散及复发。总结:传统治疗思路,具有典型的局部处理特征。认为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等方法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严重的忽略了免疫系统在其间存在的事实作用,事实证明这样的思路治疗结果差强人意,以致人们普遍具有谈癌色变的心理。免疫治疗的突破就是承认免疫系统是治疗肿瘤最为可依靠的力量,而内源性肿瘤免疫的突破就是在目前已有的免疫细胞和微环境不足的情况下,探索了一条具有临床价值的免疫治疗之路。内源性免疫治疗认为没有做特异性免疫的肿瘤治疗都是不完善的;没有特异性免疫的看护肿瘤治疗的预后总体上是不够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比较二:与其他免疫治疗的比较CAR-T(全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局限性目前依然无法在实体瘤领域取得有效性,核心就是细胞微环境的抑制。常见副作用抑制的局限性(免疫过激、脱靶效应、载体缺陷、神经毒性以及其它)CAR-T疗法的突破性成果体现在血液肿瘤,Kymriah、Yescata两款产品2017年获得FDA批准上市。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治疗如 PD-1/PD-L1 的单抗治疗不断在癌症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及膀胱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总体疗效水平在20%左右。局限性:具有与CAR-T相类似的副作用,免疫过激、神经毒素以及其它。肿瘤治疗方法比较三:与其它免疫治疗的比较(CAT-T&PD-1/PD-L1)的比较CAR-T(全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局限性:①目前依然无法在实体瘤领域取得有效性,核心就是细胞微环境的抑制。② 常见副作用抑制的局限性(免疫过激、脱靶效应、载体缺陷、神经毒性以及其它)CAR-T疗法的突破性成果体现在血液肿瘤,Kymriah、Yescata两款产品2017年获得FDA批准上市。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治疗如 PD-1/PD-L1的单抗治疗不断在癌症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及膀胱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总体疗效水平在20%左右。局限性:具有与CAR-T相类似的副作用,免疫过激、神经毒素以及其它。总结:CAR-T&PD-1/PD-L1等免疫疗法都具有当下难以克服的共同局限性,一是这两种免疫治疗方法的活化药物对于患者免疫系统来讲自身就有非常强的外源性物质的特征,所以副作用当下也是非常明显;二是这两种研究方法仍然非常受复杂的肿瘤细胞微环境的抑制,源于目前科学界对细胞微环境的认知的有限性。内源性肿瘤免疫的特点在于将复杂的微环境用黑箱原理应对,让特异性免疫自然而然的发生或者不发生。如此便绕开了复杂的细胞微环境认知问题,而是采取有效使用的思路。斯隆医生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为您回答
142 评论(11)

HeysWu

癌症患者一般容易营养不良,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充足的睡眠才能够提高免疫力。所以一定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和肉类。还要作息规律,一定不能熬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身体免疫力。
286 评论(14)

cwjobs

香港肿瘤科李宇聪医生表示,人体的免疫细胞有监测坏细胞并阻碍其生长的功能,但癌细胞却能避开免疫系统监测而继续生长,这是因为癌细胞能透过PD-L1蛋白发出讯号后与免疫细胞的PD-1受体结合,使免疫系统误认为正常细胞,从而生长下去。根据以上状况,免疫治疗的机制主要在肿瘤位置发挥作用,透过阻挡结合过程,重新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有功能;辨别并杀死带有PD-L1蛋白的癌细胞。
340 评论(12)

lavender0524

第1部分 肿瘤的抗原性1 寻找通用的肿瘤相关T细胞表位1 引言2 作为抗癌疗法基础的T细胞表位3 肿病相关原的发现4 寻找通用的肿瘤抗原5 表位推断6 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的发现7 把肿瘤基因组学与肿瘤免疫治疗相联8 其他通用肿瘤抗原的展望9 通用肿瘤抗原作为临床免疫治疗靶分子的展望10 结论2 肿瘤细胞的血清学决定簇1 引言2 SEREX:方法3 SEREX法寻找人类抗原4 SEREX抗原的分子特征5 SEREX抗原特异性6 SEREX抗原对应抗体发生率与临床意义7 SEREX抗原的功能意义8 反转T细胞免疫9 关于人肿瘤免疫体(human cancer immunome)的定义10 对肿瘤疫苗发展的重要性11 结论与展望3 肿瘤相关抗原加工与提呈1 MHC I类抗原加工途径2 免疫蛋白酶体3 蛋白酶体系统与肿瘤抗原提呈4 PA28和肿瘤表位加工5 开发蛋白酶体知识4 肿瘤免疫中的T细胞1 引言2 人肿瘤中有T细胞免疫应答的形态学证据3 地找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识别的肿瘤抗原分子4 对肿瘤抗原的自发性CTL应答的监测5 肿瘤免疫中的CD4 T细胞6 结论第2部分 免疫逃避和探抑制5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调整和缺失1 加工和提呈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抗原的途径2 非经典HLA-G分子的生理学3 经典和非经典MHC抗原的选择性表达4 肿瘤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5 不同的MHC I类分子表型及其分子机制6 MHC I类分子的改变:对免疫应答和临床效应的影响7 肿瘤细胞中MHC II类抗原加工和提呈的作用8 免疫监视中IFN-r的作用9 HLA-G表达:肿瘤细胞的1项免疫特权?10 结论6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1 引言2 免疫系统和种瘤的生长3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4 肿瘤中免疫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特征5 与肿瘤中免疫细胞功能缺损相关的机制6 结论7 肿瘤的免疫抑制因子1 引言2 转化生长因子-B(TGF-B)3 IL-4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5 前列腺素E2(PGE2)6 多胺7 从肿瘤脱落的免疫抑制分子8 结论8 肿瘤免疫中的IL-1 引言2 IL-10蛋白与IL-10受体(IL-10R)3 IL-10的生物学活性4 IL-10在肿瘤病人体内的表达5 IL-10对肿瘤模式的影响6 结论第3部分 肿瘤免疫学的策略9 树突状细胞(DC)与肿瘤:肿瘤疫苗的前景1 引言2 DC的性质3 人肿瘤中的DC4 血液DC计数与DC动员5 用于免疫治疗的DC制剂6 DC负载抗原7 疫苗剂量和接种程序8 临床I/II期试验9 临床III期试验1 副作用11 监控免疫应答12 肿瘤逃逸13 DC免疫治疗的新进展14 结论
34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