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小妮qzi
各地激光联盟的发展过去几个月,全国各地激光联盟纷纷成立,在激光界产引起较大的反响,一时间成了社会关注热点,也成为激光人时下的共同话题。不少城市和地区正纷纷支持激光产业发展,务求打造激光产业聚集带,同时以激光技术加快区内传统加工产业的升级改造,以支撑经济继续增长,推动区内经济产业高水平崛起。事件回顾去年底至今,已有数个激光产业联盟相继成立。2012年12月17日,苏州激光产业联盟成立(苏州大学,华必大,德龙等);2012年12月22日,国家级激光产业联盟在武汉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华工科技等);2013年3月初,瑞安市激光产业联盟成立(博业激光,浙江工业大学等);2013年3月26日,上海市高强激光加工产学研联盟成立(上海交大、上海激光学会,团结普瑞玛等)。从长远看,国内企业纷纷抱团组成激光联盟,对激光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各企业在市场秩序、产品技术、分工合作等可以有平台加强沟通,而高校研究院的参与,也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加快激光产品的升级换代。下面我们来进行逐一分析。从苏州工业园区激光产业创新联盟协会成立看发展动因2012年12月17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从事激光及相关技术产业单位共同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激光产业创新联盟协会”。通过“协会”平台,更加有效地贯彻国家发展激光产业政策,吸纳先进的激光技术,团结本园区内从事激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教学群体。通过产、学、研、资和用的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各激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苏州在激光产业领域以及产业配套等方面已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产业资源分散、关联度低、同质竞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州激光产业链的深入发展。联盟协会的成立,可以改变当前市场状况,整合产业链资源,促进苏州地区激光技术产学研的合作,借助产业联盟的凝集力,推进苏州的激光产业快速发展。从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看发展力度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2年12月22日在武汉正式成立,其前身是湖北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武汉是我国三大激光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之一,并在光谷形成了以工业激光、医疗激光、光学元器件等为主体的能量光电子企业群,销售额占全国市场总销售额的50%。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激光产业仍存在分工不明确、优势资源分散等问题,这导致了国内激光器及成套设备开发能力明显落后于国外企业。在此情况下,2010年湖北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旨在联合成员单位共同促进技术突破,推动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到目前,联盟会员单位已经达到42家,包括华工激光、武钢、武重等单位;两年间,联盟共实施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项,获得专利40余项,占全国相关领域专利约70%。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瑞安市激光联盟成立看发展后劲2013年3月初,浙江瑞安市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授牌成立。“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战略布局,中国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落户温州,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是国家打造的 20个千亿级别的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工程之一,瑞安市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联盟在瑞安市科技局的指导下以瑞安市博业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合上游的技术、激光配件供应商,和下游汽摩配、泵阀和机械电子等应用企业,形成了一个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纵向的前向型联盟,并邀请中国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加盟作为产学研合作单位。 瑞安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瑞安市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了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 以上份额,是国家级的汽摩配生产基地,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从上海市高强激光加工产学研联盟成立看发展趋势高强激光的加工和产业应用是下一代激光应用的前沿和制高点。2013年3月26日,“上海市高强激光加工产学研联盟及应用示范基地”签约仪式暨第一届理事及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与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通过高校、企业和研究所的协同创新,增强整个高强激光加工应用领域的实力。 理事长张杰指出,联盟的主要工作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高强激光加工领域相互支撑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我国科技界、企业界往往处于条块分割的状况,如果单靠少数科技人员的奔走联系,难以成气候。联盟汇聚高强激光加工领域上海地区(并可辐射至长三角)的优势力量,集产业、研发和人才培养为一体,通过密切合作和协同,组成相互支撑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全面提升上海市在高强激光加工应用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推进上海市在高强激光应用方面的地位,使上海地区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高强激光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综上所述,全国各地激光联盟纷纷成立,是国内激光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事实证明,激光产业已成为当今国内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激光产业必将成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巨大的利益链促使企业建立“统一战线” ,抢占先机,分吃蛋糕、抱团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借助产业联盟的平台,各联盟可邀请专家、学者加盟,从事学术研讨活动,给企业增添技术研发动力,形成创新发展;其次,可凝聚合力,打造品牌,增加利润,向核心技术发展;再次,可牵手上下游产业,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向综合纵深领域发展;最后,各企业可向高水平激光加工领域迈进,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 
如果有资质去做的话,发展肯定更会更好,大家条件越来越好,对于美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激光(LASER)是上实际60年代发明的一种光源。LASER是英文的“受激放射光放大”的首字母缩写。激光器有很多种,尺寸大至几个足球场,小至一粒稻谷或盐粒。气体激光器有氦-氖激光器和氩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有红宝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有激光二极管,像CD机、DVD机和CD-ROM里的那些。每一种激光器都有自己独特的产生激光的方法。 激光有很多特性:首先,激光是单色的,或者说是单频的。有一些激光器可以同时产生不同频率的激光,但是这些激光是互相隔离的,使用时也是分开的。其次,激光是相干光。相干光的特征是其所有的光波都是同步的,整束光就好像一个“波列”。再次,激光是高度集中的,也就是说它要走很长的一段距离才会出现分散或者收敛的现象。
激光技术的发展前途激光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到制造工艺,逐步走向成熟,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抓紧激光技术的研究,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抢占这一高技术前沿地带。激光技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将在21世纪放出更加夺目的色彩。在21世纪,激光技术将与电子技术、核技术紧密结合,成为信息技术的支柱和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方式,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激光技术本身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在信息探测和获取方面,激光测距、激光雷达和其他类型激光遥感探测仪器将继续发展。在信息传输方面,激光光纤通信将以其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和廉价的特点,取代电缆,成为信息社会的“神经”。在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革命”中,激光也将大显身手。激光核聚变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重要途径。利用高功率的激光照射聚变燃料,使之发生反应,并找出能人为地控制反应速度的办法,使热核聚变按照需要缓慢而均匀地进行,连续地将聚变能量转化为热能和电能,建成热核动力反应堆和热核电站,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激光技术制成激光火箭,其速度可接近光速,为人类征服宇宙、探求太空的奥秘发挥巨大的作用。激光武器也会有更大的发展,激光枪、激光炮、激光反导导弹及激光反卫星武器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陆地、空中、海上以及太空中大显身手的都将是激光武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个激光时代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