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吗
我们所说的论文盲审是指一种组织专家评审的制度,即匿名审稿,评审员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这种审核的做假率低,一般硕博论文多采用这种方法。其实论文盲审和论文查重一样,都是为了防止论文抄袭事件,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因此,即使是盲审,审核老师也会仔细检查论文的内容。加之很多盲审的情况下都是抽查,对论文的考核会更严格、更细致。一般来说,硕博论文在盲审、外审均过后,方可参加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是否能够对该生授予学位,因此通过盲审至关重要。那么,如果盲审没有通过,是什么原因呢?1、格式问题。格式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往往能反映作者态度是否端正,因此,论文格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很多时候,盲审教师第一眼就会看到论文格式,如果形式不正确,容易给人留下很坏的印象,盲审通过也就会更难。2、论文研究内容不足。论文必须有真实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必须有足够的论据支撑,这些都需要作者做或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才行。3、创新不够。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文章的意义不大。创新者需要有自己思考和总结的东西,要求文章的原创性达到一定的标准。4、参考资料老旧。尽管在可能的情况下,盲审教师还是会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盲审教师会尽量参考最新的文献资料。 
不可以。博士论文匿名评审极大地防止了水平低劣博士论文的通过,从防劣方面讲,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贡献巨大。各高校为了防止不合格博士论文出现,普遍对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意见作出越来越严厉的规定,且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实行严格的预答辩制度。博士教育目标是培养出专业前沿研究领域的创造性人才,博士论文最重要及最宝贵的品质是创新。原创性研究才是博士培养最为重要的目标。现在的问题是,匿名评审的结果造成原创研究的高不通过率,其中原因一是二线专家对前沿专业问题的不理解;二是原创性研究往往也是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就可能存在争议,未能取得专业领域的共识,匿评专家在评审时就更可能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