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考研者
首先,题目不能太大。其实,题目太大以后,往往会因力不从心,容易失败。这里的"太大"是指:研究的问题"外延"太大,几乎是无所不在其中--不是概论、就是原理、不是数学、就是物理!这种文章表面上看起来很大气,可往往给人言之无物、华而不实之感。 同样地,如果选择的题目太小了,则显得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也不利提高。 当然 ,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论证角度。 一般来说,大题目写起来容易空泛,这往往是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入,写少了象蜻蜒点水,如浮光掠影;写多了则显得又臭又长。 相反,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能够深入本质,切中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那论文就一定有份量。 在选题时一般要注意:它的实用性、互异性、准确性、突破性等等 三、 材料要充分 选材是否合理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写论文从整体构思,到题目确定,到论证过程等等,都不能离开选材--客观的资料。选材的目的,是采众家之长,成一已之见。因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如何确立论点 即通过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把与自己的想法吻合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挑选出来,并且从新的视角,予以新的观察。 如何独树一帜同类资料中,不同作者自有其不同的阐述与见解,我们可以把其中富有个性的典型论据、体现各自特点的合理论证,摘录出来,从而为自己独树一帜提供保证。 如何表现自我不少文章大同小异,因而,有关资料内容的交叉争议之点,往往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关键之处。如果我们注意把这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对于形成自己的主见,确定文章的论证角度和发展方向,则大有裨益。 如何精耕细作不少文章由于种种原因,原作者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未作详细而中肯回答。如将文中略写部分归拢在一起,加以扩充分析,我们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修正原有的选题方向,对问题作出定向、定度的思考和研究。 总而言之,选材时,一定要注意不去作大而无当的联系和比较。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找一些与我们的论点有关的东西来作对比研究,以便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四、 思路要清晰 在写论文之前,我们不妨先拟好一个写作提纲,如有可能最好是来一个初稿,然后再动手。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细节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展现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是否得当,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每一个部分、每一环节是否都是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入扣,配合默契,是否都能为主题服务…… 初稿提纲只是论文的大致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节都考虑周密完善,因而可以先写一个初稿。有了它,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有不恰当之处,这时就应加以调整或修改;对于有错误的论点、论据,或发现新的论点、论据,还应及时抽掉与增补,使之逐步完善。 初稿的写作通常有两种写法: (一)、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它可以便文章的格调、风格前后保持一致,前后衔接紧凑、自然,避免旁逸斜出,防止语言、文字上的重复; (二)、按内容的熟悉程度分段进行,这种写法有利于作者积极思考,便于捕捉创作的灵感。 五、 表达要准确 修改--论文的后期制作。反复推敲出佳句,精心修改得华章。 只有反复推敲和字斟句酌,文章才会显得具体、准确、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的教育、教研成果。 修改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以来一个"亡羊补牢"--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通过材料的增删,使文章血肉丰满,使观点立之牢固,并与材料达到和统一;又可以"彻头彻尾"--发现问题,该舍就舍、该去则去,决不估息。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等。 修改观点在初稿形成后,要再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说明它的若干个从属论点,是否有失偏颇、带有片面性或表述得欠准确;同时还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别人类似或雷同,有无创意与新意等等。 修改结构从结构上来看,不仅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处置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楚,能使主题内容得到顺畅合理的表达,还要求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主次、详细等各个环节合理紧凑。 修改语言 要在语言的准确性、学术性、可读性等方面下功夫,文字力求准确、精炼、简洁、专业,努力做到字字珠玑、句句充实。 文章的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都成为锦绣文章的主人! ——发表吧 
网上应该是有很多这类的论文呀~你可以参考学习下的~你想免费下载文献的话~你可以看下(自然科学),他们官网上的文献好像都是可以免费下载
机械电子专业导论课论文专业导论报告机械电子是当今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结合各方面的意见以及个人的爱好,我选择了机械电子这个专业。机械设计的前提是对机械有深刻的了解,熟练得掌握机械操作手段。今年暑假我参观了当地几家机械公司车间以及技术中心,看到了不少机械产品从这里步入国家建设的前线,也了解了不少钢铁零件的作用功能。可以说几天的参观实践下来,虽然对机械电子不能说完全知其内涵,可从中我感受到了机械设计的魅力以及机械加工的精致。在机械设计环节上,我第一感受就是那些工程师们的团队精神,他们可以为了几零件的尺寸设计而争论老半天。这似的我感受到一台成品机器背后设计师们付出的汗水。可几天的实践下来我看到的大部分新产品研制都停留在普通机械设计上,而缺少一些高科技的成分,这我想也是今后我们研发产品所必要考虑的。在机械制造和加工环节上,我具体参观了工厂的数控加工中心和各种大中型加工设备。工人们在这些先进设备的帮助下早已没有往年受动车床操作那么累了。而且在电脑的帮助下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加工深度和尺寸上的误差。带我的那为师傅是技校毕业已经10多年的工人,他说自己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照样可以把那台卡车大小的加工中心控制的得心应手,他说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都是机电的重要组成,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者都是一台成品机器乃至一个成品零件所离不开的环节。虽然具有丰富的经验,可每次要用到手工调距的时候他还是会很认真的去测好每一个数据。他说机械制造是讲究精密的行业,要精密没有个细致的头脑那可不行。而且在这个工序上的定位是机械产品加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后面都是机器自动加工的更本不用去考虑误差,只要数据不出错就可以了。最后在十多次的调整下他终于把一些数据输入电脑完成最后的自动加工。相比起前面的测量,这次的工序在机器的帮助下变的非常轻松。当然这完全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以及机械产业发展的前提下的。每次看到偌大的加工中心把一个个精密的零件加工得完美极致我不得不感叹机械电子这个行业的技术性。先进的技术背后当然也离不开各位机电人的辛勤付出和多次实践。在工作量远远大于其他行业的情况下工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做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第一生产力。可以说机械电子行业在技术层面和工人付出的心血上都是站在较高水平的。开学后几个星期下来,每次听专业导轮课的同时我都会更深一层次了解到机械电子这个产业的魅力和其中所包含的科技含量。在听王新杰教授的绿色铸造讲座我感受到国内机械行业技术虽然在近几年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技术上还远不如比我们起步早的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如今中国的机械行业总体还停留在加工这个环节上而缺少的是设计上的进步。有的人说我们的教育以及发展历史没有别的国家那么先进,怎么让我们与拥有先进技术和悠久历史的发达国家去竞争。的确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我们只要有这个信心,即便是向别人学我们也照样能在这个行业作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比如以前向外国买一套成品的零件模具要花上五十万美金而如果我们自己开发设计总体的经费连五十万人民币都花不上。这样一折合下来可见技术的重要性。这个例子也将不断促使我们在这方面上需要多培养创新力。机械电子这个专业是个技术性很高的专业,要学好它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我想是不行的。当然今后毕业后就业也好,考研出国深造也好都需要现在大学本科期间把机械这门专业学透。现在大一虽然没有深入学习机械专业的课程,可学好其基础课《画法几何》我觉得是将来更熟练的掌握作图技巧的前提。包括我们所学的三维软件solid work和二维软件 autoCAD都是我们今后就业以及更好发展的先提。选择了机械电子这个专业,就需要有不败的意识去投身设计这个领域,我相信今后我们国家的机械行业会发展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