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2020
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就大学毕业了,有这样一句话“毕业就等于失业”。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利益,而且这个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所以必须要把握好择业!通过阅读《大学生就业实用教程》,我深刻体会到就业是决定一个人以后要干什么的,要从事什么行业,要走什么的样的道路的事,所以它是一个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阶段要自我认识与探索。卢˙豪兹曾说:能力决定你能做什么,动机决定你要做什么,态度决定你能做得怎样。首先,你要对自己的兴趣及特长进行探索,了解兴趣及特长。兴趣是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关乎人的幸福感,而且关乎人的职业选择、对工作的投入度以及成就感,还影响着人的就业创业取向。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对他的人生,尤其对其职业生涯的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后,就是自我能力的探索。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不同,对职业选择自然存在差异。最后,是自我价值观探索。价值观为人们用于区别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职业价值观是在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第二阶段是大学学习与职业准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大学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自我修炼、自我充实的重要场所。为我们追求人生梦想、继续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发挥潜能、展示才华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成人成才的良好环境。 使我了解了现在就业的激烈竞争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现在正逢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虽身处在避风港中,但我们不应该庆幸,而应该知危而进,好好学习,做好人生规划,抓住机遇,打一个有准备的胜仗,迎接自己的光辉明天。 社会竞争是异常残酷的,要好好准备,使自己在学习上有紧张感,激励自己在这四年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要立足当今如此竞争激烈之世,唯有自强才是唯一出路,唯有自强才会闯出一片天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应从是否有利于自己才智的发挥,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出发,分清主次,作出抉择,切不可因一味求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失去良机。因此选择职业时,要站得高,看得远,放开视野,理清思想,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和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牢牢把握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把自己铸造成祖国栋梁之才。如何才能更好的就业,学习完这门课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2)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3) 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招聘工作中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4) 不要被一时、一地的热门职业所迷惑,盲日地去追求、高攀或低就热门职业,进而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 对冷门职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轻易放弃,在许多求职者都在热衷丁追求热门职业的时候,不妨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就业,这样当然也容易获得求职的成功。 (5) 不要一味的最求高薪高待遇的职位,不要眼高手低!因该放低自己的眼光,从企业底层做起,累积经验,逐步成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它做好,做一行爱一行另外。(6)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毕业生还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职业淘汰。 
就业指导课上我们接到了朱老师的实践课,内容是走访杭州的人才交流市场。此次走访人才市场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我们求职普遍存的问题:对市场不了解;过分依赖学校。让我们在就业前走进人才市场,了解招聘现场,积累实战经验,可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择业方向,减少盲目性、投机性、依赖性。 11月21号那天下午没课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了人才市场,在摩肩接踵的人才市场,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现场求职的氛围,了解招聘企业的供求信息。在回答我们提出的“如果面对应届毕业生就业,该做好哪些就业准备”问题时,其中一名应聘人员告诉我们:“应届毕业生就业前要多丰富知识,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并且还要多学技能,做一名复合型人才,要有独档一面的工作能力,会管理、会经营、会处理问题,工作要肯动脑筋。最为主要的还是要吃苦,社会不是一个一般的学校,它不会纵容你。”他同时建议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掌握其他知识如驾驶等。以下四点为我走访成果:(一) 我们对那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对杭州市人才状况、人才需求量、就业总体情况以及企业招聘人员的主体、岗位薪酬、招聘要求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市人才交流中心,我们还了解到: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岗位需求的30%,如计算机类、工程类、财会类等;中(基)层以上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占20%-30%;其他为技术要求一般的普通岗位,如超市营业员、美容美发、酒店服务员等。招聘对象主体以工作2-3年的人员,具备专业技能与一定社会经验的人员、院校毕业生在人才交流市场最受欢迎。从招聘单位薪酬情况看,初、中级技术人员,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月薪4500元左右;基础管理、营销人员,有3-5年工作经验,月薪2000元左右;需具备一定知识的一般工作岗位月薪1500-1000元,对文化水平要求低的岗位月薪900元左右。(二)对于我们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面很广,并没有专门的一条渠道,我们可以在金融方面应聘管理类,也可以去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计算机也是一大方向,在看到一则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应聘要求是这样的:熟练掌握局域网的组建, 网络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及施工,交换与路由技术,Windows2000 Server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配置及管理。对于 SQLServer2000数据库软件的使用也较为熟悉。网页设计方面:熟悉ASP编程和photoshop软件。 能够很熟练的运用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Access、Powerpiont等各种工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敏税的判断力,自学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快,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服从公司安排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充实和学习,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信息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了重点,为毕业工作所需要的要求一步步靠拢。(三) 在如此之多的信息中我们也要学会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是筛选信息的先决条件,也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与信息周旋,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对于"垃圾”信息,左耳进右耳出,是不错的方法。再次,看似有用的信息也需要证明。我们要的是对"我”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有用的信息。 最后,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有计划地用信息来"对付”信息。在我们走出每一步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可能是我们的"良师”。比如参加培训的时候,你的老师能告诉你这个行业现在的状况和将来的发展,你的同学可以跟你分享他的职业计划,甚至收费的阿姨也可以告诉你现在参加此项培训的人数变化。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处理信息、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清楚地看到什么是"可得”的,你才可以得到你所想要的 走访人才市场后,我们对如何面向市场就业有了清晰的概念,学习思路更加明确,我们要摒弃盲目自卑与过分自信的心理。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访问,以及自己制作简历,与招聘人员交谈等经历,提高了我们对招聘现场的把握能力,在求职过程中走好了第一步。走访人才市场招聘会后的感想大三了,快毕业了,面临着找工作,回想三年来自己学了些什么,感觉上好模糊,但也很清楚,如果没有这大学的学习,更是什么都没有。其实找工作不难,难在找到自己满意适应的岗位。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非常欠缺的是工作经验,上个星期六在南昌人才市场举行的大型招聘会里单位对岗位的要求就是工作经验,他们需要的是人给招过来了,能够马上投入工作中,他们不想花代价去培养,让我感觉遗憾的是好多单位在岗位招聘时要求好高,搞的一些新人都不感去尝试,而给与员工的待遇又抵不上岗位的价值。原本“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英语专业学生已经不那么“受宠”了。同样是英语过硬,“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更有机会,因为他们还多了一份专业知识。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戴炜栋介绍说,长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上走的是一条纯语言人才之路。英语系的学生对其他学科很少过问,专攻语言。但是目前社会上各类英语办学机构越来越多,即便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也达相当水平。中国入世、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等,又都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市场呼唤“万事通”型的英语人才——即掌握相当多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这里的“专业知识”可以是经贸专业方面的,也可以是法律、新闻、外交方面的。培养这样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专家呼吁,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需要“突出重围”。走过人才市场后,学到很多,我已经清楚了自己的专业取向。站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脑海中时不时地浮现出这样的一句话:就业意味着失业。这不是我个人的独到见解,而是思空见?大家可以接受的师生佳语。中国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呈现出“丁”字型的增长模势,这就给目前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它会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沦为流浪人,以“乞讨”为生,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十六大相关政策出台以后,经济、文化、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国就业问题还是一个?需解决的问题,就业率不容乐观。几乎每年都会有好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不能谋到自己如意的工作,甚至是一年比一年低。我个人分析,中国企业提供就业项目少;中国就业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中国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国家不是万能的,就像任何东西都存在一点的微暇,没有至善至美。最主要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还是他们就业观的问题,职业道德存在偏差。 我国大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生活,对社会各行各业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离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己地正确认识,缺乏对职业的正确规划,在择业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往往许多大学生向“高职位、高工资”“往大城市靠拢,偏离中小城市及欠发达的地区”发展。其实,这种择业观是错误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留出一条后路,别往“死胡同”的地方走。中小城市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急切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工程亟须各类热门人才。这应该引起大学生们的关注。 在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就业基础;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技能,还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追求的利益同国家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 我们应该谨记“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宰相必起于郡县,猛将必拔于卒伍”。现在,我们要刻苦学习,学好专业知识,使其更加精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正确的择业观,使就业少爱经济发展、观念、家庭、所学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全面发展做一个名副其实、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懒孩子,你的心得就是你的心得,网友我怎么能帮你写呢。就1000字的活,很快能写出来,自己想法怎样就怎样想,没必要copy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