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春秋战国论文3000字怎么写才好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7

咪咪~~~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春秋战国论文3000字怎么写才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tian543

已采纳
我想回到东周,也就是被成为春秋战国的时代,读过《东周列国志》、《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诗经》这些著作后,对于那个时代充满了向往,时常想到如果能真实的看到那个时代,看看那时的风土人情,向孔子求学,与孟子辩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我一直很喜欢《诗经》,诗经中的大多数篇章应该都是写于东周前半段我尤其喜欢国风里面那些描写劳动人民生活以及爱情的诗句"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大概是因为我从小就是在乡下长大,这样的场景,我再熟悉不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千多年前的爱情誓言,读来仍令人感动不已虽然"野有死麇"里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犬也吠"这样的诗句,孔子仍然评论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个时期,是人类真正的"思无邪"的时期,没有那么多的世俗规矩来约束人的行为,真的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最吸引我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那是中国所有的思想的起源,也是中国思想最纯粹的时候。在以后的历史,由于战乱、保管不善等原因,很多文献都遗失了,只能在别的著作中寻找吉光片羽。而诸子百家在以后慢慢的糅合其它思想,渐渐失去它们原来的真面目,儒家就不用说,五四运动时,打倒孔家店,其实孔子、孟子又有什么错,他们一生四处奔波,只为实现理想,却因他们的不合时宜遭受诸侯的冷眼,死后却成为制造成人偶摆放起来;还有道家,慢慢地成为了信奉鬼神的宗教,却被忘了“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而名家、农家等很多成为了末流,或者消失在历史策长河中,实在令人惋惜。我想回去,收集他们的思想,还原真实的诸子百家,让今天也是群星闪耀。当然还有一些私心,比如《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根据当时的计量单位换算有2米,我想看看孔子究竟是不是一个可以比肩姚明的人;钱穆的《庄老通辩》中提到有两个老子,而且说完成《道德经》的那个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比孔子要晚很多年,真想看看当初到底有几个老子,孔子是向谁求问,《道德经》这部闪烁古今的著作是谁完成的?我还有个恶作剧的想法,孟子、庄子都一雄辩著称,孟子文笔犀利,擅长类比、排比,气势逼人,如高山峨峨,令人不可逼视;而庄子则是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擅长比喻、对比,文学色彩极浓,如长江浩浩令人叹其流畅。两人都见过梁惠王,却没有交集,实在是个遗憾,如果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辩论一下,结果会怎样?实在是让人无比期待。还有那时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他们,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凭借一张嘴,改变国与国的形式,想想现在中国的外交,就抗议、谴责、关注这些词,鹦鹉都可以当外交家了。当然,春秋战国也是充满战争的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战国有学者曾经经统计只有38年是没有战争的。战争无疑是残酷的,特别是对于百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对战争伤害的最好描写,而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降俘,无疑是最惨痛的时刻。但只有真实看到这些战争的场面,才能了解和平的可贵。现在中日关系紧张,美国、印度等国家也对中国虎视眈眈,很多人在叫嚣要给他们一些教训,要开战,却没有想到战争之后,其实百姓是被伤害的最深的。我还想了解那时真正的历史,上面提到诸子百家很多都没有确切的结论,这只是那时没法辨清历史的一部分。春秋时代由于史官的地位很高,以及贵族有着个人的尊严等因素,使得春秋的历史是很真实的。《春秋》、《左传》是非常严谨和真实的,因此春秋历史难能可贵。越往后的历史被篡改得越厉害。《战国策》、《国语》都是后人编录,很多都是传说,而不是确切历史。司马迁写历史很严谨,但《史记》中对春秋战国的记载也有矛盾的地方(其实汉之前的历史都有)。著名的赵氏孤儿就是这样,《史记》中关于这段历史自相矛盾。在“晋世家”中,根本没有赵氏孤儿,赵家被灭的第二天就已经平反;“赵世家”中,则有完整的赵世孤儿故事。哪一个是真的呢?根据《左传》,没有赵氏孤儿。这有很多原因,战乱不断,许多史书遗失,秦始皇焚书,毁掉很多史书,当时的记载比较简约,很多事没有详细的记载,等等原因造成现在对于那时的历史有很多争论,如果能回到那个时代,将那时的历史真实完整的记载下来,是多么美好的事。 不过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毕竟没有时光机,回不到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时代,只能在书里想象那时的人物、故事,然后回到现实,过去毕竟已无法回首,还是立足现在比较好

春秋战国论文3000字怎么写才好

129 评论(14)

linminyiyi

馆长:本次大论战,是稷下迎接孟夫子入齐大典 学无止境,士无贵贱,诸位皆可向孟夫子挑战争鸣 众人:请孟夫子开讲 馆长:孟夫子,请! 孟轲:诸位,儒家创立百余年,大致主张,尽为天下所知, 一一重申,似无必要,就请列位就相异处辩驳发问,老夫做答,方能切中要害。 杨朱:在下杨朱,敢问夫子,天下万物何为贵,何为轻? 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众人:万岁,民贵君轻! 申不害:在下申不害,敢问夫子,天下动荡大争,要害何在? 孟轲:不师周礼,不行仁政,以杀戮征战为快事,是为要害。 申不害:仁政,周礼,井田制,夫子果真以为可行? 孟轲:国有圣君良将,仁政可行,周礼可行,井田制更可行。 申不害:邦国兴亡,夫子寄望于圣王复古,实则人治啊。 孟轲:人治侍德,至少强过先生权术治国。 申不害:在下正告夫子,术治乃法家之学,不是权术之学。 孟轲: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 卫鞅:大谬! 孟夫子如此断言,大谬! 孟轲:立论当有理有据,足下无端指斥,何其浅薄哉! 卫鞅:夫子大谬, 凭据有三。 天下学派皆有分支,夫子断章取义,以术治派为法家全貌,此其一; 法家三派,其根同一,皆以认同法治为根本,而在推行中各有侧重 夫子无视法家根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此其二; 法家术治派,是在行法根基之上着重整肃吏治,强化查勘官吏,与搬弄权谋有天壤之别。夫子有意抹煞根本,其论断之轻率无以复加,此其三。 孟轲气得一拍桌子:你是何人,法家何派? 慎道:哈哈哈~~ 天下士子听了!此人卫鞅,我法家法治派名士。 孟轲:法治成家成派,老夫未尝闻也苛政猛于虎而已,何足论之! 卫鞅淡然一笑:夫子论学先定罪,不足道也。 卫鞅唯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 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潮流而强国富民,谁便是正道! 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贻误天下,必将为大争之世所遗弃。 众人:卫鞅,彩!~~ 孟轲:人性本善 自有法 墨 兵 三家而沦丧 不亦悲乎 卫鞅:夫子立论无据 人性本恶 众人:愿闻卫鞅之论、 对 卫鞅说 馆长 :稷下学宫言无不尽 人人可论 孟轲:老夫愿闻足下性恶之说 以为世人鉴戒 卫鞅:恶 人之本性 因人性有恶 才有法度 天下人生而好利 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 生而贪欲 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 生而有奢望 才有声色犬马 人性之恶 必以律法而后正 以法治防范恶意 以法治疏导人性 人性才能向善有序 孟夫子空言性本善 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 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 无非是要重申仁政 人治与复古之论 回到夏商周三代 此乃纵容恶行 蒙蔽幼稚 真正的大伪之言
281 评论(10)

liuanhuam

这个太多没人答的,而且没悬赏,有悬赏也不知道你给不给
12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