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6

cqworm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cqcool

已采纳
幼师工作的前景 1、幼儿园老师工作比较稳定,孩子跟着一位老师时间久了就不愿意再换老师,如果老师工作的好,幼儿园当然也不愿意开除这位老师了。所以只要认真工作,用心努力,工作还是很稳定的,并且待遇也是根据国家的标准以及从业的时间,工资待遇越来越好的。 2、如果你是女生的话幼师这个职业还是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很单纯,而且学的课程也对女孩子很有宜,学幼师的女孩每天都和艺术打交道,慢慢的气质都会和普通女孩不一样; 幼师工作也会带给你更多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惊喜,包容心增强、懂得倾听、善良、朝阳、理解和宽容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孩子带来的。所以无论是从女生选择幼师专业的优势还是工作前景来看,女生选择幼师专业真的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但也要看个人的性格,比如有的人就是比较不懂小孩子的想法,那可能幼师就不太适合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仔细想想,必经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兴趣还是很重要的。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论文

251 评论(13)

geohuskyer

学前教育分类我国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园主要是指招收三周岁以上(含三周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学前班是指对不能满足学龄前幼儿三年入园的地区,组织学龄前儿童进行学前一年教育的组织形式。按照学校类别,幼儿园、学前班可分为教育部门办、集体办、民办、其他部门办四类。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办大中小学举办的幼儿园(附属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民办幼儿园指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公民个人、非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集体办幼儿园指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农村乡(镇)、村民委员会利用集体所有的资产(包括校舍、师资、经费等),或辅以财政专项补贴所举办的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民办幼儿园居主体地位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上升,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幼儿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但是在民办幼儿园数量上升的同时,占比却在逐年下降。截至2019年末,我国民办幼儿园共32万所。具体来看,至2019年,民办幼儿园数量约幼儿园总数的61%,仍然居于主体地位;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约有9万所,占比约为12%。在园儿童学龄集中在3-5岁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2岁以下儿童在园人数为09万人,占全部在园儿童的87%;3岁儿童在园人数为43万人,占全部在园儿童的40%;4岁儿童在园人数为79万人,占全部在园儿童的16%;5岁儿童在园人数为41万人,占全部在园儿童的36%;6岁及以上儿童在园人数为08万人,占全部在园儿童的21%。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园主要在园儿童的年龄段集中在3-5岁。分办学模式看,2019年,我国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入园人数6654203人,在园人数17281820人,离园人数6970600人。201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入园人数9046843人,在园人数26494401人,离园人数9451393人。2019年,我国集体办幼儿园入园人数558061人,在园人数1669093人,离园人数587755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26 评论(13)

yyhyplxyz

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切实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二是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三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财政投入的多种措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力度。四是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请参阅《中国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纲要》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85%;毕业生规模约在5万人次至1万人次。一、主要方向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含音乐、体育、健康等)二、行业前景“十二五”时期,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0%、70%。充实队伍,强化师资。幼儿是娇嫩的花朵,幼师是护花的园丁。目前全国在园幼儿近3000万,幼儿教师只有130万,有较大缺口。今后10年,我国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将增至约5000万。必须扩大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今后3年,教育部将对1万名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实行国家级培训,5年内各地将对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加大投入,保障经费。目前,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比重一直在2%至3%之间徘徊,远低于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今后3年要有明显提高,为破解入园难铸牢“资金链”。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经费,2011年将投入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由此看来,学校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107 评论(14)

踩高跷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学前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甘肃东方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东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资料,欢迎阅读!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1)国家政策:学前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五年来出台近百个相关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要求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普及率达85%,而在2009年年初时,这一比例还只有45%;《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即“国十条”,要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紧随“国十条”的颁布,我国幼教产业出现了三个高潮:第一是,2011年教育部提出第一个学前行动三年计划,这使得2011-2013年间,解决了918万幼儿入园问题;第二个是,教育部提出2014-2016年学前入园率达到75%,这一目标在2015年得到实现;第三个是,学前教育宣传月(20-20)的设立。2)社会家庭:教育消费升级延伸,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的35%,目前80s、90s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同时,“4+2+1”的家庭结构,倾注两代人的未来。3)教育自身:加快与世界幼教的接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革文件,包括新纲要、指南、标准、课程。在刚刚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要防止幼儿园小学化;4)市场现状:全国6亿,其中0-6岁幼儿:3亿 ,3-6岁6400万,在园儿童4265万;幼儿园入园率为75%;师资比为1:41,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1:7。未来来看,幼儿园教育作为刚性需求越来越旺盛,而0-6岁的培训这一柔性需求也越来越旺盛。5)二孩袭来预测:计生委预测:2020年新增二孩2626万,带来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幼儿用品、童装、文化娱乐产业都在攀升;以纸尿裤市场为例,就将达到152亿元。二、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存在问题1)政府投资不足,监管不力,发展无序根据中国教育科学院做的学前教育评估报告,我国的幼教排名41/45,前四为:芬兰、瑞典、挪威、英国,后四名为:中国、菲律宾、印尼、印度;以分数量化来看,最高的芬兰得分5,我国仅有4。2)公办园、民办园发展困难,目前的主流是公办、民办、还有混合所有制等;集团化发展无序现象严重(无证办园)3)幼儿教师严重不足,园长一票难求,质量良莠不齐,看好未来幼儿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前景。师生比: 23:1(2009) —45:1(2015)。4)早教有需求,无标准:发展迅速、无标准、监管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三、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未来发展趋势1) “五大因素”(人口基数不断增长、消费升级不断加温、家庭结构不断捆绑、重视教育的传统越来越强、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强力支撑。2)“三大产业”旺盛需求(幼儿园、培训、幼儿产品);3)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优质的教育资源,将产生高额溢价);4)“学前蛋糕好吃难咽”,依托专业打牢基础,未来的幼儿园应该:依托高校背景,进行产学研用一条龙;要有源源不断的师资保障;要有相应的管理培训,打造幼教产业的“黄埔军校”。 由于其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虽然其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依旧存在发展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找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而为其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108 评论(13)

zhaomshu

只要是学习这样的一个专业,基本上都会当幼儿园的老师,要不然就当小学的老师,其实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是自己努力的去学习专业的知识,就会让自己成为一名特别优秀的老师。
135 评论(15)

豆豆冲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当中显示,学前教育是指学前公共教育,一般指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身心特点,对入学前的幼儿(一般指从出生到6岁)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也常被称为幼儿教育或早期教育。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快速发展。政策社会多因素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形成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主体身份的肯定,民办幼儿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部分地方公办幼儿园比例过低,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出现了“入园贵”“入园难”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多方动力驱动下,我国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逐渐推进,办园主体多元格局初步形成。在后期,政策呈现收紧的趋势,整体上以完善配置、加强监管为重心。除政策规范和促进外,多因素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具体看主要受益于学前教育学校数量以及在园幼儿人数的增加,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消费观念转变一直以来,中国社会观念对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消费支出仅为1988元,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75%;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消费支出达3328元,占比达87%。2013-2019年,我国家庭人均文教消费支出保持着稳定增长,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0%-12%之间,成为占比仅次于衣食住等方面的支出。年轻的80、90后一代父母更将教育的年龄不断提前,且更加重视婴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并更舍得投入。由此催生学前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婴幼儿早教市场的消费潜力已经不亚于婴幼儿产品市场。不过,中国的婴幼儿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学前教育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在华东整个区域特别是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发展也特别迅速。(2)二胎政策利好2016年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中国出生人口有所突破;2017年上升至1723万人,二孩及以上出生数量约为900万人;2019年出生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今后几年,学前教育需求将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在学校数量上,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0-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学校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幼儿园1万所,比2018年增加45万所,同比增长27%;与2010年相比,增加1万所,增长33%。在学前教育学生规模上,2010-2019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人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19年,我国幼儿园在园人数4714万人,比2018年增加58万人,同比增长25%;与2010年相比,增加1737万人,增长35%。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为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前教育因此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4%,比2018年提高7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也不断上升。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在园幼儿数和学前教育学校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占比持续下降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上升。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末,我国民办幼儿园共32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1%,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幼儿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办园格局是以公办园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但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民办园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超过其他类型园所,原有的办园格局开始瓦解。为了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发挥多元办园体制的正向效益,应对“入园贵”问题,大力发展普惠园成为2010年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尤其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集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统计,2010-2019年,我国公办幼儿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而民办幼儿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数量、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逐渐增多,学历层次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为68万人,比2018年增加33万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的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8519人,本科毕业人数为11万人,研究生和本科毕业园长和专任教师人数占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的75%。2010-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逐年增多。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为96万,占比63%;2011年,教师数量有所上升,但占比下降为71%;2012-2019年,占比逐年增长,其中,2019年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已达09万人,占比达33%,较2010年增加13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国学前教育的专任教师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养的数量与占比逐年增多,教师专业度不断提升。从2010年、2018年、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情况上看,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学历主要以专科为主,但各个学历占比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专科学历占比32%,其次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为70%;2018年,专科学历教师占比25%,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比53%,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下降为03%;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占比49%,较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比04%,高中及以下学历下降为27%。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学历专任教师的占比逐渐增大,教师水平与质量逐渐提高。
323 评论(15)

清风飘飘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尽管几年来全国幼儿教育获得了发展,儿童入园率达75%,但仍与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55%,有一定的差距。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从2005年的就业形势来看,学前教育人才奇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在高入园率的重庆(2004年达5%)地区,幼儿艺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总之,社会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经过调研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在我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职前的培养来进行的。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 (二)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1、「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04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4万人,增长了5%;幼儿园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长了4%;班数增加了28876个,增长了4%;3-6岁幼儿入园率为75%,比2003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为8%,比200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如上海近两年每年幼儿教师缺口1600多人,贵州省2004年缺口近万人,江苏省在各级学校师资短缺现象中幼儿教师短缺尤为突出。柳州市近三年来每年新增幼儿园近20所,新增幼儿教师约300—400人,其中只有40%左右是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幼儿教师缺口很大。2、「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奇缺」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目前柳州市的早教机构仅有三家。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例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大专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3、「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加强,华语幼儿教师严重匮乏」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汉语热”在东南亚各国持续升温,华语教学范围正从以原来的大学、中学为主转向以小学、幼儿教育为主。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教研处主任何宜仙称,现在海外华语教育已经发展到“要从娃娃抓起”,但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幼儿师资严重匮乏,仅印尼一地,华语教师包括华语幼儿教师的缺口就超过2万。
12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