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y_ly
                ly_ly
                
             
                      
     
    
  
    
    
        
        
        
        
        
        
            
               
                
    
                
                	                	                									
									                            								
																
									睛空万里,仰望蓝天,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眺望着湛蓝的天空,想采用一种方法能把白布染出像蓝天那样美丽的颜色,使衣服更美观。根据历史的记载,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在野地里生长着一种开红花的蓝草。如果摘其一叶,置手中搓揉之后,它那黄绿色的汁液就会染着手指,片刻间又变成了美丽的蓝绿色。若把织物和其鲜叶一起搓揉,织物就被染成蓝色,所以自那是起就有人采集蓝草用来染色。  后来,人产发现采用这种野生的蓝草搓揉织物使其染色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特别像丝绸之类的细薄柔软织物,经不起这种搓揉。于是,就有人改用温水浸渍的方法来染色。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采用浸渍蓝草来染色了。在染麻布或其他植物纤维时,还在染液中加石灰以增加其碱性,使织物的染色效果更佳。  根据《周礼˙地官掌蓝草》的记载,当时有个名叫荀况的人总结了印染生产工艺中的经验?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一富于哲理的名言。"青"者,"青色"也;蓝,系指制取靛蓝的蓝草。靛蓝是专门用来染青色的,可是染出来的效果却远远超过原来的蓝草。荀况用印染生产实践中的这一生动事例,阐发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世间万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和前进的。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科教兴国"的新长征,四个现代化的蓝图需要我们去描绘。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攀登新高峰,快步迈入科技信息时代。学生超过老师,徒弟超过师傅,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后人超过前人,这绝不是奇谈怪论,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还很落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搞四化,一是会在不远的将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立于世界之林。知识浅陋,只要自以为非,勤勉学习,就可向对立面转化;而如果孤陋寡闻,还自以为万物皆备于我,这样的青,虽取之于蓝,但绝不会青于蓝的。									
								
								
							 
                		                	                		                			
									                            								
																
									这几天天气特别寒冷,今天早上一起床,气温在零下3度,爸爸说河面一定结冰了。我高兴地从床上跳了起来,一个劲儿地缠着爸爸带我去玩冰,因为我还从来没有玩过冰,所以我实在太好奇了。可是爸爸不答应,他怕我会冻感冒。我和爸爸说机会很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最后爸爸终于答应我。    出发前,爸爸把我穿得严严实实的,戴上帽子,围上围巾,穿上厚厚的衣服。我们来到了白云山的脚下,白云飞瀑的下面有个大水池,果然不出我们的所料,水面上真的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马上冲过去捞起了一块冰,拿在手上好好地观察观察,我把并高高地举过头顶,原来冰是透明的,像玻璃一样,过了一会儿,冰在我的手中慢慢地开始融化了,我把冰用力地砸在冰面上,“啪”的一声,冰碎了,在冰面上留下许许多多的小冰块,冰面上还砸出了一个大窟窿。我的手都被冻僵了,麻麻的,玩到最后连冰都拿不住了。爸爸告诉我,水在零度以下就会结冰,但是,如果在水里面加点盐,那么水的凝固点就会降低,就像海水一样,因为海水是咸的。回家的时候,我带回来一小块冰作为纪念品,还把它放在冰箱里,这样它就不会融化了,我可以经常拿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