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shi310
弗雷德。戴维说:“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文化对其战略的支持。”这充分说明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就如同思想对于人,一个人再强壮再健康,如果没有思想,也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必将会被“群狼”吃掉。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上下工夫 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对自如,才能把企业做大做精做强。海尔的员工在许多跨国巨头公司的高薪面前毫不动摇,就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企业,他们认为在海尔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把海尔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某种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着重强调人本管理,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确定人的中心地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都会通过企业中的人表现出来,因此,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否体现了人的价值已成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企业不仅要出产品,更要出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事业育人、以待遇感人、以感情系人、以荣誉塑人,着力营造以依靠人、关心人、塑造人、激活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氛围,培育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在深层次上下工夫 企业文化在深层次上决定了企业制度的运作,没有文化的企业制度会机械化,没有制度的企业文化会软弱无力。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制度不断创新,而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又可以给企业文化增添新的养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培育与之相配套的企业文化,并使两者做到良性互动、水乳交融。在海尔创业之初,张瑞敏忍痛下令用大锤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就是给员工灌输“要么不干,要么就要争第一”的企业理念;燕京啤酒总经理李福成上任伊始,果断倒掉了1400多吨不合格的啤酒,就是实践“以全优的质量取信于民,以独特的风味取悦于民,以诚挚的态度服务于民”的企业理念,使全体员工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使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相伴而生。 企业文化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沟通促进融合。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很难把所有员工百分之百地协调起来,而员工一个很小的不当行为就可能从整体上破坏企业的形象,这就需要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相融合,确立新形势下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强大的企业向心力。只有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协调互补、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外树品牌形象、内促协调配合的目的,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深层次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还要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讲到: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随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大量实践证明,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是学习力问题,要生存就必须比对方的学习能力更强。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营造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企业迅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品牌上下工夫 品牌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古今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从美国通用和北京同仁堂的经久不衰,到现代企业联想、海尔、华为的飞跃发展可以看出,它们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们精心培育了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品牌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凝聚和实践。其实品牌的含金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文化依附在产品上的一种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企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一、塑造与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用特色企业文化塑造形象。作为油田企业,企业形象是企业优质的油田能源、先进的设备性能、良好的服务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外界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企业是个大家庭,每位员工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形象依托于员工的形象,每位员工事实上都是企业的代言人,在细节处展示企业文化,在整体处展示企业能力,从而赢得外界的认可和信赖。特色企业文化的塑造,既是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也是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 第二,用特色企业文化凝聚力量。赋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依靠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群体意识和思想信念的作用,能把全体企业成员团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拼搏。这种软性约束是在尊重成员个体感情基础之上的无形控制,往往较硬约束具有更加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第三,用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是提升员工的能力。赋有企业特色的文化能够强化理念、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精神,是激发职工潜能的内在动力。只要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员工的潜能能够被充分的发掘,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特色企业文化塑造与培育的途径分析 第一,培育、总结和提炼鲜明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形成一个企业所崇尚并践行的思想观念,即企业的价值观。因此,要创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底蕴,认真提炼和总结企业成长壮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仔细剖析和归纳企业的理想和目标、标准和要求、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并因势利导加以锤炼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好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理念,真正建立起企业需要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体系。 第二,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特色企业文化的培育,应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培育赋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全体干部职工能够认同和共同接受的习惯行为提炼整合起来,导入人本管理理念,形成上下认可、符合时代要求,管用、有效、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第三,注重联系企业管理实际,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既然是一种行为认知和管理手段,就必须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然而,不同的企业又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只有企业综合管理素质达到一定层次,才适用于企业文化这一现代管理手段。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无目的地一味追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见得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油田企业除了具备其他企业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外,还有着自己的行业特性。因此,油田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从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作全面、科学的规划,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可操作性,构筑起一整套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四,搭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开拓建设途径。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应借助一定的建设平台,多渠道,多途径来予以实现。应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这个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在企业精神培育、职业道德建设和企业形象建设等方面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其次,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人手,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企业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激励广大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最后,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技能型员工活动作为企业发展的强烈追求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学习创新的良好风气,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干部员工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