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29

aidema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u-xin

已采纳
中国汽车工业现状发展趋势:汽车工业协统计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44%。从国内汽车铝轮毂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铝车轮生产企业有300多家。在车轮企业数量膨胀的同时,行业内企业呈现较为明显的集群阶梯分布。我国已经形成了主要面向整车厂配套和面向售后市场销售的两大集群,向整车配套的铝轮毂生产企业一般为行业生产规模领先,技术开发能力较强,而我国的巨大市场就占据了有利地位这就使得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持续上升的需求市场。谢谢。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243 评论(11)

brad4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从1978年的136万辆到2003年已达到2000万余辆。增加了6倍。据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 年,中国的汽车数量预测可达到7167万辆,其中轿车的数量可达到2070万辆,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汽车维修业正迅速崛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和发展汽车维修市场体系,发挥服务经济的作用,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每年需要支付的汽车维修保养费、车辆抛锚后的救援费、维修配件供应费及相关服务费,粗略算来,每辆车每年平均的固定消费是 1 万元以上。中国的汽车维修市场将伴随着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公认的朝阳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新能源也是发展的趋势。
88 评论(15)

lindalqq

这个不是很乐观,汽车虽然在我国需求量大,但是受国家控制,大部分厂家都是一条龙的服务,以至于对这方面的人才减少。所以就只能自己创业了。
130 评论(10)

qqsfeng03

机动车维修主要分3类2019年7月8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此次交通部令于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指出:依据维修车型种类、服务能力和经营项目对备案企业分类,经营者应该按照备案经营范围开展维修业务:三类汽车维修业户占多数对应我国交通运输部对于机动车维修的分类,我国的机动车维修业户的类型也可以分为“一类机动车维修业户”、“二类机动车维修业户”、“三类机动车维修业户”和“摩托车维修业户”。从各类机动车维修业户数量的变化趋势来看,2016-2020年,仅有一类汽车维修业户的数量大致未发生改变,二类、三类汽车维修业户数量与摩托车维修业户的数量均有所下滑。经营业户多分布与东部地区从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的地区分布上来看,2020年,全国汽车维修经营业户依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2020年末,我国东部地区共有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148575户,占比达到了8%;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占比分别为6%和6%。疫情拉低机动车维修业务量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居民出行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出行减少带来的则是机动车维修业务量的下降。2020年全年,全国机动车维修行业共完成维修业务8万辆次,及同比下降0%。长期来看,市场规模预计达26万亿元从长期来看,在我国汽车行业去产能、去库存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产销量未来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创新的引入报废量扰动因子预测汽车销量,2020-2023年仍处弱市波动,2024年开启新一轮增长,销量将达到2780万辆,同比增长70%。同时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通信技术的优化升级促使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向线上转移,推动在线汽车维修保养服务渗透率快速增长,德勤研究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电商渗透率将达17%。线上消费化的趋势将驱动消费者对机动车维保O2O服务依赖程度加深,并提供模式创新的基础。据此,前瞻预测未来汽车维修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速也有所放缓,2030年以后保持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2570亿元(26万亿元)。总体来说,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机动车维修行业业绩下滑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后疫情时候对于人民出行欲望与购车欲望的释放以及2024年即将到来的汽车销量热潮,都能为我国的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160 评论(11)

杜孟娟2014

一、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国产中低挡车是主力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两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为控制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GDP增长速度持续递减,汽车市场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增长率最高不过3%,最低仅为1%。到了1999年和2000年,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和13%,出现第二次突破,即2000年跨过200万辆。今年1~9月,我国汽车产量38万辆,比去年增长9%。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增长率将达到14%~15%的较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35万辆左右。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载货汽车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轿车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摩托车品种和数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有部分进入国际市场。今年前三季度,摩托车产量已达6万辆,我国仍是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 我国现阶段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因而低档汽车的销售量最大,特别是在城镇,低档农用车销售量更大。汽车产品中,中档、低档汽车的销售约占全部汽车销售量的80%,各类国产高档车销售仅占20%。 二、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培育滞后,限制了汽车消费的增长。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尤其是一些地方采取地区保护政策,限制使用非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人为分割市场。乱收费和繁杂的购车手续抑制了个人购车的积极性,阻碍了汽车需求的增长。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种、价格、经营机制、市场开发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也不能适应个人购车的要求。 厂商开发能力弱,制约了新产品的发展。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汽车工业产品开发投入少,手段落后,数据积累少,人才匮乏,尚未形成高水平的汽车产品开发体系和自主开发能力。 零部件发展仍然落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少。目前,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投资力度仍然不足,占整个汽车工业总投资的比例不到30%。地方、部门、企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零部件企业,也未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零部件工业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重复建设严重,散乱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1999年底,全国共有汽车厂商2391家,其中整车企业118家,改装车企业546家,摩托车企业13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国家批准的轿车建设规模为112万辆,已验收或建成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汽车产销量在1万辆以上的有16家企业,其中,三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和东风资产占有率为04%,市场占有率为76%,利润占有率为96%。 目前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新建汽车项目的势头仍然存在,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汽车工业将是扩大内需、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进入一个依赖轿车进入家庭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同时,围绕汽车的服务业也将得到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63元的增值。 目前,我国加快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需求角度看,“十五”规划要求交通运输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会对载货汽车的发展提出巨大的需求;同时,轿车逐步进入家庭消费,市场需求更大,持续时间更长。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07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并保持平稳增长,已达到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目前汽车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初期,其中家用轿车需求增长的前景十分广阔。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很大,轿车需求的高增长期有可能提前到来,并为汽车工业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提供重要的市场支持。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冶金、石油、化工、机电、仪器仪表等工业的发展已经为汽车工业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公路网建设高速发展也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十五”期间将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为13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汽车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汽车产品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左右。2005年摩托车产量约为1300万辆,摩托车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20%。 四、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入世对改善我国汽车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筹措发展资金,参与国际分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入世以后,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务贸易的开放,将使我国汽车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汽车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迎接入世,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范了汽车发展模式。应该看到,我国汽车工业具有后发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入世后外资的进入和市场开放后竞争的加剧对改善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后十年,将是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张和汽车行业大规模整合的十年。根据罗兰�6�1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对我国10家整车制造商和90家零部件供应商的调查,预计2010年轿车市场销量将达200万辆,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2010年后,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所主导,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
242 评论(15)

slioxy

未来汽车的发展一定是行业多元化,模块专业化,即是跨界又是聚焦,像新能源汽车,之前做得好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里不一定能做得好。原来的4S店模式百花齐放,现在维有6S店才能更适合发展但不仅仅只多了2S,正好相反,每个领域模块反而要更加专注和更好的服务。
25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