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茶叶研究论文目的及意义简介怎么写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5

robbin0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茶叶研究论文目的及意义简介怎么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xnenu

已采纳
经分析鉴定茶叶内含化合物多达500种左右。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称之为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效作用的成分,称之为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1.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以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饮茶是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好方法,经常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克绿茶中含量可高达IO0毫克~250毫克,高级龙井茶含量可达360毫克以上,比柠檬、柑橘等水果含量还高。红茶、乌龙茶因加工中经发酵工序,维生素C受到氧化破坏而含量下降,每100克茶叶只剩几十毫克,尤其是红茶,含。因此,绿茶档次越高,其营养价值也相对增高。每人每日只要喝10克高档绿茶,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日需要量。 B族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B2 又称核黄素,B3 又称泛酸,B5 又称烟酸,B11又称叶酸。茶叶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如表3所示。由于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茶叶用沸水冲泡也难以被吸收利用。因此,现今提倡适当“吃茶”来弥补这一缺陷,即将茶叶制成超微细粉,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如含茶豆腐、含茶面条、含茶糕点、含茶糖果、含茶冰淇淋等。吃了这些茶食品,则可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成分,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2.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大部分蛋白质为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多达25种以上,其中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的六种。还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组氨酸。这些氨基酸在茶叶中含量虽不高,但可作为人体日需量不足的补充。 3.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钙、钾、钠、镁、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铁、锰、锌、硒、铜、氟和碘等。如茶叶中含锌量较高,尤其是绿茶,每克绿条平均含锌量达73微克,高的可达252微克;每克红茶中平均含锌量也有32微克。茶叶中铁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条中为123微克;每克红茶中含量为196微克。这些元素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饮茶,是获得这些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

茶叶研究论文目的及意义简介怎么写

274 评论(10)

cbchyh

研究意义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交代,简单来说就是文章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今后的本学科或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其实就说明文章的研究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研究意义的写作也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意义的写作应当更加倾向于体现研究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这里需要作者注意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不同之处,研究目的主要交代清楚做这项研究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研究目标则更为具体一些,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作者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等等,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其中。研究意义的写作也会在开题报告中用到,因此把握研究意义的写作至关重要,以上对研究意义的写作要点汇总,希望对广大作者的写作有所帮助。
164 评论(8)

langlong1234

茶叶审评与检验,对茶叶生产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对科学研究起着一个客观评定的作用,一向被看成茶叶生产的中枢。茶叶生产的特点在于茶鲜叶不是最终产品,而需要经过加工,塑造品质,才能进入市场。因此,每个加工环节都存在着品质问题,每个工序都要经过品质鉴定才能进入下工序,成品要对照国家(或地方)标准进行品质检验,才能进入商品市场。从中又可以发现各加工工序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办法,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鉴定中,往往要经过审评检验来确认成果的可靠性及评定其等级高低。
11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