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小说鉴赏论文3000字开头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3

yuanpa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说鉴赏论文3000字开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leatmelon

已采纳
写论文要靠自己多努力,不能等别人嚼碎了再吃。  《白门柳》共3册,是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并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中的三大名妓柳如是、李十娘、董小宛以及名士钱谦益与时代、命运奋力抗争的故事。  小说写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虽然上百,这些人物在书中所占的位置轻重各不相同,但贯串全书始终的核心人物其实只有五位——钱谦益和柳如是、冒襄和董小宛,以及黄宗羲。五位人物当中,钱、冒、黄分别属于“士”这一阶层里三种不同的类型,各有其普遍的代表性;柳、董则分属“名妓”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的两种性格、追求各异的女性。当然,作为这群人的对立面,小说还以相当篇幅写到权奸马士英、阮大铖,以及降清明臣洪承畴,他们应该也属于第一层次的重要人物。  《白门柳》小说共分为三册,分别为:《白门柳1:夕阳芳草》、《白门柳2:秋露危城》、《白门柳3:鸡鸣风雨》。  《白门柳1:夕阳芳草》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一部。本书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  明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威逼山海关。而在大后方南京,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在党争中失利的前礼部右侍郎、东林党前领袖钱谦益与宠妾柳如是商议,为了复官,谋划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利益交换,答应利用其影响力说服多数复社成员在虎丘大会上做出公议,支持阉党余孽阮大铖出山。同时,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襄为了将父亲调离前线也私下接受周延儒恩惠。因此,江南士大夫集团复社内部矛盾重重,四分五裂。侯方域、陈贞慧、顾杲、梅郎中、张志烈、黄宗羲等复社成员齐聚青楼,与名妓眉娘、李十娘聚会,空议国是。国丈田宏遇四处搜罗美女,掳走陈圆圆,董小宛为了躲避他的追捕逃进钱府,被柳如是收留。黄宗羲拜访钱谦益请他出面倒阮,钱谦益表面应承,暗中已经指使郑元勋主持大会挺阮,最后事情败露。冒襄访陈圆圆不见,悔恨不已,不久后巧遇董小宛,几经周折后与之定情。黄宗羲与方以智进京就试。马士英打败张献忠后,钱谦益转而向马士英示好。  《白门柳2:秋露危城》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二部。明朝国破君亡,面对南下的清军,聚集白门的士人阶层有的誓死坚守,有的仍热衷于私利,一时间,忠臣、奸臣、文人、才女轮番登场,在金陵演出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喜剧。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翔实的史实为经纬,编织成一幅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画卷。  明崇祯十七年,黄宗羲之弟中选贡生,他同弟弟一起去绍兴拜会老师刘宗周,在他家得知清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已死,奋力阻止老师自杀殉国。留都南京群龙无首,权力斗争混乱,拥护璐王和拥护福王的两派争执不休。钱谦益试图说服吕大器、雷縯祚拥立潞王,在城内散步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公启。兵部尚书史可法则欲立桂王,以平息两派之争,他还召集部属商议反清对策,与马士英达成协议,谁知马士英出尔反尔,最终拥立了福王。冒襄偕同董小宛,举家迁往南京,路上偶遇逃难的方以智。复社还在起内讧,不同派系相互攻击,复社所依靠的史可法却决定去江北督师,让马士英留守朝中。李自成被吴三桂打败,逃出北京。钱谦益夙愿得偿,赴南京就任礼部尚书。刘宗周上书痛斥朝廷腐败,引来杀手威胁。不久,权奸马士英和阮大铖在争权夺利的战斗中又占了上风。扬州城终于被清军攻破,史可法以身殉国。弘光皇帝逃走,南京陷落,留都官员作鸟兽散,钱谦益欲投奔清朝,柳如是誓死不从。  《白门柳3:鸡鸣风雨》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第三部。明朝覆亡已成定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士人们也面临牺牲名节侍奉新主子,还是放弃前途固守旧志的两难。本书以写实的风格,反映了明末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惨景,作者笔下的文人、青楼女子、烈士、江湖艺人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清顺治二年,龚鼎孳等明朝旧臣剃发改服,归顺清朝。黄宗羲等人则在江南继续练兵,坚持抗清,建立了鲁王政权。洪承畴被任命为江南总督,继续南下攻城。柳如是因为反对钱谦益投靠清朝而与之闹翻,执意留在南京,期间因为心存不平、寂寞难耐而与人暗通幽曲,在当地传出丑闻。钱谦益终于决定辞官回家,家人抓获柳如是的情人,向他告状,钱谦益知晓真相后原谅了柳如是。冒襄和家人从海宁逃走,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幸亏董小宛苦心周旋,悉心照料全家的生活起居。黄宗羲回乡筹集粮草,未料到家乡民不聊生,幸亏黄宗会急中生智,从公差手中购得粮草,黄宗羲于是率领水军继续战斗。马士英和阮大铖为了给自己留下活路,在鲁王和唐王之间穿针引线。柳麻子、沈士柱等人暗自混入南京城,与冒襄会合,试图将外面的军队放入城中,结果沈士柱慷慨就义。虽然大势难以扭转,但幸存的江南士子还是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抵抗运动。

小说鉴赏论文3000字开头

178 评论(14)

金龟子王2008

前篇 男主 1 天才异秉,智商奇高,从不按正常方式修炼(光之子,得到光元素供认;狂神,比蒙血统的×××天使;冰火魔厨,冰火同源;仁慈的逝世神,往生果,魔武双修;生肖守护神,四祥云墨麒麟的麒麟八珍;琴帝,东龙八宗),热爱剑走偏锋。并且显著能够看出三少对智商男的偏爱(除了配角智慧,其余全是白痴),哪怕仁慈的逝世神中阿呆那样靖哥哥型的人物,也不忍心一傻究竟,非要说他头脑里“有一片阴霾”,最后灵智一开,逝世神蔓多恩就进去了,×××功参加三少门萨××× 2 后期稳步修炼,中后期会突然有一个时机,功力开端狂飙,并且一发不可整理,神迹连连,飙而不止 4 配角第一次进魔法师工会总会引起惊动,让人惊奇!要么就要惹点事。若完事之后特地又收上一个××小弟(然后到前面,又被配角调教×××高手)。5 至少要碰到一次佣兵,并且每次都被请求参加佣兵团(而后这个用兵团在N年之后又×××了用兵界的传说,用兵们心里的自满)。 6 至少碰到一次精灵族,并且每次都要阅历一个仇视——赞助——×××为冤家的历程。7 至少碰到一次矮人族,并且每次都会得到传说中矮人铸造的武器,而后矮人族的第一壮士会参加队伍。8 龙是必不可少的,总会有至少一条龙×××为配角过命的兄弟。并且龙族族长不晓得为什么特殊喜爱欺负配角,每次都会勾起配角的怒火而后装孙子,最后再盘剥一堆货色一无所获,心里却无丝毫感谢之情(特地在前面还无耻的虐逝世掉几条龙,起因:剧情须要,不逝世龙,那战争就不算强烈)。 □ 5 配角的师傅会有一个跟他齐名的老冤家,此人最爱抢人师傅,动不动就请求把配角转让给他。 6 配角不多不少恰恰只要一个情敌,此人不知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总被局势所迫跟在男女主身边看戏当灯泡,心坎酸楚不已,忍耐可爱之人被配角狂XXX却又舍不得走,熬心啊~~~ 中篇 女主篇 1 通常会有以下各种×××格的女主各一位:温顺似水型,刁蛮任×××型,生动乏味型,神秘御姐型。但只要一到对于主角的问题上,立刻整个向第一型聚拢。步伐之对立,似乎来自西点的同一个班。 2 整个都是绝世美女,个别具备如下独特特性:头发色彩五彩绚丽,配角家就能造个彩虹;皮肤洁白滑腻;肌肤极具弹×××;在配角怀里永远都在轻轻发抖,等等。 3 女一号通常都不是个别人,甚至不是人。比方光之子,魔族女;狂神,又是魔族女,仁慈的逝世神,修女;空速星痕,又是修女;冰火魔厨,凤凰;琴帝,又是凤凰…… 4 配角的女人是仅次于配角的无敌高手,并且这很大一局部都是在配角的赞助下完成的。当然,其本人也是三少门萨×××的忠诚会员。 5 不知出于何种起因,只管女主都是世所稀有的美女,但个别没有除男主外的第二个男人爱上她们,更不会涌现美女身后一个排的壮观现象。 6 女主脸皮大都:“厚如城墙“,屡屡主动疏忽本人实力差这个事实,不论男主去什么风险的中央都坚定要跟着去,要么摆出一幅正气凛然一脸坚定的容貌,要么就逝世皮赖脸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总能达×××目标。 □ 3 聚宝盆。男主永远在小说开端没多久就得到传说中最下品的神器,并且得到的轻易水平让人认为与配角同一世界的人都是白痴。配角一开端都不能施展入迷器整个的威力,最诡异的是,在这一阶段,没有人会发明他领有神器。到这一音讯暴光时,配角已处于一种天下无敌的状况。 4 一开端都对情感没有兴致,要么就是太傻,要么就是苦大仇深,家仇不报,何认为家!!!貌似禁欲。但只要开了头就没个消停,女主一个接着一个投怀送抱,似乎天下只剩他一个男人。诡异的是,男配角个别在第一个女主背后会许下惟一的允诺,而当女主N号涌现时大家似乎都患上了间歇×××失忆。 5 不论配角一开端×××格如何,最后总要被对立计划×××这样的人:心怀狭隘(体现为非常记仇),会装孙子(文中讲到这里,总要这样说:他心中燃起一团怒火,但深知不是眼前之人的对手),非常善妒(体现为不喜爱本人的女人被别的男人看到),眼光久远,见识非凡(也不论是不是契合客人公实践阅历)。等等。7 女主接收女主N号时,一启齿总是:“每个女人都愿望能独占本人的爱人,但……”;在配角慨叹其贤惠时,又淘气一笑,说:“你这么凶猛,以后我管不住你了,就和X×××结合起来……”后篇 NPC衬托人等 1 配角个别会有一个名闻天下的传说级师傅,但这些人通常都会在几年之内被配角逾越,×××为凄惨的绿叶。 2 三少世界里的绝世高手通常都不收师傅,七老八十了开端缓和本领就要失传。而后这时,配角恰逢其会地涌现了,于第一眼就被孤家寡人的师傅惊为天人…… 3 配角总有一班兄弟,通常是不打不相识,尔后就对配角赤胆忠心,其作用是时不断地慨叹配角提高之速而后自惭形秽。当然拍马也不是没有益处,兄弟们常常能得到一些配角挑剩下的褴褛而后惊喜不已。 4 会有一个一开端就出场的大反派作无敌于天下状,并且于第一次见到配角时就猜测到未来会被此子逾越于是动了杀心。当然没杀×××。几年后再次见到配角总要暗暗心惊此子提高之速,本人不是敌手云云,而后悔恨现在没有下狠手做掉他。
299 评论(9)

030090283

从“女儿国”看时代——《西游记》和《镜花缘》对比赏析 增大字体 泊头师范语文组:黄冬冬 摘要:《西游记》、《镜花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文化瑰宝,在当今时代仍是魅丽不减,两部书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是女儿国这个意象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女儿国本身还是他们的荒诞、诙谐之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但“文以载道”、“明其本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要逐层深入,挖掘实质,找寻其时代意义。关键字: “女儿国” 封建礼教 “女尊男卑” 实质 时代意义 《西游记》、《镜花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文化瑰宝,在当今时代仍是魅丽不减,两部书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是女儿国这个意象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女儿国本身还是他们的荒诞、诙谐之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但“文以载道”、“明其本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要逐层深入,挖掘实质,找寻其时代意义。掀起“荒诞”、“诙谐”的现象外衣,我们要立足于时代背景、作者的社会经历来探求两部书中女儿国所蕴含的社会实质和时代意义: 首先我们从两部作品“女儿国”内女性所处的角色来分析。西游记中“女儿国”虽也有“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的涉及,但作者并没有展开来描绘,而是把视角放在女王求爱和举国臣民女子对男人的态度上,说明在这个女儿国中作者目的是突出女性作为爱情主角的实质。而其现实意义也生发于此。《西游记》成书于明中叶,当时程朱理学统治着整个社会,他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为大”,对女子这种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教化根深蒂固。在这种封建伦理道德的压制之下女性本身也成为扼杀自己的刽子手。在宋元时代作品就已出现了许多列女形象,她们把自己的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的女性手被男子碰一下就认为有辱自己名节而自断手臂。而如果女子稍有反抗则被舆论灌之为“坏女人、不贞不洁的妖妇”之恶名。《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和卢夫人等女性由于背叛丈夫、没有从一而终,而只有落得被杀的下场。这些作品中作者的思想还没彻底开化,她们是被封建道德束缚了手脚。而今我们在幻想的“女儿国”中看到另一图景:女王得知御弟驾临,立即对众臣子宣布:“寡人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这是何等大胆的求爱之举呀!而举国上下女子对男女交合之事无任何羞怯之态。作者也敢于涉足这一方面,勇气可嘉!在现实社会中女子从小处于深闺之中,习熟“礼教”,万事遵礼教而行,即使心中青春萌动,也羞于出口,而最终往往在家人的摆布之下葬送个人幸福。构想中“女王”则勇敢的冲出了这个樊笼,女王从没接触过男性,但他对情爱有着强烈的渴求,他对唐僧大胆的求爱实质是理学禁欲主义窒息下妇女们发出的心灵呐喊。但“女儿国”在描述这种正义之举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在礼教桎梏下女性心理的扭曲变态发展。唐僧一行刚进入西梁边界就从一中年妇女口中得知:“那年小之人”不忘“风月之事”,“那个肯放你过去!就要和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做香袋”。这是何等的凶残与变态呀。这正寓指:在现实社会下由于封建道德、礼教的压榨,女性不能自由、合理追求情爱、幸福,最终使她们走上邪恶之路而不能自拔。如《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等就是这种扭曲人物。两者都是在封建包办婚姻下背夫偷情,更甚者潘金莲和西门庆狼狈为奸毒害亲夫。他们大胆追求幸福的勇气可嘉但不道义的行为又让人生恨。是封建社会扼杀了他们的躯体,泯灭了他们善良的灵魂。《西游记》作者正是站在社会高度逆时代不能为而为之,这种冲破时代枷锁的壮举实为可敬。但《西游记》的“女儿国”只是局限于女性自身情爱角度,没有上升到社会层面。而《镜花缘》女儿国中女性角色则发生了变化,已经成为社会活动参与者。有人会认为《西游记》中“女儿国”也是由女子来掌管国家、处理社会事务。但那只是虚渺的假象,因为在此国中作者向我们突出展现的是:河水受孕、女王求爱、国师说媒和摆席设宴。只要从深层次探求,便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即现实社会中“女主内、男主外”大环境下女主母的行为:处理家务,管理婢妾、内眷。这种“常理”行为对封建礼教冲击力度不大。吴承恩展示的“女儿国”只在个人圈子里徘徊,他本人也难以想象女子还有社会的一面。由于作者这种局限,是他回避了这方面的渲染。而李汝珍则把重点停留于此,而且进行了大胆设想:“女主外,男主内”让女性管理国家,处理社会一切事务。这在其中“治河除水患”中得到精彩体现。此项工程虽是由唐敖这一外来男性协助,但如此庞大的工程一直是女王、国舅操心费力之事,而且这么艰巨而繁重的劳动还是由国中“女百姓”来担负完成的。它们有制铁造具上的“心灵手巧”,也是力量上的强者。书中对此工程的艰巨作了详细描述:挖坑、推坝、搅土且“要费许多力气”。“娇弱”女子们完成如此重任,的确难以想象,但作者所传达给我们得女性却做到了,而且还做的很成功,这不得不让人敬佩、叹服。由此及彼,让我们也会联想到“女儿国”中女性在其他国家事务、社会劳动上的潇洒身影。在此作者把女性的才能、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出来,让现实中的男性看了也不得不汗颜。这些俗人们整天叫嚣“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的谬论,但一向“柔弱”、“浅薄”的女子在“女儿国里”则成了社会的主力军,这对现实社会的冲击非同一般呀。 其次我们从两部作品“女儿国”内:女王外来男性的态度上挖掘深层次的进步性。《西游记》中西梁女王对唐僧总体上采取屈卑的求爱。当女王得知唐僧已来本国,立刻按耐不住向臣子们宣布:“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这就把自己放在了第二位上,紧接着又派国师去说媒,“礼”字为上。在见到唐僧后那种娇羞、妩媚、风流尽情展现,且又“御弟哥哥”叫个不停。这表明在她心目中仍是男性占主体地位,男性统治女性才天经地义,男尊女卑的意识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作者仍受时代局限,没有重大突破。与吴承恩相距几百年的李汝珍却提出了“女尊男卑”的石破天惊的设想。在这个王国中女王对外来男性“林之洋”就没有了礼遇,而是强制性的逼娶,逼林之洋“穿耳”、“缠足”,做其“王妃”。在国王眼中“男性”是处于屈卑之地,应顺从自己。此国中体现的“女尊男卑”意识,虽有些矫枉过正之感,实则是作者在向社会呼吁“人人平等”思想,让男女倒置,唤起世间南子正视封建社会对女子近百年的摧残。这种女子苦痛遭遇的转嫁的确让女子们扬眉吐气了一回。这在时代进步和现实意义上已远远优越于《西游记》了。 从以上两大方面的分析对比,让我们切实感受了《镜花缘》中“女儿国”的优越与进步。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两位作者都是在封建专制大环境中成长起来,在逆境的压抑下,使他们有此惊人的创造和成就。但两人所处的毕竟不是同一时代,而他们的个性风格也应有所差异。明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启蒙思潮也在兴起,但明前期近一个世纪的政治高压和文化封锁,使此时的经济文化在休养生息中没完全摆脱出来。而此书又是作者对前人作品的综合和完善,放不开手脚,创造性不大正是作者的这种成书经历和时代的局限,才使《西游记》中女儿国的现实意义稍逊色了些。到了清中后期,经历了时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升华。封建专制虽仍甚严,但也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文学创作也进入繁荣兴盛期,李汝珍正是这个时代的产儿,他虽然和吴承恩有着相似的个人经历,可他生存于高度发展、高度激越的时代,生性乐观豪放,正是时代的熏染和作者的狂放不羁之风才有了我们的《镜花缘》,也才为我们构筑了奇妙的“女儿国”。而我们正是通过两部作品中“女儿国”片断的对比赏析才真正透彻的从立体上审视了时代的进步和作者思想的升华。 参考资料:赖力行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吕晴飞 《〈镜花缘〉为妇女大唱赞歌》(山东师大学报)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下)》
21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