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9

lihuaner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中英文文献格式怎么设置一致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ccm

已采纳
没关系,因为参考文献的列出是按照外国学者的姓首字母和中国学者的拼音先后来编排的,而不是按照引用顺序。按照先英后中的原则。如果老师要查阅会按照字母先后去寻找出处,没关系。

论文中英文文献格式怎么设置一致

149 评论(10)

苏州格奥

想问题主这个怎么解决的啊
347 评论(12)

我就是这样@

1 引用文献的基本格式引文基本格式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把文献作者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通常作主语), 我们把它叫做 “格式1”; 第二种情况是把作者的姓放在括弧里, 我们把它叫做 “格式2”。在同一篇论文中, 最好统一使用一种格式。1 格式1格式1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 (Family name)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通常作主语), 随后用括弧标出所引用文献的出版年代。比如:Long (1991) argues that without this, outcomes such as those from immersion education are likely to occur, with a lack of sustained 2 格式2格式2的基本做法是, 把作者的姓、出版年代以及页码均放在括弧里, 出版年代紧随作者的姓, 之后是页码。比如:This approach tends to assume an automatisation or practice view of learning (Bruton 2002)在同一篇论文中格式要统一。要么都采用冒号加页码的格式, 要么都使用逗号加/的格式,不能交替使用。在直接引用文献时, 如所引用的内容较长(一般超过50单词), 则应该另起一段, 左缩进两个字符。2 转引的格式所谓转引, 是指论文作者并没有看到某个文献的原始出版物, 而是在另外一个文献中看到的。3 如何引用中文文献在用英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要引用中文文献,要将引用的中文部分、作者以及出版物的信息翻译成英文,然后按英文论文的引文格式引用。在英文论文中引用中文文献时不能写作者的全名(如Hu Zhuanglin, 1994),也不能直接用中文(如胡壮麟, 1994或胡, 1994)。在参考书目中,首先提供英文信息,并在文献名称后面加上(In Chinese), 表示该文献是用中文写的。4 关于引文的其他注意事项1 关于重复引用。在同一段落中, 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同一文献时(中间没有引用其他的文献), 从第二次开始, 不重复文献作者的姓和出版年代, 而是用代替。2 有时论文中不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文献, 而只是为了描述或介绍研究现状而提及某些文献, 往往同时提及多种文献。3 在同一处提及一个作者不同年代的文献时, 可在括弧中列出若干个年代, 用逗号隔开, 按时间顺序排列。
208 评论(13)

xinan-欣悦

公文格式一、公文用纸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双面印刷。二、行文格式主要要求(一)发文机关标示: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报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留出空白供上级机关批示文件使用;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是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22mm×15mm。联合行文时应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二)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上报公文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三)文件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宋体字(加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四)正文(含主送机关名称和落款):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个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宋体字(加粗)或黑体字。正文中的结构层次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第四层为“(1)”。(五)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三号仿宋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六)成文时间及印章: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1行之内,也就是不到1行的空白,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排列整齐,均压成文时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七)主题词:“主题词”三字用三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按照《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的分类进行编制,用三号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八)抄送机关:公文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l行;左右各空1字,用三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九)页码:用4号半角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291 评论(13)

追_梦_者

如果你写的中文文章,就按照国内杂志的统一格式书写,附如下  如果要发表在国外杂志,按照各杂志特定格式引用,和国内的是不一样的。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文献起止页码。­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 (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  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  ­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  ­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  ­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  ­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ml,1998-08-16/1998-10-­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9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