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论文题目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9

wangni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ongyany

已采纳
这个是可以的啊,什么时间要呢,,,恩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论文题目

331 评论(14)

尺素鱼

(英文题目略)   张玉龙、陈晓阳:论医院组织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裁择。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24(5), 585-587,   王白璐、李朝武、魏述建:构建医疗机构对临床研究助理满意度模型的初探,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 46-   马文、陈晓阳:篇章回指修正:引导手段及其等级,外语教学,2011:32(3):24-27, (CSSCI,山大权威)   马文、陈晓阳:篇章回指修正的引导语类型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1-(CSSCI,山大权威)   张玉龙,陈晓阳。试论善的私密性及其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29-33页。   张玉龙,陈晓阳:医患沟通中疾病认知模式的伦理审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2月。93-94,   曹永福、陈晓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体制难题及政策建议,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152-156页。   岳彩宾,陈晓阳:基于健康相关声明质量的医疗技术评估意义刍议,《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2期,167-169页。   杨同卫,陈晓阳物质主义价值观对薪酬满意度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1,(11):167-   杨同卫,康兴娜,陈晓阳: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应对途径[J]。经济纵横,2011,(8),79—81。   曹永福 陈晓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难题,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150-   张玉龙、陈晓阳、杨同卫、张茜、王白露:我国医药流通改革政策变革评析,医学与社会,2010年7月,50-   张玉龙,陈晓阳,疾病的伦理判读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10年3月。134-137页。   王利红,陈晓阳,杨同卫。论家系遗传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2月第31卷第2期。26-28页。   王利红,张 宁,陈晓阳。加快我国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建设设想。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5月第23卷第5期。522-   王利红,陈晓阳(通讯作者):关于变性人助孕需求的伦理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6月。第22卷第3期。114-115,   卜丽娟,陈晓阳(通讯作者),杨同卫:医生组织公民行为与医学专业精神关系刍议。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10月。22卷第5期。26-28,40页。   王云岭,徐萍,王书会,陈晓阳伦理学视域中的死亡尊严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9,168(8):60-   杨同卫,陈晓阳(通讯作者)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儒家再思考——兼评范瑞平《“以人为本”不是“以政为本”》一文[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30(4):47-49,   张新庆,王洪奇,陈晓阳:中国医务工作者从业状况调查。科技导报2009,27(18):118-   赵海燕,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医生的特殊干涉: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不同意的伦理选择[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29(9):14-16.   赵海燕,陈晓阳(通讯作者),杨同卫论我国知情同意免除的法律规定之缺陷及其完善[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21(6):165-   曹永福,陈晓阳(通讯作者)论我国人体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原则”[J]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4):135-140.   陈晓阳,曾波涛论医院实行单病种限价的伦理学价值[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1):   高岚,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医师协会行业自律:医学伦理建设的一个有效机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28(7):24-25.   王云岭,陈哓阳(通讯作者)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07,(2):128-   鲍红,陈晓阳(通讯作者),赵金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7,(3): 22-23,   曾波涛,许婷婷,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万德志临床路径在单病种质量和费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06,26(7):40-42.   曾波涛,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许婷婷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   赵金萍,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杨同卫论人体肾脏捐献中的合理补偿原则[J]医学与哲学, 2006,27(2):53-54.   杨同卫,陈晓阳,曾波涛,赵金萍论医疗制度变革时期的医生角色冲突[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19(6):21-   陈晓阳,杨同卫论医生的双重角色及其激励相容[J]医学与哲学, 2006,27(2):27-28,   陈晓阳,曹永福,曾波涛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6,27(9):40-41. 陈晓阳,曹永福人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J]医学教育,2005,(1) 徐娜,陈晓阳当前医疗广告的道德缺失与伦理重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 曹永福,陈晓阳,王云岭对“医疗服务商品和市场”存在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11):23-26. 陈晓阳,杨同卫,李晶晶知情同意,医患合作的道德保障[N]中国妇女报,2004,(7) 杨同卫,陈晓阳寻求医疗服务定价的第三方力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6):41- 陈晓阳,杨同卫冲突处理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7):15- 陈晓阳,杨同卫转基因食品安全隐忧与公众知情选择权[J]医学与哲学,2004,25(6):32- 陈晓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6) 陈晓阳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策略[J]中华商界,2003,(6) 陈晓阳双赢对局——市场竞争新策略[J]经济论坛,2003,(10) 陈晓阳信息化——打造医院管理的捷径[J]医药世界,2003,(2) 曹永福,陈晓阳医患之间的双重属性[J]科技时报,2003,1,17. 陈晓阳,曹永福关于医患关系属性的探讨[J]世界卫生,2003,(3) 陈晓阳对我国加入WTO后医院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3,(2) 陈晓阳人文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 陈晓阳现代科研项目中的时间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陈晓阳面对知识经济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3,(2) 陈晓阳,曹永福论人文医学的兴起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1-2. 陈晓阳,杨同卫关于过度医疗的经济学分析与伦理[J]医学与哲学,2003,(9) 陈晓阳,曹永福,杨同卫,王云岭,郑林娟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J]医学与哲学,2003,24(5):51-54. 陈晓阳,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郑林娟论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3):53-55. 陈晓阳,杨同卫论医学的理性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4):35- 陈晓阳医院管理工作中医学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 陈晓阳,王丽华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6) 陈晓阳医院医学伦理教育管见[J]山东卫生,2002,(8) 陈晓阳加强医学伦理教育,提高综合护理水平[J]山东医药,2002,(26): 陈晓阳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医院管理的发展[J]中华现代医学杂志,2002,(5) 陈晓阳,曹永福当代医学中的医学伦理学[J]山东医药,2001,41(9)(增):92-94.
245 评论(15)

小四0571

1500字,打都累死了,又不是用键盘,第一,器官移植的概念,第二器官移植对病人的帮助并以案例说明,第三,总结个人观点,比如,器官移植对于很多病人帮助很大可以让病人继续生命,也许拯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等等
102 评论(11)

321小阳123

我国捐献眼角膜的数量是很少的(名人几乎没有),但是需求量大,所以这次姚贝娜作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逝世后捐献眼角膜才会这么轰动,其影响力也是空前的。记得姚贝娜逝世之后,很多媒体对其捐献眼角膜一事做过很多报道,CCTV-1的《焦点访谈》也专门报道了此事,这是对其善心的极大肯定,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件事感召更多人多做好事,让更多人加入捐献眼角膜的行列。1) 以下资料来自腾讯(以供参考):在中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供需比例只有1:150……2) 以下资料来自新浪: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00万角膜盲患者,但每年仅有不到5000人能接受移植手术。而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相关手术仅有1万余例。3) 以下新闻来自人民网:经过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全面数据监测来看,在姚贝娜角膜捐献之前的半月时间内,每日媒体对“角膜捐献”基本维持在50篇以下,每日平均报道量不足30篇;从16日媒体集中报道姚贝娜角膜捐献义举以来,媒体对“角膜捐献”的关注报道量明显增加,每日平均报道量是上半月的十倍,达到了290篇。剔除“姚贝娜角膜捐献报道风波”外,媒体重点对多位角膜捐献者进行跟进报道,助推了话题的舆论热度。另外,媒体也对角膜捐献量不足、公众的传统观念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整体来看,姚贝娜的角膜捐献举动,推动了舆论对器官捐献、角膜捐献的集中关注,印证了之前深圳晚报的观点。
22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