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题目: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关键词:蜡烛,燃烧 正文:前言: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本实验将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主体与讨论:一一般情况下为固体,颜色各异蜡烛,有轻微刺鼻气味,熔点较低,密度小于水且难溶于水我们看到的蜡烛燃烧并不是石蜡固体的燃烧,而是点火装置将棉芯点燃现在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和正二十八烷,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定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的缘故,即CO2+Ca(OH)2=CaCO3↓+H2O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日期:2010年2月18日 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的性质和变化 实验仪器和药品:蜡烛,火柴,玻璃杯 实验步骤及现象:观察外表:蜡烛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无色,固体,无气味,较软,熔点与沸点低,能燃烧,密度比水小点燃蜡烛:(1)火焰分三层,冒黑烟,石蜡受热熔化,发光,放热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火柴梗中间烧伤程度弱(呈白色),两端烧伤程度强(呈黑色)(2)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湿润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干燥的烧杯内壁呈黑色,有小水珠,用澄清的石灰水湿润内壁的烧杯内壁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熄灭:熄灭蜡烛,冒白烟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焰心温度最低,没有完全燃烧;外焰温度最高(物质加热处);内焰温度较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白烟是石蜡蒸汽实验评价与讨论:这是一个难度不大、不需要专业仪器、每个人都可做的生活实验它惟一需要的是平静的心态和仔细的观察,而不是很深的理论知识或者过硬的实验操作水平,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提高了我提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对化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转自 
难扑灭的火焰:某工厂仓库中堆放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隔壁就是化学药品仓库,如果不及时扑灭,势必要发生更大的火灾事故。保管员小张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很普通的方法就把火扑灭了,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火灾发生。请读者们想一想,消防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把火扑灭的?怎样灭火怎样灭火在化学药品材料仓库中,每个库房中分别存放着无水乙醇、甲苯、丙酮、高纯度汽油,还有金属钠和镁。这个库房旁边准备的灭火设备有:水缸和运水工具,二氧化碳灭火器,黄沙箱。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库房中某个房间发生火灾,应该使用哪种灭火设备?难扑灭的火焰: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怎样灭火:如果是无水乙醇(酒精)着火,用水灭火的效果最好,因为水和乙醇互相溶解。如果是甲苯和高纯度汽油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黄沙最好,决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甲苯和汽油都不溶解于水,不但达不到灭火之目的,反而由于甲苯与汽油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而烧得更加厉害,所以加水更能助长火势。如果是丙酮着火,用黄沙、水、二氧化碳灭火器都可以。如果是金属钠和镁着火,只能用黄沙灭火,千万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否则,不但不能灭火,反而火势着的更旺。因为金属钠和镁都能夺取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来供自己燃烧。zhege是我找的一点相关资料,希望有用。
难扑灭的火焰:某工厂仓库中堆放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隔壁就是化学药品仓库,如果不及时扑灭,势必要发生更大的火灾事故。保管员小张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很普通的方法就把火扑灭了,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火灾发生。请读者们想一想,消防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把火扑灭的?怎样灭火怎样灭火在化学药品材料仓库中,每个库房中分别存放着无水乙醇、甲苯、丙酮、高纯度汽油,还有金属钠和镁。这个库房旁边准备的灭火设备有:水缸和运水工具,二氧化碳灭火器,黄沙箱。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库房中某个房间发生火灾,应该使用哪种灭火设备?难扑灭的火焰: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怎样灭火:如果是无水乙醇(酒精)着火,用水灭火的效果最好,因为水和乙醇互相溶解。如果是甲苯和高纯度汽油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黄沙最好,决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甲苯和汽油都不溶解于水难扑灭的火焰:某工厂仓库中堆放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隔壁就是化学药品仓库,如果不及时扑灭,势必要发生更大的火灾事故。保管员小张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很普通的方法就把火扑灭了,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火灾发生。请读者们想一想,消防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把火扑灭的?怎样灭火怎样灭火在化学药品材料仓库中,每个库房中分别存放着无水乙醇、甲苯、丙酮、高纯度汽油,还有金属钠和镁。这个库房旁边准备的灭火设备有:水缸和运水工具,二氧化碳灭火器,黄沙箱。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库房中某个房间发生火灾,应该使用哪种灭火设备?难扑灭的火焰: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怎样灭火:如果是无水乙醇(酒精)着火,用水灭火的效果最好,因为水和乙醇互相溶解。如果是甲苯和高纯度汽油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黄沙最好,决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甲苯和汽油都不溶解于水,不但达不到灭火之目的,反而由于甲苯与汽油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而烧得更加厉害,所以加水更能助长火势。如果是丙酮着火,用黄沙、水、二氧化碳灭火器都可以。如果是金属钠和镁着火,只能用黄沙灭火,千万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否则,不但不能灭火,反而火势着的更旺。因为金属钠和镁都能夺取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来供自己燃烧。zhege是我找的一点相关资料,希望有用。
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 —1936),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现名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早逝。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外祖母家贫,11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以维持生计,少年时期曾参加倾向民粹派的大学生秘密团体。这一切就是高尔基的“大学”。20岁后,高尔基开始在俄国各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在长期的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90年代高尔基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底层”社会(如《马尔华》《柯诺瓦洛夫》《切尔卡斯》等)。在高尔基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如《伊则吉尔婆婆的故事》《鹰之歌》《海燕之歌》(1901);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90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臻至成熟,这时期高尔基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接着,《三人》(1900)也问世了。此外,高尔基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等。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高尔基在许多作品中无情地抨击了作为旧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识,如中篇小说《奥古罗夫镇》(1909)、《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高尔基发表的重要作品有《意大利的故事》《俄罗斯漫游记》等。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的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1923年写成。“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同时又创作了几个剧本,其中著名的有《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1932)等。高尔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
寒假的一天,我和朋友王恩予闲着没事情干,就一块儿做了个实验,玩玩,结果发现了不少。 我按照王恩予的建议,拿来一个干燥的空玻璃杯,一个打火机,找来几支蜡烛和一些石灰水。 首先,王恩予取出一根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它,竖拿着。蜡油顺着滴在了台子上。我乘着蜡油没有凝固时,将蜡烛粘在台子上。然后,王恩予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这时,蜡烛似一个乖巧的小孩一样,熄灭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却又说不出什么理由,只好问问朋友知道内在的原理。 王恩予说,大概是因为火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杯子把它盖住了,里头的氧气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会把氧气烧光,当杯子里没有氧气时,它就会熄灭自动熄灭了。 接着,我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烧杯壁就附着一层石灰水了。王恩予又把这个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儿烧杯壁的石灰水就浑浊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王恩予听了,笑着说,我也不清楚,我们还是去请教电脑老师吧! 我一听,马上打开电脑查了起来,原来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哦,原来是这样呀!”我们两人恍然大悟,都把电脑上的说明记在了本子上。王恩予笑着说:“今天虽然有些无聊,但是收获不少我们又知道了一个新知识了。”我笑眯眯的点点头 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把我们的无聊的一天变得这么有趣,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做些实验,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