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6

gudan32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5000字国内无人机现状和发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筱涛桃子

已采纳
中美无人机发展现状,我国造出14架时,美国才造出一架原型机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5000字国内无人机现状和发展

201 评论(11)

angel2012

抄遥控直升机的说明书
349 评论(9)

duqian000

无人机根据用途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据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的无人机出货量将达53万台,其中,工程监控领域的无人机出货量最多。在全球各国都十分重视无人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政府也频频发布政策促进国内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目前,在军用无人机领域,军方或高校相关单位垄断高端作战无人机研发和制造市场;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无人机注册量稳步提升,但有关企业、事业、机关法人单位的应用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1、无人机定义及分类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根据用途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军用无人机进一步细分为:侦察无人机、攻击无人机、诱饵无人机、货运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可进一步细分为: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按应用领域来看,军用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基本在国防军事领域,而民用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具体如下图所示:2、2020年全球物联网公司无人机出货量将达53万台无人机具有用途广泛,成本低,效费比好;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随着无人机导航飞行控制和发动机技术的快速提升,无人机性能越来越优越,全球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据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的无人机出货量将增长50%,达53万台。无人机出货量按应用领域来看,2020年,用于工程监控领域的无人机出货量最多,将达98万台,占比约40%;其次是应用于火灾监控和保险业和公告安全领域。3、政策驱动我国无人机行业有序发展在全球各国都十分重视无人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政府也频频发布政策促进国内无人机行业的发展。2019年5月,民航局发布《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提升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健康发展,提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管理与服务质量;2019年11月,民航局再发政策以加强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总体来看,我国无人机行业的相关政策主要以引导、鼓励民用无人机发展为主。4、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军用无人机领域:部队、军工企业和高校为总装单位无人机的作战优势使得军用无人机的应用迅速发展,2018年,我国军用无人机采购支出占军费支出的比重为58%。目前,军方或高校等相关单位垄断高端作战无人机研发和制造市场,以下为国内主要的军用无人机总装单位:——民用无人机领域:单位用户市场有待挖掘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截至2019年末,我国注册的民用无人机数量达2万架,较2018年末增长了5万架。从民航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规模来看,截至2019年末,我国民航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达1万个,较2018年末增长了10万个。其中,个人用户4万个,企业、事业、机关法人单位用户7万个。可见,在企业、事业、机关法人单位的应用方面,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33 评论(9)

天晴

恒州博智调研《2021-2027中国无人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无人机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无人机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无人机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本文也同时研究中国本土生产企业的无人机产能、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此外,针对无人机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无人机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无人机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历史数据为2016至2021年,预测数据为2021至2027年。
287 评论(15)

手机用户

随着我国对无人机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对国外相关技术的引入,整体来看,国内无人机发展比较快,民企逐渐增多,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无人机的研究发展在总体设计、飞行控制、组合导航、中继数据链路系统、传感器技术、图像传输、信息对抗与反对抗、发射回收、生产制造和部队使用等诸多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一批新型无人机装备相继研制成功并交付部队, 无人机装备体系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国研制无人机已有40 多年的历史,先后研制多种无人机。在无人机平台研发方面,军工企业、院校和民营企业都纷纷加人了无人机平台的研发行列。尽管我国无人机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无人机装备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技术战争的要求。 发展趋势分析 重视体系发展,融人整体作战效能的实现 无人机发展初期, 无人机系统研制主要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先主要研制平台, 平台定型后再考虑载荷;另一种是首先研制载荷,而后再考虑搭载什么平台。随着无人机技术与产品的发展,用户更为重视无人机实现的使用效能,无人机研发将重点关注系统效能的实现,将平台、载荷、测控、传输等设备视为一个大系统开展论证、研制工作,而不再片面追求平台或载荷的能力。 平台与载荷的深度融合 随着无人机技术与载荷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尺寸、重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无人机与功能载荷的集成度逐步提高,逐渐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传感器共通、信息共享、硬件共用、结构共形、功能互为备份等新特点。多样化、系列化发展 随着无人机系统在军、民两个领域的应用,无人机的优势愈为凸显, 无人机产品的发展更为多样,且逞系列化发展的趋势。为获得更长的航时、更高的可靠性和携载能力, 战略无人机将向更大的外形尺寸发展, 将可替代当前的有人高空机载预警监视和通信平台。而战术无人机将会向更小的外形尺寸发展,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同时, 无人机向作战平台发展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未来新型无人攻击机或多用途无人机将更加广泛地应用自主目标截获与识别、精确制导、信息传感和高速数据链等先进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从而提高无人机的作战能力。此外,多种无人机都开展了系列化发展, 满足用户在不同航程、不同空域、不同载荷能力间的个性化需求。 向集成化、多任务平台发展 搭载不同的载荷,无人机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利用成熟的无人机平台,无人机研制更为注重对多种载荷、多种任务的适应性, 力求实现一机多用。 对多机协同的适应性将成为无人机系统发展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将来,无人机的使用将更多体现出多机协同、有人无人协同、网络化作战的特点。因此,无人机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对网络化协同的适应性问题。
188 评论(13)

dongzhong

刚刚兴起,发展前景巨大。
251 评论(15)

scnuxin

请看百科_1词条下面还有相关链接。已是网上最详细的内容了。
17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