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qiang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其中大多数和人类之间较无直接关联,但少数则和人类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由于人类和昆虫经常在同一时空争取相同的东西,因此人虫大战也就不曾停止过。某种动物或植物,由于其体内存在某种物质,当以一定的途径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内后,因其固有化学性质所发生的作用,并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人体机能减弱或受损害、器官组织出现病变,使得健康受损或死亡,就称为致毒的动物或致毒的植物。而引起中毒现象的昆虫,就可称之为有毒昆虫。昆虫分泌或释放毒液攻击人类或其他动物是为求自保,其中较为大家所熟知的有蜂、椿象、毛毛虫等。由于昆虫常以不同方式释放毒液,以引起动物的疼痛或疾病,以下就依毒液不同的释放途径分类。(一)接触-接触人体后,局部发生痛痒、发热等症状。例如:毒蛾、芫菁、隐翅虫等。(二)喷射-受惊扰时,喷出毒液者。例如:步行虫。(三)钻刺-利用口器将毒液注入人体中。例如:蚊、蚋、虻、食虫椿象、床虱等。(四)锥刺-利用腹部末端针状组织刺穿人体皮肤后注入毒液。例如:蜜蜂、胡蜂等。(五)吞食-意外吞食有毒昆虫或将之当作食物取用,常将其毒液带入体内引发中毒现象。有毒昆虫 举例(一)芫菁芫菁俗称地胆或班蝥,可做药用,但用药不当或过量时会引起中毒。有毒部位:芫菁体内的班蟊素主要在生殖腺、血液和内脏中,在腿节末端也能分泌含有班蝥素的体液。中毒症状:芫菁主要毒性物质为班蝥素。皮肤或粘膜接触,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内服或外用过量经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重者会致使急性肾衰竭死亡。(二)毒蛾科幼虫以Euproctis similis为例有毒部位:幼虫自第二龄开始在腹部第一至第八腹节各有四个黑斑,黑斑上隆起的一对毛瘤长有毒毛,毒毛上有倒刺状小棘,内为空心管道,下有一毒腺细胞,内含淡黄色毒液。中毒症状:人体接触其毒液会引起皮肤炎,主要是由于化学刺激,因其毒液为强酸性(pH1~2),但不能排斥物理性机械刺激。(三)刺蛾科有毒部位:幼虫体上刺毛与毒腺相通,易脱落随风飘扬,刺毛接触人的皮肤后,毒液注入人体皮肤内,引起不同程度皮肤炎。中毒症状:局部表现以肿痛为主,轻者数日内消退,重者病情达数月之久。(四)蜜蜂蜜蜂可算是益虫,除了蜂蜜可供人类食用之外,蜂胶、蜂王乳等亦有极多用途。有毒部位:工蜂腹部末端产卵管特化为有倒刺的螫针,与体内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注入人体内,造成中毒。并因有倒刺,部分螫针可残留于人体伤口内。中毒症状:蜂毒主要含有蚁酸和蛋白质。被螫后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痒,症状轻微者短期内即可恢复,严重者会发生呼吸麻痹而死亡;体质对蜂毒过敏者,即使少量蜂毒,亦会引起过敏性休克、昏迷。(五)胡蜂胡蜂俗称虎头蜂或黄蜂,游客到野外不小心干扰到胡蜂,而遭蜂螫的例子亦所在多有。有毒部位:雌蜂腹部末端有长而粗的螫针,与毒腺相通,无倒刺。中毒症状:毒液呈碱性,主要含有组织月安、IgE等,引起中毒反应较蜜蜂为快且严重,过敏者会有呼吸困难、痉挛甚至休克、昏迷等现象,少数因蜂毒对心、肾、肝脏的毒性作用可引起死亡。(六)隐翅虫隐翅虫多于夏季出没,体型细小,长度在一公分以内,宽度只有零点一至零点二公分。有毒部位:体液中含有刺激性毒素,不会刻意伤人或螫咬人体。中毒症状:毒液接触皮肤后会造成发炎糜烂,只要不沾染到大量毒液,对皮肤的伤害通常只在表浅处。吴介山指出,千万不要乱涂药膏,或以不当溶液或药剂洗涤,曾有人以香灰、草药涂抹在受损皮肤上,结果造成二度细菌感染,皮肤受损更严重。在野外活动时,最好穿着长袖长裤,避免皮肤露出,既可 
(一)接触-接触人体后,局部发生痛痒、发热等症状。例如:毒蛾、芫菁、隐翅虫等。(二)喷射-受惊扰时,喷出毒液者。例如:步行虫。(三)钻刺-利用口器将毒液注入人体中。例如:蚊、蚋、虻、食虫椿象、床虱等。
《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读了它我才知道,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环境保护,不环境污染,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大部分的病毒病都能通过昆虫传播,水稻上的条纹叶枯、黄矮病、黄萎病是通过灰飞虱。叶蝉传播的,小麦还有辣椒、番茄上的病毒病是通过蚜虫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