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景入深林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答案正在飞速整理中,请您稍等两分钟~
您好,文化传承与教化功能。从孔庙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承的轨迹。孔庙之始,儒学的传播尚处于萌芽状态。汉初虽然已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但由于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争战,以及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绵延数百年社会分裂动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使儒家学术很难取得“独尊”的地位。但在这一时期,儒学吸收其他学派的成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至隋唐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形成,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家学派所阐发的精神与学术思想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儒家文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使大规模兴建孔庙与长期传播儒家文化成为可能。宋元明清各朝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不断以尊崇的谥号封赠孔子,对孔庙建筑的规格一再提高,都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
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各地孔庙的建立,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功不可没。在封建国家政令的要求下,无论是中原内地,还是边陲地区,都曾设有孔庙。“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10〕。辽代的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西京(今山西省大同),都设有国子监,其旁建有孔子庙,按时祭祀先圣先师〔11〕。其各州、县学也都有孔子庙。金朝沿袭前朝,除上京国子监有孔子庙而外,州县也建有庙学。章宗泰和四年(1204),“诏刺史,州郡无宣圣庙学者并增修之” 〔12〕。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在昆明建孔子庙。此后,大理、建水、通海、石屏等地也纷纷建立孔庙并使之制度化。到清末时,云南全省除个别极边远的地方外,差不多所有州县都有孔庙了。被誉为“海南第一庙”的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迁址于文城镇。台湾孔庙首建于今台南市,建成于清康熙五年(1666)。台湾地区兴建孔庙较早者尚有彰化县学(雍正年间)、凤山(今高雄市)县学(康熙年间)、及台北府学(光绪年间)等。边远地区孔庙的建立,大大改善了当地教育落后的状况。
艺术价值。孔庙是东方建筑风格的具体体现,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庙是中国现存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孔庙的建筑遵从了我国传统建筑群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的原则,布局严谨。孔庙作为祭祀性建筑,其特殊性表现在它的标志建筑:其主建筑大成殿大多采用抬梁斗拱;泮池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孔庙所独有;棂星门除用于个别高规格的祭祀建筑以外,主要用于孔庙建筑中;孔庙前的牌坊之多是其它类型的建筑无法相比的。
更多2条

曲阜孔庙碑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孔庙内,集各代碑石2000多块。庙内碑刻真草隶篆,各家书法具备,巨者逾丈,小者不盈尺,有唐、宋、金、元、明、清代所立石碑53座,碑文多是祭孔、修庙的记录,除汉字外,还有满文和八思巴文,是我国大型碑林之一。